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翻译或者解释下列句子的意思:
(1) 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2) 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
(3) 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句子默写 更新时间:2012-12-27 10:22:3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吴百朋,字维锡,义乌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授永丰知县。征拜御史,历按淮、扬、湖广。擢大理寺丞,进右少卿。四十二年夏,进右佥都御史,抚治郧阳。改提督军务,巡抚南、赣、汀、漳。与两广提督吴桂芳讨平河源贼李亚元、程乡贼叶丹楼,又会师破倭海丰。初,广东大埔民蓝松山、余大眷倡乱,流劫漳、延、兴、泉间。官军击败之,奔永春。与香寮盗苏阿普、范继祖连兵犯德化,为都指挥耿宗元所败,伪请抚。百朋亦阳罢兵,而诱贼党为内应,先后悉擒之,惟三巢未下。三巢者,和平李文彪据岑冈,龙南谢允樟据高沙,赖清规据下历。朝廷以倭患棘,不讨且十年。文彪死,子珍及江月照继之,益猖獗。四十四年秋,百朋进右副都御史,巡抚如故。上疏曰:“三巢僭号称王,旋抚旋叛。广东和平、龙川、兴宁,江西龙南、信丰、安远,蚕食过半。不亟讨,祸不可言。三巢中惟清规跨江、赓六县,最逆命,用兵必自下历始。”帝采部义,从之。百朋乃命守备蔡汝兰讨擒清规于苦竹嶂,群贼震慑。隆庆初,吏部以百朋积苦兵间,稍迁大理卿。给事中欧阳一敬等请留百朋剿贼,诏进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巡抚如故。百朋奏春夏用兵妨耕作宜且听抚帝从之寻擢南京兵部右侍郎乞终养不许改刑部右侍郎。父丧归,起改兵部。万历初,奉命阅视宣、大、山西三镇。百朋以粮饷、险隘、兵马、器械、屯田、盐法、番马、逆党八事核边臣,督抚王崇古、吴兑、总兵郭琥以下,升赏黜革有差。又进边图,凡关塞险隘,番族部落,士马强弱,亭障远近,历历如指掌。以省母归。起南京右都御史,召拜刑部尚书。逾年卒。

(选自《明史·吴百朋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百朋奏春夏用兵/妨耕作宜/且听抚帝/从之/寻擢南京兵部/右侍郎乞终养/不许改刑部右侍郎
B.百朋奏/春夏用兵妨耕作/宜且听抚/帝从之/寻擢南京兵部右侍郎/乞终养/不许/改刑部右侍郎
C.百朋奏/春夏用兵/妨耕作宜/且听抚/帝从之/寻擢南京兵部/右侍郎乞终养/不许改刑部右侍郎
D.百朋奏/春夏用兵妨耕作宜/且听抚/帝从之/寻擢南京/兵部右侍郎/乞终养/不许/改刑部右侍郎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巡抚,意为巡视安抚;也是职官名,明代开始设置,职责是代替君王来巡视天下。
B.会师,行军之时,各路人马在某一地点聚集起来,也可比喻几个方面人员的会合。
C.僭号,冒用上级尊号;“僭”,古代指地位在下的冒用在上的名义或礼仪、器物。
D.屯田,利用戍卒或农民、商人垦殖荒地,汉以后政府沿用此措施取得军饷税粮。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吴百朋能文能武,颇有战功。吴百朋是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先后担任了御史、右少卿等职务,后来改任为提督军务,与两广提督共同讨伐河源贼寇后二人又在海丰打败倭寇。
B.吴百朋有勇有谋,冲锋陷阵。对广东的三处盗贼巢穴朝廷有近十年没有征讨,吴百朋认为他们接受招安后会马上反叛,若不快速征讨会招致大祸,就上书献计并亲自率兵征讨。
C.吴百朋娴于军旅,屡受升迁。朝廷认为吴百朋长时间在军旅很辛苦,就任命他为大理卿,但欧阳一敬等人上奏求朝廷留下吴百朋剿灭乱贼,皇上就任命他为兵部右侍郎等官职。
D.吴百朋考核官员,做事认真。万历初年,吴百朋巡视宣、大、山西三镇,用粮饷、险隘等八事考核边地大臣,并根据官员情况对督抚总兵以下的官员进行升降奖罚。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百朋亦阳罢兵,而诱贼党为内应,先后悉擒之,惟三巢未下。
(2)百朋乃命守备蔡汝兰讨擒清规于苦竹嶂,群贼震慑。

同类题4

阅读《陈情表》选段,完成文后各题。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小题1】下列句中“为”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B.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C.为君翻作《琵琶行》
D.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小题2】与“听臣微志”意思相呼应的句子是
【小题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第二段的“生当陨首”,就是牺牲生命感恩之意,其实是照应选文第一段的“过蒙拔擢”。
B.李密以治国纲领“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来为自己的行为辩护,并提醒晋武帝不要自乱国本。
C.“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既写出了自己痛苦人神共知,又表明自己的对皇上的忠心神明知晓。
D.“谨拜表以闻”中的“表”即本文,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是古代臣下向君主陈请谢贺的奏章。
【小题4】“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运用了修辞手法,请赏析它的表达效果。
【小题5】根据最后一段,作者提出了陈情的目的是   。(用自己的话回答)

同类题5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各题。

其后秦伐赵,拔石城。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赵王畏秦,欲毋行。廉颇蔺相如计曰:“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赵王遂行。相如从。廉颇送至境,与王诀日:“王行,度道里会遏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三十曰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王许之。遂与秦王会渑池。

秦王饮酒酣,日:“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日:“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缶。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缶。”秦之群臣曰:“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蔺相如亦曰:“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

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后秦伐赵,石城   拔:攻下
B.道里会遇之礼毕 度:估计
C.相如召赵御史书日   顾:回头
D.赵亦盛设以待秦 兵:兵器
【小题2】下列句中划横线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B.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
C.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D.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
【小题3】对“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在文中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主要是为了呼应“渑池之会”的开头,使故事结构完整。
B.点出廉颇在“渑池之会”中所起的作用。
C.交待了秦从此不敢再出兵赵国的原因。
D.指出廉颇负荆请罪的主要原因。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
(2)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