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句中都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①距关,毋内诸侯  ②旦日飨士卒  ③沛公不胜杯杓  ④刑人如恐不胜  ⑤张良出,要项伯  ⑥拔剑切而啖之  ⑦目眦尽裂  ⑧令将军与臣有郤  ⑨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⑩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A.①②⑤⑦⑩B.①⑤⑧⑨⑩
C.②③⑤⑥⑧D.③④⑦⑧⑨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20-01-11 09:09:4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亲诲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举进士,调西京推官。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尧臣游,歌诗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入朝,为馆阁校勘。

范仲淹言事贬,在廷多论救,司谏高若讷独以为当黜。修书责之,谓其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若讷上书,坐贬夷陵令。仲淹使陕西,修笑而辞曰:“昔者之举,岂以为己利哉?同其退不同其进可也。”

庆历三年,谏院。时仁宗更用大臣,杜衍、富弼、韩琦、范仲淹皆在位,增谏官员,用天下名士,修首在选中。每进见,帝延问执政,咨所宜行。既多所张弛,小人翕翕不便。修虑善人必不胜,数为帝分别言之。  

初,范仲淹贬饶州也,修与尹洙、余靖皆直仲淹见逐,目之曰“党人”。自是,朋党之论起,修乃为《朋党论》以进。其略曰:“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君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修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奖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欧阳修者,何处得来?”会保州兵乱,以为河北都转运使。陛辞,帝曰:“勿为久留计,有所欲言,言之。”对曰:“臣在谏职得论事,今越职而言,罪也。”帝曰:“言之,毋以中外为间。”

方是时,杜衍等相继以党议罢去,修慨然上疏曰:“杜衍、韩琦、范仲淹、富弼,天下皆知其有可用之贤,而不闻其有可罢之罪。正士在朝,群邪所忌,谋臣不用,敌国之福也。今此四人一旦罢去,而使群邪相贺于内,四夷相贺于外,臣为朝廷惜之。”于是邪党益忌修。小人畏修复用,有诈为修奏,乞澄汰内侍为奸利者。其群皆怨怒,之,出知同州,帝纳吴充言而止。迁翰林学士,俾修《唐书》。

熙宁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卒,赠太子太师,谥曰文忠。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

【小题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修书责之  贻:留,给
B.庆历三年,谏院     知:管理
C.言之,毋以中外为间 第:次序
D.其群皆怨怒,之     谮:说人坏话
【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母郑,亲诲学 范仲淹贬饶州也
B.歌诗相倡和   故君但当退小人之伪朋
C.范仲淹言事贬 修与尹洙、余靖皆直仲淹见逐
D.若讷上书     帝独奖敢言
【小题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每进见,帝延问执政,咨所宜行。
欧阳修每次进见皇上,仁宗都询问他治国执政之事,咨询哪些是应当做的。
B.修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
欧阳修论事切直了当,因此把有些小人看作仇敌一样。
C.勿为久留计,有所欲言,言之。
到那里去不要作久留的打算,想要说什么,就随时讲吧。
D.小人畏修复用,有诈为修奏,乞澄汰内侍为奸利者。
小人恐惧欧阳修被重新起用,有人就伪造他的奏章,请求清洗宦官中作奸谋利的人。
【小题4】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阳修父亲早逝,母亲很重视他的教育,后来他又与志同道合的师友结交,以文章名扬天下。
B.范仲淹被贬谪,高若讷认为应当罢免他,欧阳修谴责高若讷,最终使得高若讷被贬为夷陵县令。
C.虽然欧阳修因为直言敢谏,得罪了不少人,但是宋仁宗自始至终对他十分信任,还鼓励他直言。
D.欧阳修仕途坎坷,因被奸人忌恨而数次贬官,但他忠直敢言,谨守节操,谥号“文忠”可谓恰当。
【小题5】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②正士在朝,群邪所忌,谋臣不用,敌国之福也。

同类题2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各题。

(一)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二)

志功名者,荣禄不足以动其心;重道义者,功名不足以易其虑。何则?纡朱怀金,与荷锄畎亩者殊途;抗志青云,与侥幸一时者异趣;此伯夷所以饿于首阳,仲连所以欲蹈东海者也。矧名教之乐,加轩冕,违己之痛,甚于冻馁,此重彼轻,有由然矣。仲尼有言曰,隐居以求其志,行义达其道。吾闻其语,未见其人。嗟乎,如先生之矣!

