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生物
题干
下图为南极海域的一个食物网简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
(2)该食物网中有________条食物链,小鱼位于食物链中的第_________营养级,属于______级消费者。
(3)磷虾与须鲸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非选择题 更新时间:2020-03-27 10:39:3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一个系统作用的效果反过来又促进或抑制了这个系统的工作,如果是促进,该调节就是正反馈,反之则是负反馈。下图1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反馈调节示意图,图2为某湖泊生态系统中发生的某种调节活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1中生物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构成了完整的生态系统
B.甲、乙、丙三者之间的食物联系是乙→丙→甲
C.乙一定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最可能是草本植物
D.图1中存在负反馈调节,图2中存在正反馈调节
同类题2
近些年我国大熊猫保护与研究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和显著成效。
(1)在全国大熊猫调查中,科研人员使用DNA识别法来研究大熊猫的数量并进行个体识别。DNA识别法需要从大熊猫的新鲜粪便中提取DNA,对大熊猫__________(“血细胞”或“肌肉细胞”或“肠道上皮细胞”)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进行分析。通过这种方法,__________(“能”或“不能”)得到大熊猫种群的性别比例信息。
(2)在秦岭地区,箭竹、木竹等生产者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大熊猫主要以木竹、箭竹为食,也会取食以箭竹为食的竹鼠等小动物,在食物链中处在第__________营养级。冬季食物不足时,大熊猫向低海拔栖息地迁徙,影响该行为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__________。
同类题3
我国90%以上的水域污染是因水体中的N、P含量过高而引起的富营养化造成的。在这里时常采用生态浮床法、以漂浮材料为载体,将高等水生植物栽植到载体中,通过植物的根系吸收或吸附作用,削减水体中的氮、磷等污染物质,从而净化水质。回答下列问题:
(1)水中N、P元素含量过高,可能引起藻类大量繁殖。藻类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______;藻类大量繁殖后,最终会导致水生动植物大量死亡,该变化过程__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群落演替。
(2)水中N、P元素含量过高,通过水体自身的净化作用难以消除N、P的影响,表明此时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稳定性遭到破坏,而难以自动修复。
(3)在水域生态系统中,N、P等元素在__________之间进行循环流动。在利用生态浮床治理时,为防止浮床植物中富集的N、P重新进入水体,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4
下图是一个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
(1)该食物网由______条食物链组成,其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是_______________。
(2)鹰和鼠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蛇占据_______个营养级。
(3)青蛙是____级消费者。
(4)该食物网中的组成分、_______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之间紧密联系共同组成生态系统。生态系统中,进行着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信息传递过程,其中信息的种类包括物理信息、______信息和行为信息。
同类题5
热带森林中不会出现个别种类树木“独霸天下”的现象,限制某种树占统治地位的重要机制就是真菌、节肢动物等树木天敌对宿主的专一性。树木的天敌在它周围创造出一个使其种子无法存活的区域,而一些种子在鸟类和哺乳动物的帮助下“逃出”这片“种子阴影”区,在新的落脚点存活下来。请回答下列问题:
(1)真菌、节肢动物等树木天敌的存在,致使同种树木无法在同一片区域过度聚集。从生物群落的角度分析,说明树木天敌能维持热带森林的______。
(2)鸟类和哺乳动物等作为该生态系统的____,其作用是_______。
(3)分析题干可知,真菌与树木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
(4)由题干可知,树木种子离开“种子阴影”区后,传播到较远的新地,能生存的原因是_______。
相关知识点
稳态与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