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各句中划线字活用情况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A.填然之,兵刃既接B.都门饮无绪
C.后世必为子孙D.因为长句,以赠之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其他 更新时间:2017-03-02 08:59:1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小题1】下列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A.令将军与臣有郤:隔阂,嫌怨B.刑人如恐不胜:全、尽
C.其怒,不敢献会:遇上,恰逢D.遣将守关者故:所以
【小题2】下列各句中都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
①距关,毋内诸侯。 ②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③范增数目项王。
④秋毫不敢有所近。 ⑤张良出,要项伯。 ⑥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⑦拔剑切而啖之。   ⑧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A.①②⑤⑥B.②④⑥⑧C.①③⑤⑦D.①④⑤⑧
【小题3】加点的词不存在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B.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C.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D.劳苦而功高如此
【小题4】下列句中虚词加点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倚柱笑 ②今急求子   ③劳苦功高如此  ④项王按剑跽 ⑤荆轲和歌 
⑥因人之力蔽之  ⑦拔剑撞破之    ⑧未有诸侯之赏,听细说 
A.①⑤/④⑥/②⑦/③⑧B.③⑤/②⑥/①⑦/④⑧
C.②④⑦/③⑤/①/⑥⑧D.①④⑤/②⑦/③/⑥⑧
【小题5】下列特殊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②因击沛公于坐   ③群臣侍殿上者   ④何厌之有 ⑤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⑦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⑧大王来何操 ⑨具告以事  ⑩若属皆且为所虏
A.①②⑤/④⑥⑩/③⑦/⑧⑨B.①⑤⑩/②⑥⑨/③⑦/④⑧
C.②⑥⑦/③⑨⑤/①⑩/④⑧D.③⑥⑧/⑤⑦/⑨②④/⑩①
【小题6】翻译下面句子(每小题12分)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回答问题。

顾越字允南,吴郡盐官人也。家传儒学,并专门教授。越幼明慧,有口辩,励精学业,不舍昼夜。弱冠游学都下,通儒硕学,必造门质疑,讨论无倦。至于微言玄旨,《九章》七曜,音律图纬,咸尽其精微。

初为南平元襄王伟国右常侍,与文发俱入府,并见礼重。寻转行参军。大通中,诏飙勇将军陈庆之送魏北海王璟还北主魏,庆之请越参其军事。时庆之所向克捷,直至洛阳。既而璟遂肆骄纵,又上下离心,越料其必败,以疾得归。裁至彭城,庆之果见摧衄,越竟得先反,时称其见机。及至,除安西湘东王府参军。及武帝撰制旨新义,选诸儒在所流通,遣越还吴,敷扬讲说。

越遍该经艺,深明《毛诗》,徬通异义。特善《庄》、《老》,尤长论难,兼工缀文,闲尺牍。武帝尝于重云殿自讲《老子》,仆射徐勉举越论义,越抗首而请,音响若钟,容止可观,帝深赞美之。尤是擢为中军宣城王记室参军。

及侯景之乱,越与同志沈文阿等逃难东归,贼党数授以爵位,越誓不受命。承圣二年,诏授宣惠晋安王府谘议参军,领国子博士。越以世路未平,无心仕进,因归乡,栖隐于武丘山,与吴心沈炯、同郡张种、会稽孔奂等,每为文会。

及废帝即位,拜散骑常侍,兼中书舍人,黄门侍郎如故。领天保博士掌礼仪犹为帝师入讲授甚见尊宠时宣帝辅政华皎举兵不从越因请假东还或谮之宣帝,言越将扇动蕃镇,遂免官。太建元年,卒于家,年七十七。

(节选自《南史·列传第六十一》,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领天保博士/掌礼仪/犹为帝师/入讲授/甚见尊宠时宣帝/辅政华皎/举兵不从越/因请假东还/
B.领天保博士/掌礼仪/犹为帝师/入讲授/甚见尊宠/时宣帝辅政/华皎举兵不从/越因请假东还/
C.领天保博士/掌礼仪犹为帝/师入讲授/甚见尊宠时宣帝/辅政华皎/举兵不从/越因请假东还/
D.领天保博士/掌礼仪犹为帝/师入讲授/甚见尊宠/时宣帝辅政/华皎举兵不从越/因请假东还/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A.弱冠,指二十岁。古人二十岁时举行冠礼,即带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
B.参军,古代官职名,谓参谋军事。东汉末始有“参谋某军事”的名义,晋以后军府等设置为官员,隋唐时兼为郡官。
C.毛诗,指西汉鲁国毛亨和赵国毛苌所辑注的《诗经》,《诗经》在汉代有齐、鲁、韩、毛四家之学,独存毛诗,流传至今。
D.博士,古代学官名。始于战国,秦汉相承,西汉时为太常属官,汉文帝置一经博士,汉武帝置五经博士,唐设太子博士等。
【小题3】下列对于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顾越自幼聪慧,励精学业。顾越自幼学习儒学,有辩才;到都城游学时,如有精通儒学的饱学之士,他必定登门质疑问难。
B.顾越有预见性,见机行事。顾越看到元璟骄横放纵,料定其必败,便以生病为由辞官还乡,回到家乡后陈庆之果真被摧败。
C.顾越擅长论难,娴熟文辞。顾越在重云殿论述《老子》义理时,声音响如洪钟,仪容举止可观,皇帝大为赞赏,受到提拔。
D.顾越忠君爱国,遭人诬陷。侯景之乱时,贼党几次授予顾越爵位,他坚决不受;他被人诬陷欲扇动蕃镇造反,被免除官职。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武帝撰制旨新义,选诸儒在所流通,遣越还吴,敷扬讲说。
(2)越以世路未平,无心仕进,因归乡,栖隐于武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