(节选自赵孟頫《五柳先生传论》)

(三)

窃惟靖节先生高志远识,超越古今,而设施不少概见。其令彭泽也,不过一时牧伯辟举相授,得公田利以自养,如古人不得已为禄者尔,非受天子命而仕也。曾几何时,不肯屈于督邮而去,充此志节,异时肯忍耻于二姓哉!观《述酒》《荆轲》等作,殆欲为汉相孔明之事而无其

(节选自吴澄《湖口县靖节先生祠堂记》)

注:①牧伯:州郡长官。
【小题1】下列对句中加点字的解释,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田园将芜不归 为什么 ②恨晨光之微    微弱
扶老以流憩  拄着   ④复驾兮焉求    言语
⑤曷不委心任去留 随心   ⑥乐夫天命复奚  犹疑
⑦如先生之矣  接近   ⑧异时肯忍耻于二姓哉    怎么
A.①⑧B.②④C.③⑥D.⑤⑦
【小题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悟已往不谏    得公田利以自养
B.眄庭柯怡颜    行义达其道
C.泉涓涓始流    如古人不得已为禄者尔
D.胡为遑遑欲何之 加轩冕
【小题3】下列对文中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云彩没有心情从山里飘出,鸟飞倦了就知道返回山林。
B.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有时坐着有篷的小车,有时划着一只小船。
C.纡朱怀金,与荷锄畎亩者殊途。
身份富贵的人,与荷锄耕种的人有不一样的人生道路。
D.而设施不少概见。
但是他施展才能的事情,却很少见到。
【小题4】下列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问征夫以前路”中的“征夫”意为征召之人。
B.“乃瞻衡宇”中的“衡宇”代指简陋的房屋。
C.“审容膝之易安”中的“容膝”指狭小的地方。
D.“将有事于西畴”中的“西畴”指西边的田地。
【小题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②重道义者,功名不足以易其虑。
【小题6】按要求回答下面问题。
①文段(二)中说陶渊明“隐居以求其志”,请联系《归去来兮辞》,说说陶渊明有怎样的“志”。
②文段(三)说陶渊明想做“孔明之事”却“无其资”,请解释“资”的含义,并联系本段内容说说这样说的依据。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芋老人传

周容

芋老人者,慈水祝渡人也。子佣出独与妪居渡口一日有书生避雨檐下衣湿袖单影乃益瘦老人延入坐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老人略知书与语久,命妪煮芋以进。尽一器,再进,生为之饱,笑日:“他日不忘老人芋也。”雨止,别去。

十馀年,书生用甲第为相国。偶命厨者进芋,辍箸叹曰:“何向者祝渡老人之芋之香而甘也!”使人访其夫妇,载以来。丞、尉闻之,谓老人与相国有旧,邀见,讲钧礼,子不佣矣。

至京,相国慰劳曰:“不忘老人芋,今乃烦尔妪一煮芋也。”已而,妪煮芋进,相国亦辍箸曰:“何向者之香而甘也!”老人前曰:“犹是芋也,而向之香且甘者,非调和之有异,时、位之移人也。相国昔自郡城走数十里,困于雨,不择食矣;今日堂有炼珍,朝分尚食,张筵列鼎,尚何芋是甘乎?老人犹喜相公之止于芋也。老人老矣,所闻实多:村南有夫妇守贫者,织纺井臼,佐读勤苦,幸获名成,遂宠妾媵,弃其妇,致郁郁死,是芋视乃妇也。城东有甲乙同学者,一砚、一灯、一窗、一榻,晨起不辨衣履,乙先得举,登仕路,闻甲落魄,笑不顾,交以绝,是芋视乃友也。更闻谁氏子,读书时,愿他日得志,廉干如古人某忠孝如古人某,及为吏,以污贿不饬罢,是芋视乃学也。然则世之以今日而忘其昔日者,岂独一箸间哉。!”

老人语未毕,相国遽惊谢曰:“老人知道者!”厚资而遣之。于是芋老人之名大著。

(注)①佣:受雇打工。②丞、尉:知县的佐职。③钧礼:平等之礼。④炼珍:烹制精美的食品。⑤尚食:这里指朝廷赏赐的食品。⑥不饬:不守规矩,行为不端。

【小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尽一,再进,生为之饱   器:器重
B.书生甲第为相国 用:由于
C.闻甲落魄,笑不,交以绝 顾:顾念
D.于是芋老人之名大 著:显著,显扬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第,旧时豪门贵族的宅第,文中的意思指豪门贵族的身份。
B.井臼,水井和石臼,文中是汲水和舂米的意思,泛指操持家务。
C.妾媵,媵是指古代随嫁,亦指随嫁的人;妾是旧时男人娶的小老婆。
D.宗庙,古代帝王、诸侯或大夫、士为维护宗法制而设立的祭祀祖宗的处所。
【小题3】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子佣出独/与妪居渡口/一日/有书生避雨檐下/衣湿袖单/影乃益瘦/老人延入坐/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老人略知书/与语久
B.子佣出/独与妪居渡口/一日/有书生避雨檐下/衣湿袖单/影乃益瘦/老人延入坐/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老人略知书/与语久
C.子佣出/独与妪居渡口一日/有书生避雨檐下/衣湿袖单/影乃益瘦/老人延入坐/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老人略知/书与语久
D.子佣出/独与妪居渡口/一日/有书生避雨檐下/衣湿袖单/影乃益瘦/老人延入/坐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老人略知书/与语久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犹是芋也,而向之香且甘者,非调和之有异,时、位之移人也。
(2)相国遽惊谢曰:“老人知道者!”厚资而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