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于是秦王大怒,益发兵诣赵,诏王翦军以伐燕。十月而拔蓟城。燕王喜、太子丹等尽率其精兵东保于辽东。秦将李信追击燕王急,代王嘉乃遗燕王喜书曰:“秦所以尤追燕急者,以太子丹故也。今王诚杀丹献之秦王,秦王必解,而社稷幸得血食。”其后李信追丹,丹匿衍水中,燕王乃使使斩太子丹,欲献之秦。秦复进兵攻之。后五年,秦卒灭燕,虏燕王喜。
其明年,秦并天下,立号为皇帝。于是秦逐太子丹、荆轲之客,皆亡。高渐离变名姓为人庸保,匿作于宋子。久之,作苦,闻其家堂上客击筑,彷徨不能去。每出言曰:“彼有善有不善。”从者以告其主,曰:“彼庸乃知音,窃言是非。”家丈人召使前击筑,一坐称善,赐酒。而高渐离念久隐畏约无穷时,乃退,出其装匣中筑与其善衣,更容貌而前。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宋子传客之,闻于秦始皇。秦始皇召见,人有识者,乃曰:“高渐离也。”秦皇帝惜其善击筑,重赦之,乃矐其目。使击筑,未尝不称善。稍益近之,高渐离乃以铅置筑中,复进得近,举筑朴秦皇帝,不中。于是遂诛高渐离,终身不复近诸侯之人。
(二)
豫让者,晋人也,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而无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宠之。及智伯伐赵襄子,赵襄子与韩、魏合谋灭智伯,灭智伯之后而三分其地。赵襄子最怨智伯,漆其头以为饮器。豫让遁逃山中,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仇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厕之刑人,则豫让,内持刀兵,曰:“欲为智伯报仇!”左右欲诛之。襄子曰:“彼义人也,吾谨避之耳。且智伯亡无后,而其臣欲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卒释去之。
居顷之,豫让又漆身为疠,吞炭为哑,使形状不可知,行乞于市。其妻不识也。行见其友,其友识之,曰:“汝非豫让邪?”曰:“我是也。”其友为泣曰:“以子之才,委质而臣事襄子,襄子必近幸子。近幸子,乃为所欲,顾不易邪?何乃残身苦形,欲以求报襄子,不亦难乎!”豫让曰:“既已委质臣事人而求杀之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且吾所为者极难耳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既已委质臣事人/而求杀之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且吾所为者极难耳/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 |
B.既已委质臣事人/而求杀之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且吾所为者极难耳/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 |
C.既已委质臣事人/而求杀之/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且吾所为者极难耳/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 |
D.既已委质臣事人/而求杀之/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且吾所为者极难耳/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 |
A.益发兵诣赵 益:增加 | B.秦王必解 解:懈怠 |
C.今智伯知我 知:知遇 | D.襄子如厕,心动 动:惊动 |
A.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派人搜查燕太子丹和荆轲的门客,高渐离逃脱后,改变姓名藏匿在宋子做佣工。 |
B.秦始皇怜惜高渐离擅长击筑的才能,于是特别赦免了他的罪行,后来熏瞎了他的眼睛,留在身边击筑。 |
C.赵襄子虽最痛恨智伯,但却有感于豫让对故主智伯的忠诚,把扮作受刑奴隶试图为智伯报仇的豫让放走了。 |
D.豫让的朋友劝他去委身侍奉襄子,并借机刺杀,被豫让拒绝了。豫让认为若是做了别人的臣子,就应该忠心事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