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定风波·自前二府镇穰下营百花洲亲制

范仲淹

罗绮满城春欲暮。百花洲上寻芳去。浦映□花花映浦。无尽处。恍然身入桃源路。

莫怪山翁聊逸豫。功名得丧归时数。莺解新声蝶解舞。天赋与。争教我辈无欢绪。

(注)①庆历六年,因得罪了宰相吕夷简,范仲淹被贬放河南邓州,在此期间,他营建了百花洲和花洲书院。②□:此处缺一字,疑为“梅”,范仲淹多次提到穰下有梅。
【小题1】下列对本词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上片一、二句,写春天即将逝去,于是词人去百花洲上寻找春天尚未消逝的美好景色。
B.“无尽处”不仅写出了百花洲上美景的无边无际,也为下片词人的议论积蓄了相应的情感。
C.本词上片重在写景,下片重在抒情,皆围绕百花洲上“寻芳”展开,认为寻乐是上天赋予的本能,要适时行乐。
D.本词情感真挚,借记游百花洲之事来抒发词人复杂的情感,婉约含蕴。
【小题2】同是庆历六年的作品,本词和《岳阳楼记》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试作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20-03-21 09:48:3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二)古代诗歌阅读
御街行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敧,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寒声碎”这三个字,不仅明说细碎的声响,就是坠叶的声音,而且点出这声响是带着寒意的秋声。一个“寒”字用的极妙,既是秋寒节侯秋感受,又是孤寒寂寞处境的感受,兼写物境与心境。
B.“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运用比拟的修辞,将月光比作白丝带,写出了月光的明朗可见,营造了浓浓的相思意境,烘托了相思之苦。“年年”强调时间,“人千里”强调空间,从时空的角度抒写相思之情,境界更为开阔。
C.“枕头欹”,作者以及为简练的语言生动传神的写出了词人挑灯倚枕独对灯夜读,寂然凝思的闲适神态。
D.“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肠已愁断,酒无由入,虽未到愁肠,已先化泪。运用夸张手法,比《苏幕遮》中的“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更进一层,愁情更是难堪凄切。
E. “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算来这怀旧之事,是无法回避的,不是在心头萦绕,就是在眉头攒聚。作者的内心独白形象地写出了无法排遣的愁情。李清照的《一剪梅》中“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大概就是源自此处。
【小题2】这首词上下两篇在抒情方式上有什么不同?这样的抒情方式产生了怎样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