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各组的三个句子中加点的字词意义和用法有两种解释的一组是( )
A.况臣孤苦,为尤甚  
相如度秦王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  
彭祖乃今以久
B.未有其修者
童子何    
不及大知
C.若属皆且所虏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   
臣之进退,实狼狈
D.若夫天地之正
化以归尽
因利便,宰割天下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20-03-19 11:51:0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根据课本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各句加横线词语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变姓名,诡踪迹,行露宿
A.越国以远,君知其难也
B.卒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C.买五人之头而之,卒与尸合
D.从骊山下,芷阳间行
【小题2】下列各句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A.竖子不足与谋B.拜送书于庭
C.若属皆且为所虏D.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小题3】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判断,有错误的一项是
A.《指南录后序》是文天祥为自己的诗集《指南录》写的序文,诗集命名为《指南录》,取自“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句意。
B.《拿来主义》主要针对当时对待外来文化的某些错误态度而写。它既反对无原则的全盘西化的主张,也反对盲目排斥和拒绝接受外来文化的倾向,主张“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C.《谏太宗十思疏》以“固本浚源”为喻,结合历史经验,说明“居安思危”的重要性,并提出“居安思危”的具体做法,即“十思”。
D.《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在秦王殿上“怒发冲冠,立叱秦王”之后,发现秦王并无拿十五座城交换和氏璧的诚意,就携带和氏璧从小路秘密回国,“完璧归赵”,不辱使命。
【小题4】下列有关课文中文化常识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指南录〉后序》中“是年夏五,改元景炎”,“景炎”是宋端宗赵昰的年号;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
B.《五人墓碑记》中“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丙寅”是古人用“干”“支”纪年,“望”是指农历每月十五。
C.《廉颇蔺相如列传》中“位在廉颇之右”,“右”,上。古人在位次上以“右”为尊,成语“无出其右”的“右”与之同义。
D.《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古人在宴席上以坐西面东为尊,这表明项羽当时目空一切,自认为是尊者。

同类题5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陈有年,字登之,余姚人。有年举嘉靖四十一年进士,授刑部主事。改吏部,历验封郎中。万历元年,成国公朱希忠卒,其弟锦衣都督希孝贿中官冯保援张懋例乞赠王,大学士张居正主之。有年持不可,草奏言:“令典:功臣殁,公赠王,侯赠公,子孙袭者,生死止本爵。懋赠王,廷议不可,即希忠父辅亦言之。后竟赠,非制。且希忠无勋,岂当滥宠。”左侍郎刘光济部事,受指居正为删易其稿。有年力争,竟以原奏上。居正不怿,有年即日谢病去。十二年起稽勋郎中,历考功、文选,谢绝请寄。除目下,中外皆服。迁太常少卿,以右佥都御史巡抚江西。尚方所需陶器,多奇巧难成,后有诏许量减,既而如故。有年诏旨请,不从。内阁申时行等固争,乃免十之三。南畿、浙江大祲,诏禁邻境闭籴,商舟皆集江西,徽人尤众。而江西亦岁俭,群乞有年禁遏。有年疏陈济急六事,中请稍弛前禁,令江西民得自救。南京御史方万山劾有年违诏。帝怒,夺职归。荐起督操江,累迁吏部右侍郎。改兵部,又改吏部。尚书孙鑨、左侍郎罗万化皆乡里,有年力引避,朝议不许。二十一年与吏部尚书温纯共典京察,所黜咸当。未几遂代纯位。其秋鑨谢事召拜吏部尚书止宿公署中见宾则于待漏所引用僚属极一时选。明年,有年累疏称疾乞罢。帝慰留,食物、羊酒。有年请益力。最后,以身虽退,遗贤不可不录,力请帝起废。帝报闻。有年遂杜门不出。数月中,疏十四上。乃予告,乘传归。归装,书一箧,衣一笥而已。二十六年正月卒,年六十有八。赠太子太保,谥恭介。有年风节高天下。两世膴仕(注),无宅居其妻孥,至以油幕障漏。其归自江西,故庐火,乃僦一楼居妻孥,而身栖僧舍。

(选自《明史·陈有年传》,有删改)

(注)膴仕:高官厚禄。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且希忠无勋,岂当滥宠     伐:夸耀
B.左侍郎刘光济部事 署:代理
C.有年诏旨请 引:援引
D.帝慰留,食物、羊酒 赉:赏赐
【小题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其秋/鑨谢事召/拜吏部尚书/止宿公署中/见宾则于待漏/所引用僚属/极一时选
B.其秋/鑨谢事/召拜吏部尚书/止宿公署中/见宾则于待漏所/引用僚属/极一时选
C.其秋/鑨谢事召/拜吏部尚书/止宿公署中/见宾则于待漏所/引用僚属/极一时选
D.其秋/鑨谢事/召拜吏部尚书/止宿公署中/见宾则于待漏/所引用僚属/极一时选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有年遵从法令,不畏权要。在朱希孝为兄请赠王号一事上,他不屈从张居正的意见,依据法令规定,坚持自己的意见,最终将原奏章呈给皇帝。
B.陈有年恪尽职守,考核公允。担任考功等职时,拒绝请托,公布的官员任命名单,获得一致认可;考核京官时,贬黜官员的意见十分得当。
C.陈有年关心民生,为民请命。江西歉收时,身为巡抚的他,为了让江西百姓自救,顺应民意,开放边境,允许粮食流通,触怒皇帝被罢职。
D.陈有年为人耿介,清廉自守。第二次改任吏部时,因吏部尚书等官员是其同乡,他极力回避;父子两人均为高官,但陈有年却无住所安置妻儿。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最后,以身虽退,遗贤不可不录,力请帝起废。
(2)其归自江西,故庐火,乃僦一楼居妻孥,而身栖僧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