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景公饮酒数日而乐,释衣冠,自鼓缶,谓左右曰:“仁人亦乐是乎?”梁丘据对曰:“仁人之耳目,亦犹人也,夫奚为独不乐此也?”公曰:“
趣驾迎晏子。”
晏子朝服而至,受觞,再拜。公曰:“寡人甚乐此乐,欲与夫子共之,请去礼。”晏子对曰:“君
之言过矣!群臣皆欲去礼以事君,婴恐君之不欲也,今齐国五尺之童子,力皆过婴,又能胜君,然而不敢乱者,畏礼义也。上若无礼,无以使
其下;下若无礼,无以事其上。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
以有礼也。婴闻之,人君无礼,无以临邦;大夫无礼,官吏不恭;父子无礼,
其家必凶;兄弟无礼,不能久同。《诗》曰:‘
人而无礼,胡不遄死?’故礼不可去也。”公曰:“
寡人不敏,无良左右,淫蛊寡人,以至于此,请杀之。”晏子曰:“
左右何罪?君若无礼,则好礼者去,无礼者至;君若好礼,则有礼者至,无礼者去。”公曰:“善。请易衣革冠,更受命。”晏子避走,立乎门外。
公令人粪洒改席,召晏子,衣冠以迎。晏子入门,三让,升阶,
用三献礼焉,嗛酒尝膳,再拜,告
餍而出。公下拜,送之门,反,命撤酒去乐,曰:“吾
以彰晏子之教也。”
景公游于菑,闻晏子死,公乘侈舆服繁驵驱之。
自以为迟,下车而趋;知不若车之速,则又乘。
比至于国者,四下而趋,行哭
而往。至,景公操玉加于晏子尸上而哭之,涕沾襟。
章子谏曰:“非礼也。”公曰:“安用礼乎?昔者吾与夫子游于公阜之上,一日而三不听寡人,今其孰能然乎!
吾失夫子则亡,何礼
之有?夫子日夜责寡人,不遗尺寸,
寡人犹且淫佚而不收,怨罪重积于百姓。今天降祸于齐,不加于寡人,
而加于夫子,齐国之社稷危矣,百姓将谁告夫。”
免而哭,哀尽而去。
(取材于《晏子春秋》,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趣驾迎晏子 趣:赶紧 |
B.告餍而出 餍:吃饱 |
C.比至于国者 比:等到 |
D.免而哭 免:避免 |
【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君之言过矣 何礼之有 |
B.无以使其下 其家必凶 |
C.以有礼也 吾以彰晏子之教也 |
D.行哭而往 而加于夫子 |
【小题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人如果不讲礼义,为什么不早点儿死掉 |
B.寡人不敏,无良左右,淫蛊寡人 我不聪明,身边不良的人,过分地蛊惑我 |
C.用三献礼焉,嗛酒尝膳 用献酒三次的礼节,含了一口酒,吃了一口菜 |
D.寡人犹且淫佚而不收,怨罪重积于百姓 我还是过于放纵却不知收敛,把怨恨深深地积聚在百姓身上 |
【小题4】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左右何罪?君若无礼,则好礼者去,无礼者至。
②自以为迟,下车而趋;知不若车之速,则又乘。
【小题5】下列对文意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景公让晏子去掉礼数与之同乐,引发了晏子对“礼”的阐述。 |
B.晏子认为如今人民不敢造反作乱,其原因在于畏惧礼义。 |
C.景公听取了晏子的建议,立即当面换好服装并重新安排酒席。 |
D.晏子死后,景公不拘礼制地哭悼,足见晏子在他心目中的地位。 |
【小题6】晏子死后,景公感叹“吾失夫子则亡”,请以文中内容为例分析景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