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从因果逻辑关系的角度来赏析“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其他 更新时间:2020-03-25 12:51:5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代答闺梦还
张若虚
关塞年华早,楼台别望违。
试衫著暖气,开镜觅春晖。
燕入窥罗幕,蜂来上画衣。
情催桃李艳,心寄管弦飞。
妆洗朝相待,风花暝不归。
梦魂何处入,寂寂掩重扉。
(1)诗歌的一、二句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请简要分析。
(2)请简要赏析“情催桃李艳,心寄管弦飞”中的“催”“寄”两个字。
(3)下列各项中,有误的一项是( )
A.“青枫浦上”暗用《楚辞·招魂》中的“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句,暗含离别之意。
B.“落月摇情满江树”中的“满”字名词活用为动词,“洒满”的意思。
C.“鱼龙潜跃水成文”中的“文”为通假字,通“纹”,“波纹”的意思。
D.“明月楼”指思妇的闺楼,出自曹植《七哀诗》“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同类题2
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运用了赋的手法,桑葚是甜,但多吃易醉,爱情是美好的,但太痴情易上当。
B.“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运用了比和兴的手法,意指女子的憔悴和被弃。
C.“士之耽兮,犹可说也”,从技巧上看,它与下文“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构成对比,便于抒发心中的愤慨,更能突出“警醒其他女子的作用”。
D.女主人公认为自己并无差错:对感情忠贞如初,多年来甘心贫苦,日夜操劳,对得起丈夫了。
同类题3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面题目。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小题1】第二句中的“渺茫”一词在诗中有什么含义?
【小题2】“春江渺茫”与“日暮征帆”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分析。
同类题4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着重写今日的感伤,抒发了对青春易逝的感慨,蕴含着生活哲理,被誉为“千古奇偶”的诗句是“
,
”。
(2)《诗经·卫风·氓》中写女子回忆小时候与氓嬉戏玩耍的快乐场景的诗句是“
,
”。
(3)《阿房宫赋》中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的诗句是“
,用之如泥沙?”。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除 夜
①
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注】①此诗作于元朝至元十八年,即公元1281年,此时作者独处囚房,是他平生度过的最后一个除夕夜。
【小题1】体会“惊风雨”和“饱雪霜”的含义。
【小题2】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