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不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小题1】解释加点的词。
(1)子书 (2)非学无以广
(3)躁   (4)年与时
【小题2】下面句子的诵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B.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D.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小题3】用现代汉语说出下面句子的大意。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小题4】选用原文词语填空。
文中指出修身养德的方法就是“______”和“______”;无论是“明志”,还是“成学”,作者强调获得成就取决于“静”,“______”则导致失败。
【小题5】用自己的话说说你对文中“志”与“学”的关系是如何理解的。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课内阅读 更新时间:2020-03-17 10:02:0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乙)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 ②将军宜枉驾
③欲大义于天下 ④遂许先帝以驱驰
【小题2】翻译下列的句子。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小题3】甲文中诸葛亮回顾了与先帝之间的哪三件大事?回顾这些大事的目的是什么?
【小题4】乙文对诸葛亮的描写采用了什么方法?结合甲文说说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

同类题2

古诗文阅读
阅读甲、乙两则古文,然后做题。
(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袆、允之任也。
(诸葛亮《出师表》)
(乙)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欲将以报仇。故往见郭隗先生日:“齐因孤国之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得贤士与共国,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先生视可者,得身事之。”郭隗日:“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凑燕。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其甘苦。
二十八年,燕国殷富,士卒乐佚轻战,于是遂以乐毅为上将军,与秦、楚、三晋合谋以伐齐。齐兵败,闵王出走于外。燕兵独追北,入至临淄,尽取齐宝,烧其宫室宗庙。
注释①共国:共同治理国家。②致:招致,引来。③凑:通“走”,奔赴,趋附。④乐佚轻战:悠闲安乐,不怕打仗。⑤追北:追击败北的敌人。
(《战国策·燕昭王招贤》)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耕于南阳()(2)深入不()
(3)身厚币以招贤者()(4)岂千里哉()
【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2)于是昭王为隗筑官而师之。
【小题3】.请你根据甲文,简要概括诸葛亮的“忠”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小题4】结合两篇选文,概括刘备和燕昭王对待人才的共同之处。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选段,完成后面小题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子书》

(乙)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狼》

【小题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一/犬坐于前
B.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C.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D.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小题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年与时(________)
慢则不能励精(________)
③而两狼之驱如故(________)
④一狼其中(________)
【小题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得一人使/左将军王凝妻也
B.其人舍大喜/公欣
C.意将隧入攻其后也/可为师矣
D.宋君令人问之丁氏/其一犬坐
【小题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小题5】许多诗文都写到《诫子书》中“淡泊”“立志”“惜时”之意。下列右侧的诗文分别蕴含哪些意境?请你连一连。
A.淡泊B.立志C.惜时
①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②志土惜日短,愁人知夜长。(傅玄)
③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④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⑤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即我师。(白居易)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