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句子加横线词语的活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五亩之宅,之以桑
B.七十者帛食肉
C.然而不者,未之有也
D.孰能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6-12-28 12:10:3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予幼师事先君,听其言,观其行事。今老矣,犹志其一二。先君平居不治生业,有田一廛,无衣食之忧;有书数千卷,手而校之,以遗子孙。曰:“读是,内以治身,外以治人,足矣。此孔氏之遗法也。”先君之遗言今犹在耳。其遗书在椟,将复以遗诸子,有能受而行之,吾世庶矣乎!

盖孔氏之所以教人者,始于洒扫应对进退。及其安之,然后之以弦歌,广之读书。曰:“道在是矣,仁者见之斯以为仁,智者见之斯以为智矣。颜、闵由是以得其德,予、赐由是以得其言,求、由由是以得其政,游、夏由是以得其文,皆因其才而成之。譬如农夫垦田,以植草木,小大长短,甘辛咸苦,皆性也,吾无加损焉,能养而不伤耳。”

孔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如孔子犹养之以学而后成,故古之知道者必由学,学者必由读书。傅说诏其君,亦曰:“学于古训,乃有获。”况余人乎?

子路之于孔氏,有人之才而不安于学,尝谓孔子:“有民人社稷,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孔子非之,曰:“汝闻六言六蔽矣乎?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智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凡学不读书者,皆子路也。信其所好,而不知古人之成败与所遇之可否,未有不为病者。

虽然,孔子尝语子贡矣,曰:“赐也,汝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欤?”曰:“然,非欤?”曰:“非也,予一以贯之。”一以贯之,非多学之所能致,则子路之不读书未可非邪?曰:非此谓也。老子曰:“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日益之学求日损之道,而后一以贯之者,可得而见也。

(取材于苏辙《藏书室记》)

注释:①傅说:商朝政治家。②绞:言语伤人。
【小题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手而校之   缉: 收集整理
B.然后之以弦歌 申: 反复说明
C.有人之才   兼:超过
D.其蔽也贼     贼:偷窃
【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吾世庶矣乎 甘辛咸苦,皆性也
B.广之读书 日益之学求日损之道
C.傅说诏其君 非此谓也
D.况余人乎? 凡学不读书者
【小题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盖孔氏之所以教人者,始于洒扫应对进退。
孔子教育人的方法,是从家务劳动、礼节、行为举止开始的。
B.如孔子犹养之以学而后成。
像孔子那样的人,尚且需要培养学习习惯,然后才能有所成就。
C.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
喜好勇敢而不喜好学习,它的弊端是恣意妄为。
D.则子路之不读书未可非邪?
那么子路不读书,就可以不受到责怪了吗?
【小题4】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本文以孔子的教育思想为纲,表达了作者对教育及学习方法的诸多见解。
B.苏氏父子都重视读书,作者提出了读书能够“内以治身,外以治人”的观点。
C.作者以农夫种田依顺草木本性使其自由生长为喻,形象地说明了育人之道。
D.孔子否定死读书而不思考的做法,他认为“一以贯之”是增长学问的方法。
【小题5】翻译: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同类题3

解释下列加点字。
①幸
妇女无所     动词,______________
来告良     副词,______________
则吾斯役之不 形容词,______________
妒人之能,人之失 动词,______________
②意
然不自能先入关破秦 动词,______________
常在沛公也   名词,______________
红杏枝头春闹   名词,______________
目似瞑,暇甚  名词,______________
人有亡斧者,其邻人之子   动词,______________
③举
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动词,______________
杀人如不能 形容词,______________
今亡亦死,大计亦死 动词,______________
死即大名耳 动词,______________
是以众议宠为督    动词,______________
④辞
卮酒安足 动词,______________
今者出,未也 动词,______________
大礼不小让 动词,______________
动以朝廷为 名词,______________
⑤谢
且日不可不蚤自来项王 动词,______________
哙拜     动词,______________
乃令张良留 动词,______________
使君罗敷 动词,______________
齐威王欲将孙膑,膑辞 动词,______________
⑥然
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连词,______________
,籍何以至此    代词,______________
项王默不应  形容词词尾,______________
⑦故
君安与项伯有 名词,______________
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副词,______________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    名词,______________
父母俱存,兄弟无,一乐也 名词,______________
⑧胜
刑人如恐不 形容词,______________
沛公不杯杓 动词,______________
予观夫巴陵状 形容词,______________
宁为百夫长,作一书生 动词,______________
⑨因
不如善遇之 介词,______________
项王即日留沛公与饮  副词,______________
⑩为
击破沛公军 介词,wèi,______________
大王此计者   第一个读wèi,介词,_______第二个读wéi,动词,____
客何者  动词,wéi,______________
大王不取也     动词,wéi,______________
鱼肉  动词,wéi,______________
何辞     句末语气助词,wéi,______________
⑪且
若属皆为所虏 副词,______________
臣死不避,卮酒安足辞 连词,______________
以其无礼于晋,贰于楚也 连词,______________
北山愚公者,年九十  副词,______________
⑫与
亚父     动词,______________
竖子不足谋 介词,______________
与失其所,不知 动词,______________
点也     动词,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