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棋鬼

蒲松龄

扬州督同将军梁公解组乡居日携棋酒游林丘间会九日登高与客弈忽有一人来逡巡局侧耽玩不去。视之,目面寒俭,悬鹑结焉,然意态温雅,有文士风。公礼之,乃坐。亦殊撝谦。公指棋谓曰:“先生当必善此,何勿与客对垒?”其人逊谢移时,始即局。局终而负,神情懊热,若不自已。又着又负,益愤惭。酌之以酒,亦不饮,惟曳客弈。自晨至于日昃,不遑溲溺。

方以一子争路,两互喋聒,忽书生离席悚立,神色惨沮。少间,屈膝向公座,败颡乞救。公骇疑,起扶之曰:“戏耳,何至是?”书生曰:“乞付嘱圉人,勿缚小生颈。”公又异之,问:“圉人谁?”曰:“马成。”先是,公圉役马成者,走无常,十数日一入幽冥,摄牒作勾役。公以书生言异,遂使人往视成,则僵卧已二日矣。公乃叱成不得无礼,瞥然间,书生即地而灭,公叹咤良久,乃悟其鬼。

越日,马成寤,公召诘之。成曰:“书生湖襄人,癖嗜弈,产荡尽。父忧之,闭置斋中。辄逾垣出,窃引空处,与弈者狎。父闻诟詈,终不可制止,父愤悒赍恨而死。阎摩王以书生不德,促其年寿,罚入饿鬼狱,于今七年矣。会东岳凤楼成,下牒诸府,征文人作碑记。王出之狱中,使应召自赎。不意中道迁延,大愆限期。岳帝使直曹问罪于王,王怒,使小人辈罗搜之。前承主人命,故未敢以缧绁系之。”公问:“今日作何状?”曰:“仍付狱吏,永无生期矣。”公叹曰:“癖之误人也,如是夫!”

异史氏曰:“见弈遂忘其死;及其死也,见弈又忘其生。非其所欲有甚于生者哉?然癖嗜如此,尚未获一高着,徒令九泉下,有长死不生之弈鬼也,可哀也哉!

(《聊斋志异》)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扬州督同将军梁公解组/乡居日/携棋酒游/林丘间会/九日登高/与客弈/忽有一人来逡巡/局侧耽玩/不去/
B.扬州督同将军梁公解组/乡居/日携棋酒游/林丘间会/九日登高/与客弈/忽有一人来逡巡/局侧耽玩/不去/
C.扬州督同将军梁公/解组乡居日/携棋酒游/林丘间会/九日登高与客弈/忽有一人来逡巡/局侧耽玩/不去/
D.扬州督同将军梁公/解组乡居/日携棋酒/游林丘间/会九口登高/与客弈/忽有一人来/逡巡局侧/耽玩不去/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督同将军,即都督同知。明代由五军都督府的都督同知充任各省、各镇的副总兵,遇大战事,则挂诸号副将军印,统兵出战,事归纳还。
B.日昃,太阳偏西。地支中的未时,也相当于现在计时的13点至15点这个时间区间。
C.碑记,指刻在碑上记录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
D.九泉,指神话传说中的九个神泉。先秦时期黄老道家的代表列子以九泉比喻达到终极圆满的九种人生境界与修道方法。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书生爱棋成癖,家产荡尽,父亲气死,他也不知悔改,最后被阎王罚进饿鬼狱。
B.书生虽然酷爱下棋,但棋艺不精,与扬州督同将军梁公的客人下棋时,屡战屡败,最后只好跪地求饶。
C.梁公对书生以礼相待,起初以为他只是个爱好下棋的穷书生,直到他“即地而灭”后,梁公才渐渐明白他原来是鬼。
D.书生在阴间时本来有个赎罪转生的机会,可他沉迷弈棋,误了给东岳泰山凤楼写碑记的期限,最后落得个永世不得超生的下场。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公乃叱成不得无礼,瞥然间,书生即地而灭,公叹咤良久,乃悟其鬼。
(2)会东岳凤楼成,下牒诸府,征文人作碑记。王出之狱中,使应召自赎。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20-02-24 05:49:4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课文3、4自然段,完成下面问题。

时村中来一驼背巫,能以神卜。成妻具资问。见红女白婆,填塞门户。入其舍,则密室垂帘,帘外设香几。问者爇香于鼎,再拜。巫从旁望空代,唇吻翕辟,不知何词。各各竦立以听。少间,帘内拂一纸出,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成妻纳钱案上,焚拜如前人。(1)食顷,帘动,片纸抛落。拾视之,非字而画:中绘殿阁,类兰若。后小山下,怪石乱卧,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旁一蟆,若将跳舞。展玩不可晓。然睹促织,隐中胸怀。(2)折藏之,归以示成。

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3)细瞻景状,与村东大佛阁似。乃强起扶杖,执图诣寺后,有古陵蔚起。陵而走,见蹲石鳞鳞,俨然类画。遂于蒿莱中侧听徐行,似寻针齐。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冥搜未已,一癞头蟆猝然跃去。成益愕,急逐之,蟆入草间。蹑迹披求,见有虫伏棘根。扑之,入石穴中。以尖草,不出;以筒水灌之,始出,状极俊健。逐而得之。审视,巨身修尾,青项金翅。大喜,笼归,举家庆贺,虽连城拱壁不啻也。(4)于盆而养之,蟹,备极护爱,留待限期,以官贵。

