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文化常识的表述,全都错误的一项是
(1)《荆轲刺秦王》,选自《战国策》。《战国策》是汉代刘向编订的,共33篇,它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2)东向坐:按古代的礼仪,宾主之间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为侍坐。
(3) 参乘,坐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又叫陪乘。古代乘车之法,驭者居左,尊者居中,陪乘者居右,又负责行车安全。
(4)陛下:“陛”指帝王宫殿的台阶。“陛下”原来指的是站在台阶下的侍者。臣子向天子进言时,不能直呼天子,必须先招呼台下的侍者而告之。后来,“陛下”就成为古代居民对天子的尊称。
(5)崩,古代称帝王和王后死叫“崩”,诸侯死叫“卒”,大夫死叫“不禄”。
(6)太子:一般来说,指君王的嫡长子或预备继位的儿子。
(7)籍,项羽的名,自称名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在古代,名和字是有着严格的区别的。名一般指人的姓名和单指名,一般在出生几个月后,由父亲命名。字是20岁举行加冠仪式以后才取的,是对名的解释和补充 。
A.(1)(3)(5) | B.(2)(5)(7) | C.(3)(5)(6) | D.(1)(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