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已而大鱼食之,牵巨钩,没而下 
B.夫揭竿累,趣灌渎,守鲵鲋
C.破癕溃痤者得车一乘,舐痔者得车五乘
D.王说之,益车百乘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7-01-16 10:37:4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后赤壁

苏 轼

是岁十月之,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返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岁十月之    望:每月初一日
B.今者暮 薄:迫近
C.蒙茸,踞虎豹 披:拨开
D.攀栖鹘之巢 危:高
【小题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B.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C.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D.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小题3】下列对文章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赤壁赋》写的是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清风明月、衣带飘飘的迷人秋夜。
B.《后赤壁赋》写的是“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初冬。
C.前后赤壁赋中,时节推移,江山易貌,主人公的情绪始终是欢乐自适。
D.苏轼的两篇《赤壁赋》艺术性极高。它描写江山胜景,字字如画。而同一风月,随着节序的推移和心情的变化,又呈现出不同境界。它把写景抒情和说理融为一体,既富有诗情画意,又写得理意透辟。
【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
(1)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2)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官文,完成下面小题。

方庭粹六十寿序

清刘大魁

方君庭粹年十六而丧其父,以孤意子事母,能尽其孝养。而父妾林氏所生子才十岁,吴氏所生于才一岁,君能移所以事母者,以事其庶母,而抚养庶母之子,无异于母弟。

自其父在时,尝服贾于荆楚间。父没而母邁危疾,君不忍一日离母氏之左右,捧抱扶持,十余年,其经理荆楚之业,悉以之族姻。及母没,终丧而往视之,则所倚以经理者,如木之有蠢,而产已耗去其半矣。有族人负其资数万,虽不敢复任以事,而念其母之苦节,复为厚恤其家。又有窃其资百千面逃者,不究切之,而其所负他姓之偾,复为之代偿焉。母氏有侄尝假千全,及母卒,而君遂焚其券。盖自君之尊府笃亲亲之义,财货之出入,必任之族姓姻亲。君确守其家法,虽屡遭颠覆,而君卒不以变更其制也。

盖君以只身孤寄,门内无期功之亲,故尝竭力以养其两弟,幸其成长,得同心以恢拓先人之遗业。不幸十年之间,而两弟并罹殂丧,故君虽燕居独处,而未尝有愉佚懽欣之色。嗟乎!天于残忍溪刻之人,或凭翊而佑助之;至仁厚存心者,顾必愁苦其心肠,而劳瘁其筋力邪?

君性直方,尝面折人过;而与人交,无智愚皆尽其诚。其不知者或以君为好讦,其知者则益以君能爱人也。平生无他嗜好,惟好植花木,以为足见造物之生意。所居在灵山。灵山故幽邃,而君于其间建祠宇,拓旧基而使之广大,于祠旁置学舍,令子弟该书其中。又以其隙地别置馆宇,以四方之宾客。每春时花发,馨香盈室,称乎其为吉人之居也。

君之子矩从余游,其为人侃直,一遵其父训。其为文章务拔弃俗尚,而浸淫于古。积善之报,庶其在此。

(选自《刘大魁集》,有删节)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捧抱扶持,十余年     垂:延续
B.悉以之族姻  委:托付
C.得同心以恢拓先人之遗业 俾:使
D.以四方之宾客 延:邀请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方庭粹家中的不幸之事接二连三,先是父母去世,曾经经营的生意也在姻亲族人代为经营时损失了一半产业,后来同父异母的两个弟弟也去世。
B.方庭粹一家在财货出入的管理上,有让娴亲族人管理的传统,哪怕他们经营不善,方庭粹依然坚守家法,没有改变这种制度的想法。
C.作者认为,刻薄的上天有感于方庭粹的不幸遭遇,对他有所帮助与庇佑,因此虽遭种种磨难,但心怀仁厚的方庭粹最终没有精疲力竭、忧愁苦恼。
D.方庭粹喜欢种植花草,他居住在幽邃的灵山,在灵山建造了祠堂,扩大了自家的住宅,还置办了学堂,让家中子弟在学堂读书。
【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族人负其资数万,虽不敢复任以事,而念其母之苦节,复为厚恤其家。
(2)其为文章务拨弃俗尚,而浸淫于古。积善之报,庶其在此。
【小题4】文中方庭粹“能爱人”体现在哪些地方?请简要概括。

同类题5

文言文阅读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 ‘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河内凶 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B.邻国之民不加少 加:更
C.兵刃既接 兵:士兵
D.弃甲曳兵而走  走:逃跑
【小题2】对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
①河东凶亦然 ②填然鼓之 ③察邻国之政 ④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相同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小题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8分,每题4分)
①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②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 ‘非我也,兵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