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生物
题干
在确定DNA是遗传物质的研究过程中,艾弗里和赫尔希与蔡斯进行的实验有重要意义。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两个实验的设计思路共同点是将DNA与蛋白质分开
B.他们都选用了结构十分简单的生物——病毒展开研究
C.两个实验都应用了细菌培养技术为实验成功提供了保障
D.两个实验表明:亲代的各种性状是通过DNA遗传给后代的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20-03-05 07:13:1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促使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是
A.S型菌的DNA
B.R型菌的DNA
C.蛋白质
D.荚膜
同类题2
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
35
S和放射性同位素
32
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B.用
35
S和
32
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培养
C.
35
S标记噬菌体的实验中,沉淀物存在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
D.实验中釆用离心的手段是为了把DNA和蛋白质分开
同类题3
关于格里菲思和艾弗时进行了肺炎链球菌的体内、体外转化实验,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所用到的R型细菌无多糖类的荚膜,S型细菌有多糖类的荚膜
B.艾弗里的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的DNA可以使小鼠死亡
C.艾弗里通过实验证实了格里菲思提出的“转化因子”就是S型细菌的DNA
D.能从注射了R型活细菌与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混合物的死亡小鼠体内分离到S型活细菌
同类题4
下图为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过程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实验的第一步是获得被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噬菌体。根据实验结果判断,所选用的放射性标记物是______。(
32
P/
35
S)
(2)实验的第二步是用_____________侵染细菌。
(3)第三步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4)实验结果:沉淀物中放射性很高。此现象说明噬菌体的_________侵入到是噬菌体的遗细菌体内。经检测发现子代噬菌体中也有放射性,证明_________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同类题5
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
B.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位于细胞核中
C.水稻遗传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
D.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相关知识点
遗传与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