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东道主”“图穷匕见”“劳苦功高”“道路以目”分别出自
A.《史记》 《左传》 《战国策》 《国语》
B.《史记》 《国语》 《左传》 《战国策》
C.《国语》 《左传》 《史记》 《战国策》
D.《左传》 《战国策》 《史记》 《国语》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20-01-13 09:44:0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中,
不正确
的一项是
A.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杰出的浪漫主义持人,有“诗仙”之称。杜甫赞美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两人合称为“李杜”。
B.高适,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C.柳宗元,字子厚,“永贞革新”失败被贬永州,在那里创作了著名的“永州八记”,世称“柳永州”。在唐代古文运动中与韩愈齐名,并称“韩柳”。
D.白居易,字乐天,晩年号香山居士,与其好友元稹齐名,并称“元白”,他认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有《白氏长庆集》。
同类题2
下列对文化常识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华夏族、汉族多建都于黄河流域一带,居四夷之中,故后世称其地“中华”,后常用来泛指中原地区。
B.“顿首”是古时的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俗称叩头。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因其头接触地面时间短暂,故称顿首。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
C.“博士”在古代为学位名称,现为官名。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职官,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的职官。
D.“庠”是周代学校的名称。古人常以“庠序”称地方学校,也泛指学校或教育事业。
同类题3
王先生的QQ签名档最近改成了“庆祝弄璋之喜”,王先生近来的喜事是: ( )
A.新婚
B.搬家
C.妻子生了个男孩
D.考试通过
同类题4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行,是古诗的一种体裁。与歌、引、谣、吟、曲无严格区别。这种体裁的诗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形式多采用五言、七言和杂言。
B.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曾任杭州刺史、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著有《白氏长庆集》。
C.白居易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有讽喻诗《秦中吟》《新乐府》,长篇抒情诗《长恨歌》《琵琶行》,还有七律《钱塘湖春行》等。
D.白居易的诗歌,不单《赋得古原草送别》人人皆知,他的《长恨歌》《琵琶行》也被众口传唱,有“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之说。
同类题5
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荀子是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他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论”,主张“性恶论”,认为人、物皆可改变,能“知明而行无过矣”。
B.《荀子》留存有二十卷,为荀子一人所著,其句法简练绵密,多作排比,又善用比喻。
C.“说”是古代散文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的范围,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一般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
D.古文运动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韩愈和柳宗元是这场运动的主将,他们摒弃六朝以来浮靡文风,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相关知识点
语言知识
古代文化常识
阅读与鉴赏
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