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化学

题干

下列是除去括号内杂质的有关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分离苯和己烷—分液
B.NO(NO2)—通过水洗、干燥后,用向下排气法收集
C.乙烷(乙烯)—让气体通过盛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洗气瓶
D.乙醇(乙酸)—加足量NaOH溶液,蒸馏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4-04-21 09:35:2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新切开的苹果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表面会变黄,最终变成褐色,这种现象在食品科学上通常称为“褐变”。 关于苹果褐变的原因有以下两种说法:为____________
A.苹果中的Fe2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了Fe3
B.苹果中的酚类物质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了
究竟哪种说法正确,某小组同学通过实验进行了探究。
实验用品:苹果、浓度均为0.1mol·L-1的盐酸、NaHCO3溶液、Na2SO3溶液,KSCN溶液,去氧蒸馏水。
(1)探究1: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在“褐变”后的苹果上滴上2~3滴  溶液。
_________________
说法A不正确
(2)探究2:【查阅文献】Ⅰ.苹果中含有多种酚和酚氧化酶,苹果中酚氧化酶的活性温度为35℃左右、活性pH约为5.5-7.5。Ⅱ.酚类物质遇FeCl3溶液常发生显色反应而呈现一定颜色,如苯酚显紫色,对苯二酚显绿色,甲基苯酚显蓝色。
该小组将刚削皮的苹果切成七块,分别进行如下实验。请填写下表中相应的结论:
序号
实验步骤
现 象
结 论

在一块上滴加2至3滴FeCl3溶液
表面变为绿色
______________

再取两块,一块放置于空气中,另一块迅速浸入经过去氧的蒸馏水中。
前者表面逐渐褐变,后者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无明显变化。
苹果褐变与_________有关

另两块分别立刻放入沸水和0.1mol·L1盐酸中浸泡2min后取出,置于空气中。
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两块均无明显变化。
苹果褐变与酚氧化酶的活性有关

最后两块分别立刻放入浓度均为0.1mol·L1的NaHCO3和Na2SO3溶液里浸泡2min后取出,置于空气中。
前者经过一段时间表面逐渐褐变,后者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无明显变化。
亚硫酸钠溶液能阻止苹果褐变
(3)问题分析:Ⅰ、常温下,浓度均为0.1 mol·L-1 NaHCO3溶液略显碱性,而NaHSO3溶液却略显酸性。NaHSO3溶液略显酸性是因为  
Ⅱ、0.1mol· L–1的NaHCO3溶液和Na2SO3溶液的pH相近,Na2SO3溶液却能阻止苹果褐变,结合离子方程式分析原因 :     

同类题5

某化工厂冶炼金属、回收硫的工艺流程如下:

I.回收硫
(1)工业上,采用饱和亚硫酸钠溶液吸收烟气中二氧化硫,写出离子方程式:。
然后,加热吸收液收集SO2。将二氧化硫、空气在稀硫酸中构成原电池,负极反应式为。
II.冶炼铜
(2)工业上,火法冶炼铜分两步:第一步,含铜矿(主要成分是Cu2S)在空气中煅烧生成氧化亚铜和刺激性气味气体;第二步,氧化亚铜和铜矿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铜和刺激性气体。写出冶炼铜的总反应方程式:。
(3)用电解法精炼粗铜(含银、金、铁、锌杂质),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Y极为粗铜、X极为纯铜
B.X极净增质量等于Y极净减质量
C.铜盐溶液都可以作精炼铜的电解质溶液
D.若电路有1mol电子转移,则X极净增32g
(4)几种金属离子的沉淀pH:
金属氢氧化物
开始沉淀pH
完全沉淀的pH
Fe(OH)3
2.7
3.7
Fe(OH)2
7.6
9.7
Cu(OH)­2
4.6
6.4
Zn(OH)2
5.9
8.9
 
铜盐溶液中Fe2+,Zn2+对精炼铜可能会产生影响。工业上,除去Fe2+方法是,在酸性混合溶液中加入(选填:双氧水、次氯酸钠、氯水或高锰酸钾溶液)将Fe2+氧化成Fe3+,离子方程式为。加入碱调节溶液pH范围为。
III.冶炼铁
(5)化工厂利用菱铁矿(主要成分是碳酸亚铁)冶炼铁的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生铁炼钢的主要原理是。
(6)生铁在湿润空气中发生电化学腐蚀最终生成红色铁锈,金属电化腐蚀类型为。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