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序”亦作“叙”,或称“引”。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列于书后的称为“跋”,或“后序”。
B.《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文选》,其内容和表现手法为后人师法,被称为“五言之冠冕”。
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通史,是“二十四史”之首。其体例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
D.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壬戌,古代历法中的年号纪年法。既望,农历十六。望,农历每月十五日。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20-01-23 12:43:2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格律上看,中国古代诗歌可以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古体诗又叫古风,它的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近体诗又叫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诗体,在字数、句数、押韵和对仗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律诗和绝句就是常见的近体诗形式。
B.元曲是元杂剧和散曲的合称.散曲的体裁多样,主要分为小令和套曲。元曲四大家有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
C.归有光是明代“唐宋派”中成就较高的作家,他善于借日常生活中一些平凡琐事,细心刻画,寄寓真情,读来真切生动,回味无穷,《项脊轩志》即是其代表作。
D.苏轼的散文创作代表了宋代散文的最高成就,他写下了不少精美的游记、杂记、随笔、文赋类文章,如《赤壁赋》、《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黄州快哉亭记》等。
同类题2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中的“屠苏”指的是( )
A.对联
B.苏州
C.酒
D.房屋
同类题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原创题)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鲁迅评价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贾谊是西汉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文章以《过秦论》和《论积贮疏》最为著名。
C.《鸿门宴》中“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句中“河”指黄河。“沛公居山东时”句中“山东”指崤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的地区。
D.古人以伯仲叔季表示兄弟间的排列顺序。“伯”为老大,“仲”为老二,“季”为老三,“叔”排在最后。“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是说项伯是项羽的三叔。
同类题4
下列有关内容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愈(768-824),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他与同时代的白居易都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人把他们两位与宋代的六位作家并称为“唐宋八大家”,并将韩愈列为“八大家之首”。
B.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通俗易懂、流畅自然,著名的《新乐府》《秦中吟》等作品,反映了人民疾苦,揭露了社会黑暗,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C.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樊川,晚唐诗人。为与杜甫区别,人称“小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温庭筠(812-870),字飞卿,时号“温八叉”,为花间词人之鼻祖,对晚唐五代词和宋词影响很大。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
D.李煜(937-978),字重光,南唐后主,通晓音律,善诗文,能书画,有《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浪淘沙》(帘外雨潺潺)等作品。柳永(约987-约1053),字耆卿,原名三变,北宋词人。柳永通晓音律,多为教坊乐工、歌伎填写歌词,其词在当时流传甚广。
同类题5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又因词的句子有长有短,不像律诗那样整齐划一,所以又称它为“长短句”。
B.《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代表作,诗人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叶圣陶说《雨巷》是“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
C.《烛之武退秦师》选自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纪传体著作《左传》,作者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左传》是对历史著作《春秋》较为详细的叙述。
D.《战国策》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主要记录了各国谋臣的策略和言论。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行为。
相关知识点
文章作者
古代文化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