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生物

题干

在PCR扩增DNA的实验中,预计一分子DNA经过30次循环后,应该得到230个DNA分子,但是结果只有约210个DNA分子,那么不是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
A.Taq酶的活力不够,或活性受到抑制
B.系统设计欠妥
C.循环次数不够
D.引物不能与亲链结合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01-18 10:52:0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科学家研究发现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Spike protein,刺突蛋白)可与宿主细胞的病毒受体结合,是决定病毒入侵易感细胞的关键蛋白。
(1)以S蛋白作为______ 可制备单克隆抗体生产快速检测新冠病毒的试剂盒。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有两次筛选,第一次筛选的目的是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杂交瘤细胞,该杂交瘤细胞还需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过多次筛选,就可获得足够数量的能分泌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材料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采用荧光定量PCR仪,通过检测荧光信号的累积(以Ct值表示)来确定样本中是否有病毒核酸。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科学家先将病毒RNA逆转录,再将得到的cDNA进行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得到了大量DNA片段(如图所示)。

(2)在上述技术中,用到的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种)。
(3)科学家已测出新冠病毒的核酸序列,据图分析,Ⅰ、Ⅱ过程需要根据病毒的核苷酸序列设计__________。过程Ⅱ中以cDNA为模板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步循环扩增得到多个DNA片段,____次复制后就能获得两条链等长的DNA序列。
(4)采集新冠肺炎疑似患者的咽部细胞样本提取核酸进行上述PCR过程,每一个扩增出来的DNA序列,都可与预先加入的一段荧光标记探针结合,产生荧光信号,扩增出来的靶基因越多,观察到的 Ct值就越_____________

同类题3

萝卜的蛋白A具有广泛的抗植物病菌作用,而且对人体没有影响。我国科学家欲获得高效表达蛋白A的转基因大肠杆菌作为微生物农药,做了相关研究。

(1)研究者用相同的________酶处理蛋白A基因和pET质粒,得到重组质粒,再将重组质粒置于经________处理的大肠杆菌细胞悬液中,获得转基因大肠杆菌。
(2)检测发现,转入的蛋白A基因在大肠杆菌细胞中表达效率很低,研究者推测不同生物对密码子具有不同的偏好,因而设计了与蛋白A基因结合的两对引物(引物B和C中都替换了一个碱基),并按图2方式依次进行4次PCR扩增,以得到新的蛋白A基因。
①这是利用PCR技术实现了定点的________。
②图2所示的4次PCR应该分别如何选择图1中所示的引物?请填写以下表格(若选用该引物划“√”,若不选用该引物则划“×”)。
 
引物A
引物B
引物C
引物D
PCR1
 
 
 
 
PCR2
 
 
 
 
PCR3
 
 
 
 
PCR4
 
 
 
 
 
________
(3)研究者进一步将含有新蛋白A基因的重组质粒和________分别导入大肠杆菌,提取培养液中的蛋白质,用________方法检测并比较三组受体菌蛋白A的表达产物,判断新蛋白A基因表达效率是否提高。为检测表达产物的生物活性,研究者将上述各组表达产物加入到长满了植物病菌的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比较________的大小,以确定表达产物的生物活性大小。
(4)作为微生物农药,使用时常喷洒蛋白A基因的发酵产物而不是转蛋白A基因的大肠杆菌,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