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生物
题干
下图为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过程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实验的第一步是获得被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噬菌体。根据实验结果判断,所选用的放射性标记物是______。(
32
P/
35
S)
(2)实验的第二步是用_____________侵染细菌。
(3)第三步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4)实验结果:沉淀物中放射性很高。此现象说明噬菌体的_________侵入到是噬菌体的遗细菌体内。经检测发现子代噬菌体中也有放射性,证明_________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实验题 更新时间:2020-03-28 08:17:5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由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可知,该T
2
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 )
A.DNA
B.蛋白质
C.RNA
D.多糖
同类题2
下图表示用
32
P标记T
2
噬菌体并侵染细菌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用
32
P标记噬菌体→②被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③搅拌、离心→④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的放射性→⑤检测新形成的噬菌体有无放射性
A.在含
32
P的普通培养基中培养T
2
噬菌体即可将其标记
B.搅拌、离心前的保温时间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否则
32
P就全部出现在上清液中
C.若1个T
2
噬菌体在大肠杆菌细胞中繁殖3次,则3/4的子代噬菌体不含放射性
D.
32
P标记的位置是T
2
噬菌体DNA的碱基对
同类题3
a个被放射性元素标记了双链DNA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后,细菌破裂释放出b个子噬菌体,其中具有放射性的噬菌体的比例为( )
A.a/b
B.a/(2b)
C.2a/b
D.2/b
同类题4
在探索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过程中,T
2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
35
S和放射性同伴素
35
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B.该实验证明了DNA是T
2
噬菌体的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其遗传物质
C.用
35
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搅拌不充分会导致沉淀物放射性增强
D.烟草花叶病毒与T
2
噬菌体的核酸类型和增殖过程相同
同类题5
某生物兴趣小组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做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如下图。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理论上,b中不应具有放射性
B.b中有无放射性,与②过程中搅拌是否充分有关
C.若b中有放射性,说明与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时间的长短有关
D.上述实验过程并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相关知识点
遗传与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