【小题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诣: ②祝: ③爽:
④逼: ⑤循: ⑥趁:
⑦遽: ⑧掭: ⑨土:
⑩白: ⑪黄: ⑫塞:
【小题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能以神卜”的女巫竟有“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的灵验,引出成妻问卜,由此推动情节的发展。
B.成名得画,按图苦搜,终获佳品“留待限期,以塞官责”,解脱苦难有了希望,使小说情节一步步向高潮推进。
C.小说语言精练,如“成妻纳钱案上,焚拜如前人。食顷,帘动,片纸抛落。拾视之,非字而画”二十余字,就清楚地记叙了成妻求虫的全过程。
D.小说通过“逐”“蹑”“扑”“掭”“灌”“视”等字,突出动作性,把成名捕虫的全过程描绘得纤毫毕现,如在眼前,语言生动形象。
【小题4】求神问卜,成名终得促织,如何看待小说的这个情节?

同类题2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豫人张氏者,其先齐人。明末齐大乱,妻为北兵掠去。张常客豫,遂家焉。娶于豫,生子讷。无何,妻卒,又娶继室牛氏,生子诚。牛氏悍甚,每嫉讷,奴畜之,啖以恶食。且使之樵,日责柴一肩,无则挞楚诟谇,不可堪。隐蓄甘脆诚,使从塾师读。

诚渐长,性孝友,不忍兄劬。阴劝母,母弗听。一日,讷入山樵,未终,大风雨,避身岩下。雨止而日已暮。腹中大馁,遂负薪归。母验之少,怒不与食。饥火烧心,入室僵卧。诚自塾中归,见讷嗒然,问:“病乎?”曰:“饿耳。”问其故,以情告。诚愀然便去。移时,怀饼来食兄。兄问其所自来,曰:“余窃面请邻妇为者,但食勿言也。”讷食之,嘱曰:“后勿复然,事发累弟。且日一啖.饥当不死。”诚曰:“兄故弱,能多樵!”次日食后,窃赴山,至兄樵处。兄见之,惊问:“将何作?”答曰:“将助采樵。”问:“谁之使?”曰:“我自来耳。”兄曰:“无论弟不能樵,纵或能之,且犹不可。”于是速归之。诚不听,以手足断柴助兄,且曰:“明日当以斧来。”兄近止之。见其指已破,履已穿,悲曰:“汝不速归,我即以斧自刭死!”诚乃归。兄送之半途,方回复樵。既归,诣塾嘱其师曰:“吾弟年幼,宜闲之。山中虎狼恶。”师言:“午前不知何往,业夏楚之。”归谓诚日:“不听吾言,遭师责矣!”诚笑日:“无之。”明日,怀斧又去。兄骇曰:“我固谓子勿来,何复尔?”诚弗应,刈薪且急,汗交不少休。约足一束,不辞而还。师笞之,乃实告焉。师叹其贤,遂不之禁。兄屡止之.终不听。

一日,与数人樵山中,欻有虎至,众惧而伏。虎竟衔诚去。虎负人行缓,为讷追及。讷力斧之,中胯。虎痛狂奔,莫可寻逐,痛哭而返。众慰解之,哭益悲,曰:“吾弟,非犹夫人之弟,况为我死,我何生焉!”遂以斧自刎其项。众急救之,入肉者已寸许,血溢如涌,眩瞀殒绝。众骇,裂其衣而束之,群扶以归。母哭骂曰:“汝杀吾儿,欲劙颈以塞责耶!”讷呻云:“母勿烦恼,弟死,我定不生!”置榻上,创痛不能眠,惟昼夜倚壁而哭。父恐其亦死,时就榻少哺之,牛辄诟责,讷遂不食,三日而毙。

(节选自《聊斋志异•张诚》,有改动)

注释:①劬(qu):劳苦。② 夏:亦作“榎”,木名。 ③欻(xu):忽然。 ④劙(li):割。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隐蓄甘脆饵诚 饵:给……吃
B.值大风雨,避身岩下 值:遇到
C.兄故弱,恶能多樵 恶:不
D.汗交颐不少休 颐:脸颊【小题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张讷、张诚兄弟情深的一组是( )
①诚渐长,性孝友,不忍兄劬   ②移时,怀饼来食兄
③汝不速归,我即以斧自刭死   ④师叹其贤,遂不之禁
⑤母勿烦恼,弟死,我定不生   ⑥置榻上,创痛不能眠
A.①③④     B. ①④⑥     C. ②⑤⑥     D. ②③⑤【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氏的妻子被北方的兵士掠走后,他在豫又先后娶了两位妻子。牛氏经常虐待张讷,对张诚却疼爱有加。
B.张讷由于大风雨没有砍下足够的柴,牛氏就不给他饭吃,张诚知道后从邻居家偷了面做成饼给张讷吃。
C.张诚偷偷上山帮张讷砍柴,遭到了私塾先生两次责罚,张讷也多次劝阻张诚,但张诚始终不听。
D.张诚被老虎叼走后,张讷自杀,被人救起,回家后受到继母责骂,加之心情悲痛,绝食三日而死。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各题

