题库 高中生物

题干

研究人员想了解传统抗糖尿病植物(含甜菊苷)治疗糖尿病是否有效,选取了48只患糖尿病的生长状况相同的大鼠随机均分为甲、乙、丙、丁四组进行实验,实验前先对大鼠进行禁食处理,然后按下表要求进行喂食(根据体重计算喂食量),4 h后测定每组大鼠血液中相关物质的含量,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物质含量
甲组
乙组
丙组
丁组
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

+甜菊苷

碳水化合物+

大豆提取液

碳水化合物+大豆提取液+甜菊苷
血糖含量(mmol·L-1
991
757
819
439
胰岛素含量(ng·mL-1
316
375
218
249
 

 

A.要使血糖浓度得到控制,不推荐给患糖尿病的大鼠食用单纯的碳水化合物
B.由表格数据可知,甜菊苷可以通过升高胰岛素含量来降低血糖含量
C.大豆提取液和甜菊苷发挥降低血糖作用的原理相同
D.由四组实验可知,大豆提取液和甜菊苷共同加入可协同降低血糖浓度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20-03-27 04:50:1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母亲孕期肥胖或高血糖会增加后代患肥胖和代谢疾病的风险。科学家用小鼠进行实验,研究孕前高脂饮食对子代代谢调节的影响。
(1)从孕前4周开始,实验组雌鼠给予高脂饮食,对照组雌鼠给予正常饮食,食物不限量。测定妊娠第20天两组孕鼠相关代谢指标,结果如下表。
分组
体重
(g)
胰岛素
抵抗指数
脂肪含量
(mg/dL)
瘦素含量
(ng/dL)
脂联素含量
(μg/dL)
对照组
38.8
3.44
252
3.7
10.7
实验组
49.1
4.89
344
6.9
5.6
 
①正常情况下,体脂增加使脂肪细胞分泌的瘦素增多,瘦素经____运输作用于下丘脑饱中枢,抑制食欲,减少脂肪合成,该机制为_____调节。表中结果显示,实验组孕鼠瘦素含量_____,但瘦素并没有发挥相应作用,这种现象称为“瘦素抵抗”。
②脂联素是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多肽激素,能增加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据此推测实验组孕鼠出现胰岛素抵抗的原因是________。
(2)24周龄时,给两组子代小鼠空腹注射等量的葡萄糖或胰岛素,检测结果如图1。

图1 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________,推测实验组子鼠出现了“胰岛素抵抗”。
(3)研究发现,幼鼠脂肪组织的瘦素和脂联素含量与各自母鼠均呈正相关。测定幼鼠脂联素基因和瘦素基因的表达量、基因启动子所在区域的组蛋白甲基化水平,结果如图2。

①结果显示,实验组通过________脂联素基因启动子所在区域的组蛋白甲基化水平,从而________,影响脂联素的合成,使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
②瘦素基因的表达量与其启动子所在区域的组蛋白甲基化水平呈________相关。但由于血脂过高会抑制瘦素向脑内运输,导致瘦素抵抗,引起肥胖。
(4)根据该项研究结果,对备孕或孕期女性提出合理建议:________。

同类题4

高脂饮食会引起肥胖,威胁机体健康,但肥胖个体常常难以控制住食欲。研究发现高脂肪饮食引发的肥胖与小鼠体内瘦素有关,科研人员对此展开了研究。
(1)瘦素是一种具有抑制食欲、减轻体重等功能的蛋白质类激素。瘦素由脂肪细胞的_________合成、_________加工和分泌,通过______传送的方式运输至下丘脑,并与下丘脑神经细胞膜上的_______结合产生饱腹信号,抑制食欲。
(2)研究发现,高脂饮食使下丘脑细胞产生的饱腹信号减弱,因而难以抑制食欲。蛋白酶P是下丘脑中影响瘦素信号作用的一种关键蛋白。科研人员将野生型小鼠分为两组,一组饲喂高脂饮食,一组饲喂正常饮食。一段时间后,测定下丘脑神经组织中蛋白酶P的含量,结果如图1所示。由实验结果可知,高脂饮食导致_________。

(3)科研人员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提出关于蛋白酶P影响瘦素信号作用的两种假说,机制如图2所示。
 
为验证上述假说,科研人员用不同饮食饲喂三组小鼠,一段时间后,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测定了三组小鼠细胞膜上瘦素受体的含量,在保证电泳上样量一致的情况下,结果如图3所示。

①该实验结果可作为支持假说_______的证据之一,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
②为使实验结果更加严谨,还应进一步测定____________。
(4)结合以上研究,针对高脂饮食导致的肥胖,请提出治疗思路并分析可能存在的风险_______。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