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秦之遇将军,可谓矣(深:刻毒)   秦王复击轲,八创(被:受)
B.且君尝为晋君矣(赐:赏赐) 因人之力而之,不仁(敝:损害)
C.秦王之金千斤(购:重金征求) 今行而无(信:讲信用)
D.旦日不可不蚤自来项王(谢:感谢)   沛公起厕(如:往)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20-01-16 07:01:1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汝阴侯夏侯婴,沛人也。为沛厩司御。每送使客还,过沛泗上亭,与高祖语,未尝不移日也。婴已而试补县吏,与高祖相爱。高祖戏而伤婴,人有告高祖。高祖时为亭长,重坐伤人,告故不伤婴,婴证之。后狱覆,婴坐高祖系岁余,掠笞数百,终以是脱高祖。
高祖之初与徒属欲攻沛也,婴时以县令史为高祖使。还定三秦,从击项籍。至彭城,项羽大破汉军,汉王败,不利,驰去。见孝惠、鲁元,载之。汉王急,马疲,虏在后,常蹶两儿欲弃之,婴常收,竟载之,徐行面雍树乃驰。汉王怒,行欲斩婴者十余,卒得脱,而致孝惠、鲁元于丰。追北至平城,为胡所围,七日不得通。高帝使使厚遗阏氏,冒顿开围一角。高帝出欲驰,婴固徐行,弩皆持满外向,卒得脱。
婴自上初起沛,常为太仆。竟高祖崩。以太仆事孝惠,孝惠帝及高后德婴之脱孝惠、鲁元于下邑之间也。乃赐婴县北第第一,曰“近我”,以尊异之。孝惠帝崩,以太仆事高后。高后崩,代王之来,婴以太仆与东牟侯入清宫,废少帝,以天子法驾迎代王代邸,与大臣共立为孝文皇帝,复为太仆。八岁卒,谥为文侯。
(节选《史记》)
注:①面雍树:大人面向小孩,小孩抱着大人的脖子好象悬在树上一样,可理解为安排好孩子,面,面向,面对;雍,通“拥”,抱着。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婴已而补县吏,与高祖相爱 爱:亲近
B.后狱覆,婴坐高祖系岁余   狱:案件
C.追北至平城,为胡所困     北:向北
D.曰“近我”,以尊异之     异:使…与众不同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汉王怒,行欲斩婴者十余,卒得脱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B.与高祖语,未尝不移日也   欲与亚父
C.终以是脱高祖    则思知足以自戒
D.高后崩,代王之来 我之谓也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夏侯婴年轻时就和刘邦有交往,刘邦犯“伤人”罪,他不仅为刘邦开脱,而且替刘邦受过。
B.刘邦兵败而逃,夏侯婴冒着被杀头的危险,多次救护刘邦的儿女——后来的孝惠帝和鲁元公主。
C.被胡人围困于平城而脱身时,夏侯婴劝刘邦慢行,让弓箭手拉满弓,防止敌人有诈。
D.夏侯婴以太仆的身份先后侍奉高祖、孝惠帝和高后,又与大臣共立汉文帝,在汉文帝八岁时去世,死后被谥文侯。
【小题4】下列对夏侯婴的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夏侯婴戎马倥偬,为刘氏政权的创建、巩固和发展贡献了自己的一生。
B.夏侯婴是一个为刘氏江山尽心尽力、无怨无悔的忠正之臣。
C.夏侯婴虽然重情义,为人善良,做事谨慎,但缺少谋略。
D.夏侯婴忠心耿耿,废少帝,立代王,稳定了刘氏基业,促进了汉王朝的长治久安。
【小题5】将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太仆事孝惠,孝惠帝及高后德婴之脱孝惠、鲁元于下邑之间也。
(2)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3)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

同类题2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鸷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节选自《后汉书·张衡传》)

【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衡少善文 属:连缀
B.连辟公府不 就:就任
C.安帝闻衡善术学   雅:高雅
D.公车特拜郎中 征:征召
【小题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游三辅 ③十年
②虽才高世 ④遂研核阴阳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小题3】对下面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A.张衡不趋附当时的权贵,他所居住的官邸,就多年得不到搬迁。
B.张衡不趋附当时的权贵,他所担任的官职,就多年得不到提升。
C.张衡不羡慕当时的权贵,他所居住的官邸,就多年得不到搬迁。
D.张衡不羡慕当时的权贵,他所担任的官职,就多年得不到提升。
【小题4】对上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衡禀赋过人,后来游历三辅,进入京师,在太学学习,通晓五经,贯通六艺。
B.张衡虽然才能出众,但是谦虚稳重,超尘拔俗,不喜欢与一般的世俗之人交往。
C.张衡忧国忧民,看到全国上下都过度奢侈,就写了《二京赋》加以讽刺和规劝。
D.张衡在科学技术方面有很高的成就,例如制作浑天仪,著成《灵宪》《算罔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