(一)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

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

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孔雀东南飞》节选

(二)黄生

后黄生妻卒,生遂入山不归。是时,牡丹已大如臂。生每指之曰:“我他日寄魂于此,当生卿之左。”二女笑曰:“君勿忘之。”后十馀年,忽病。其子至,对之而哀。生笑曰:“此我生期,非死期也,何哀为?”谓道士曰:“他日牡丹下有赤芽怒生1,一放五叶者,即我也。”遂不复言。子舆之归家即卒次年果有肥芽突出叶如其数道士以为异益灌溉之。三年,高数尺,大拱把2,但不花。老道士死,其弟子不知爱惜,斫去之。白牡丹亦惟悴死;无何,耐冬亦死。

异史氏曰:“情之至者,鬼神可通。花以鬼从3,而人以魂寄4,非其结于情者深耶?一去而两殉之5,即非坚贞,亦为情死矣。人不能贞,亦其情之不笃耳。”

——节选自清代小说家蒲松龄文言短篇小说《聊斋志异》之《香玉》

注释:1怒生:茁壮地生出。怒,形容生气勃勃。

2拱把:指树干盈握。

3花以鬼从:指香玉死后为"花之鬼",仍然相从黄生。

4人以魂寄:指黄生死后魂灵依附于香玉之侧。寄,依附。

5一去而两殉之:一去,指黄生死后所生成的不花牡丹,被道士弟子斫去。两殉之,指牡丹和耐冬相继死去,像是殉情而亡。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子舆之/归家/即卒/次年果有肥芽突出叶/如其数/道士以为异/益灌溉之
B.子舆之归家/即卒/次年果有肥芽突出/叶如其数/道士以为异/益灌溉之
C.子舆之/归家即卒/次年/果有肥芽突出叶/如其数/道士以为异/益灌溉之
D.子舆之归家/即卒/次年/果有肥芽突出/叶如其数/道士以为异/益灌溉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雀东南飞》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它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B.诗书:原指《诗经》和《尚书》,这里泛指儒家的经书。
C.鸡鸣:是古代时辰的名称。古人最初是根据天色的变化将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它们的名称是: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鸡鸣是丑时(相当于现在的1点至3点)。
D.结发:文中指成婚。古礼,新人成婚时行并坐束发合髻之礼。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采用了民歌常用的起兴手法,统摄全篇,营造哀怨缠绵的气氛,引起下文诗中采用了托物起兴的手法,借飞禽的离散相依,暗示了焦、刘两人婚姻的破裂,给全诗奠定了缠绵悱恻的抒情基调。
B.从选文看,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婚姻悲剧的根源是焦仲卿对母亲的言听计从。
C.仲卿、兰芝二人凄楚话别时,兰芝赠物于仲卿,赠物之美,衬托了兰芝的才德,也表现其对仲卿的挚爱之情。
D.从刘兰芝这段“自白”中,可以看出她具有勤劳善良、孝顺婆婆、忠于爱情等优秀品质。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2)其子至,对之而哀。生笑曰:“此我生期,非死期也,何哀为?”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异史氏曰(①)“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②)而奉行者即为定例。加之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独是成氏子以贫,以促织富,裘马扬扬。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其至此哉(③)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命尹,并受促织恩。闻之(④)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

【小题1】本段文字选自《________ 》,作者是____代文学家_______。
【小题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里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组是
A.: ; ? :
B., , ? :
C., 。 , ,
D.: ; 。 ,
【小题3】解释文中的加点字词:
①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裘马: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荫: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与“民日贴妇卖儿”的“日”相同的一组是
征民间 ②得佳者养之 ③大喜,
④其一坐于前 ⑤取儿葬   ⑥ 旬余,至百
A.①②⑤⑥B.②③④⑥C.①③④⑤D.①②④⑤
【小题5】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A.从前的君王走半步,就想到自己的行动关系老百姓的身家性命,不能轻忽。
B.所以皇帝的一举一动,都关系到百姓的性命,不能轻忽。
C.所以皇帝每走半步路,都关系到百姓的性命,不能轻忽。
D.从前的君王的一举一动,都关系到百姓的性命,不能轻忽。
【小题6】对这段文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人飞升,仙及鸡犬”虽然含有对封建官僚的讥讽,但具有因果报应观念,反映了作者思想的局限。
B.“异史氏曰”的评论中有“天将以酬长厚者”之话,这是一种封建迷信思想,宣扬了因果报应的观念,是不可取的。
C.作者在这段评论中提出天子的每一举措都不可轻忽,具有进步意义。
D.“异史氏曰”这段评论能从黑暗的社会现实中找出百姓的灾祸的根源,说明老百姓的灾祸的根源,说明老百姓的悲剧的原因是上自“天子”,下到贪虐的官吏,这种观点是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