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面对课文内容及基础知识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秋”字与“故都”结合,含有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
B.儒家入世,佛家超世,道家避世,三者原本有矛盾,但苏轼却将其统一了起来。
C.《赤壁赋》中的“而今安在哉”和“客有吹洞箫者”都是宾语前置句。
D.《游褒禅山记》中的 “学者”‘十一’是古今异义词;《赤壁赋》中的“白露”“美人”也是古今异义词。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20-01-15 01:45:1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男子18岁时举行加冠礼,叫作冠。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20岁才为成年。
B.“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科举殿试时的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即状元、榜眼、探花。
C.郊祭犹郊祀。古代于郊外祭祀天地,南郊祭天,北郊祭地,是儒教礼仪中的主要部分,祭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祇、人鬼。
D.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同类题2
下列诗句中与所描绘的古代活动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月明人静漏声稀,千丝万缕相萦系
②越女采莲江北岸,轻桡短棹随风便。
③数尺丝纶垂水中,银钩一甩荡无踪。
④眼中何有百步的,强于惯使千年柘。
A.①钓鱼②射箭③织布④划船
B.①织布②射箭③钓鱼④划船
C.①钓鱼②划船③织布④射箭
D.①织布②划船③钓鱼④射箭
同类题3
古代有“月相纪日法”,指用“朔、望、既望、晦”等表示月相的特称来纪日。下面关于“月相纪日法”用法分析正确的是
①《五人墓碑记》:“在丁卯三月之望”,“望”阴历三月十五日。
②《庄子•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晦朔”,晦:阴历每月初的一天;朔:阴历月末的一天。
③《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既望”就是阴历七月十六日。
④“今当六月朔日,乃是妃子诞辰。”“朔日”指六月初一至初九。
⑤“道光元年辛巳冬十月朔五日”,“朔五日”指这个月初五。
⑥“正月晦日巷死。”“晦日”,正月末的一天。
⑦“宋嘉定宁宗八年乙亥四月朔四日”,“朔四日”指这个月初四。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③④⑦
D.③⑤⑦
同类题4
下列各项涉及课本中文学文化常识,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论语》辑录了孔子及其部分弟子的言行,是一部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全书共二十篇,涉及政治主张、品德修养、教育原则、伦理、哲学以及军事理论等方面。
B.韩愈,字退之。郡望昌黎,称“韩昌黎”。他是晚唐重要的文学家,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后世列其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韩昌黎集》。
C.苏洵,字明允,眉州眉山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有《栾城集》。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父子三人都写有《六国论》。
D.曹操《短歌行》尾句“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中的周公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作者以周公自比,表示自己求贤若渴建功立业的雄心。
同类题5
下列各项中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
不正确
的一项是
A.韩愈,又称“韩吏部”、“韩文公”,与柳宗元一起倡导了中唐的古文运动,苏轼谓之“文起八代之衰”。他在《师说》中提出了进步的师道见解“古之学者必有师”,崇尚从师之道。
B.词,又称“曲子词”“诗余”“长短句”,约产生于隋唐,盛行于宋。有豪放和婉约两种风格流派。“沁园春”是词牌名,规定了词的字数、平仄、音韵等。
C.在《赤壁赋》中,苏东坡“乐水”,在《始得西山宴游记》中,柳宗元“乐山”,这两篇文章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在特殊的人生境遇中感悟自然。
D.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中国现代作家、语言大师。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作品有《骆驼样子》《四世同堂》《茶馆》《雷雨》等。
相关知识点
语言知识
古代文化常识
文言实词
文言句式
阅读与鉴赏
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