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物理
题干
卢瑟福通过
α
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中发现了原子中间有一个很小的核,并由此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左下平面示意图中的四条线表示
α
粒子运动的可能轨迹,在图中完成中间两条
α
粒子的运动轨迹.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作图题 更新时间:2018-01-20 05:37:1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关于卢瑟福的
粒子散射实验,下列叙述中与得到的实验结果相符的是( )
A.所有
粒子穿过金箔后偏转角度都很小
B.大多数
粒子发生较大角度的偏转
C.向各个方向运动的
粒子数目基本相等
D.极少数
粒子产生超过90°的大角度偏转
同类题2
有关原子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玻尔原子模型能很好地解释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
B.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可以很好地解释原子的稳定性
C.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表明原子内部存在带负电的电子
D.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否定了玻尔原子模型
同类题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电效应揭示了光的粒子性,康普顿效应揭示了光的波动性
B.高速运动的质子、中子和电子都不具有波动性
C.卢瑟福通过
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
D.核反应方程
中的
为质子
同类题4
如图为卢瑟福和他的同事们做
粒子散射实验装置的示意图,荧光屏和显微镜一起分别放在图中的
A
、
B
、
C
、
D
四个位置时,关于观察到的现象,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相同时间内放在
A
位置时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最少
B.放在
D
位置时屏上仍能观察到一些闪光,但次数极少
C.相同时间内放在
B
位置时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比放在
A
位置时稍少些
D.放在
C
、
D
位置时屏上观察不到闪光
同类题5
关于原子结构和原子核,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利用
粒子散射实验可以估算原子核的半径
B.原子核经过衰变生成新核,则新核的总质量等于原核的总质量
C.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很好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实验
D.处于激发态的氢原子放出光子后,核外电子运动的动能将增大
相关知识点
近代物理
原子结构
核式结构模型
α粒子散射实验
α粒子散射实验的装置、现象和结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