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为下则短文拟写一个不超过7字的标题,以概括该文内容。
“澳”字的本意,指海边弯曲可以停船的地方,在古代,又指对外通商的地方。“澳门”这一称呼的由来,一种说法是,因为这个被用做“澳”的港口有两座山对峙,好像一座门,所以就叫做“澳门”了。也有人认为,珠江口外许多水道的出口都叫“门”,如虎门、横门、磨刀门等,澳门的得名不过是习惯罢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语言表达 更新时间:2012-12-18 04:33:0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修①不幸,生四岁而孤。太夫人②守节自誓,居穷,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太夫人告之曰:“汝父为吏廉而好施与喜宾客其俸禄虽薄常不使有余。曰:‘毋以是为我累。’故其亡也,无一瓦之覆、一垄之植以庇而为生。吾何恃而能自守耶?吾于汝父,知其一二,以有待于汝也。“自吾为汝家妇,不及事吾姑,然知汝父之能养也。汝孤而幼,吾不能知汝之必有立,然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吾之始归也,汝父免于母丧方逾年,岁时祭祀,则必涕泣曰:‘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间御酒食,则又涕泣曰:‘昔常不足,而今有余,其何及也!’吾始一二见之,以为新免于丧适然耳。既而其后常然,至其终身,未尝不然。吾虽不及事姑,而以此知汝父之能养也。“汝父为吏,尝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吾问之,则曰:‘此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耳。’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也;矧求而有得邪,以其有得,则知不求而死者有恨也。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回顾乳者抱汝而立于旁,因指而叹曰:‘术者谓我岁行在戌将死,使其言然,吾不及见儿之立也,后当以我语告之。’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故能详也。其施于外事,吾不能知;其居于家,无所矜饰,而所为如此,是真发于中者邪!呜呼!其心厚于仁者邪!此吾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汝其勉之!夫养不必丰,要于孝;利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吾不能教汝,此汝父之志也。”修泣而志之,不敢忘。
(节选自欧阳修《泷冈阡表》)
【注】①修:欧阳修自称。 ②太夫人:欧阳修的母亲郑氏。
【小题1】 下列语句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至于成人 俾:使
B.吾虽不及姑 事:侍奉
C.此死也   狱:监狱
D.屡而叹  废:停止、搁置
【小题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汝父/为吏廉而好施与/喜宾客/其俸禄虽薄常/不使有余/
B.汝父为吏/廉而好施与/喜宾客/其俸禄虽薄常/不使有余/
C.汝父/为吏廉而好施与/喜宾客/其俸禄/虽薄/常不使有余/
D.汝父为吏/廉而好施与/喜宾客/其俸禄虽薄/常不使有余/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欧阳修之父为官清廉,俸禄微薄,他不让俸禄有节余是因为他认为俸禄有节余会成为自己的累赘。
B.欧阳修的祖母去世后,无论“岁时祭祀”,还是“间御酒食”,欧阳修之父都会流泪,为不能好好奉养她而终身感到遗憾。
C.世间治狱的官吏每每想要置犯人于死地,欧阳修之父却经常为死囚寻求生路,为的是不让被处死的人有遗恨。
D.欧阳修年幼丧父,太夫人以“汝父之志”教育他。告诫他奉养父母不一定要丰厚,最重要的是孝敬;利益不必施与众人,有仁爱之心即可。
【小题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何恃而能自守耶?
(2)其居于家,无所矜饰,而所为如此,是真发于中者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