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选出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 (    )
A.①沛公之参乘(站在车右的警卫)樊哙者也   ②(私下里)为大王不取也
B.①范增(shuì,劝告、劝说)项羽曰 ②君安与项伯有(缘故 )
C.①去不义(死亡)    ②我至军中(估计)
D.①沛公不胜杯杓(经受不起)    ②沛公起厕(好像)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20-01-17 05:03:0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高祖武皇帝讳裕,字德舆,小名寄奴,彭城县绥舆里人,汉高帝弟楚元王交之后也。及长,身长七尺六寸,风骨奇特。家贫,有大志,不廉隅。事继母称。   

初为冠军孙无终司马。安帝隆安三年十一月,妖贼孙恩作乱于会稽,晋朝卫将军谢琰、前将军刘牢之东讨。牢之请高祖参府军事。十二月,牢之至吴,而贼缘道屯结,牢之命高祖与数十人,觇贼远近。会遇贼至,众数千人,高祖便进与战。所将人多死,而战意方厉,手长刀,所杀伤甚众。牢之子敬宣疑高祖淹久,恐为贼所困,乃轻骑寻既而众骑并至贼乃奔退斩获千余人推锋而进平山阴恩遁还入海。四年五月,恩复入会稽,杀卫将军谢琰。十一月,刘牢之复率众东征,恩退走。牢之屯上虞,使高祖戍句章城。句章城卑小,战士不盈数百人。高祖常被坚执锐,为士卒先,每战辄摧锋陷阵,贼乃退还浃口。于时东伐诸帅,军无律,士卒暴掠,甚为百姓所苦。唯高祖法令明整,所至莫不亲赖焉。

元兴元年正月,骠骑将军司马元显西伐荆州刺史桓玄,玄亦率荆楚大众,下讨元显。元显遣镇北将军刘牢之拒之,高祖参其军事,次溧洲。玄至,高祖请击之,不许,将遣子敬宣诣玄请和。高祖与牢之甥东海何无忌并固请,不从。遂遣敬宣诣玄,玄克京邑,杀元显,以牢之为会稽内史。惧而告高祖曰:“便夺我兵,祸其至矣。今当北就高雅于广陵举事,卿能从我去乎?”答曰:“将军以劲卒数万,望风降服。彼新得志,威震天下。三军人情,都已去矣,广陵岂可得至邪!讳当反复还京口耳。”牢之叛走,自缢死。何无忌谓高祖曰:“我将何之?”高祖曰:“镇北去必不免,卿可随我还京口。桓玄必能守节北面,我当与卿事之。不然,与卿图之。今方是玄矫情任算之日,必将用我辈也。”桓玄从兄修以抚军镇丹徒,以高祖为中兵参军,军、郡如故。

(选自《宋书·武帝本纪·刘裕传》,有删改)

注:①廉,厅堂的侧边;隅,角落。廉隅,指田地房产。②觇(chān)窥探,侦察。

【小题1】下列与“我将何之”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小题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廉隅    治:治理
B.以孝称    谨:恭敬
C.手长刀    奋:扬起
D.军无律    御:统治
【小题3】下列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事继母孝谨称 ②弱天下之民 ③乃轻骑寻 ④填然鼓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相同
C.①②不相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相同,③④不相同
【小题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既而/众骑并至贼/乃奔退/斩获千余人推锋/而进平山阴/恩遁还入海。
B.既而众骑并至/贼乃奔退/斩获千余/人推锋而进/平山阴/恩遁还入海。
C.既而众骑并至/贼乃奔退/斩获千余人/推锋而进/平山阴/恩遁还入海。
D.既而众骑/并至贼/乃奔退/斩获千余人/推锋而进平山阴/恩遁还入海。
【小题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裕奉命领数十人前去侦察敌情遭遇叛军,后经刘敬宣率领部下出来寻找才解围。
B.孙恩率众卷土重来,攻入会稽,杀死了卫将军谢琰,句章城矮小守军少,被攻占。
C.刘牢之投降桓玄后做了会稽内史,但被剥夺了兵权,牢之恐惧难安,最终叛走。
D.何无忌问计于刘裕,刘裕建议他跟自己回京口,并且告诉他自己对桓玄有两手准备。
【小题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高祖常被坚执锐,为士卒先。
(2)三军人情,都已去矣,广陵岂可得至邪!
(3)师道之不复可知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