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许士柔,字仲嘉,常熟人。天启二年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崇祯时,历迁左庶子,掌左春坊事。

先是,魏忠贤既辑《三朝要典》,以《光宗实录》所载与《三朝要典》左,乃言叶向高等所修非实,宜重修,遂恣意改削牴牾《三朝要典》者。崇祯改元,毁《三朝要典》而所改《光宗实录》如故。六年,少詹事文震孟言:“皇考实录为魏党曲笔,当改正从原录。”时温体仁当国,与王应熊等阴沮之,事遂寝。士柔愤然曰:“若是,则《三朝要典》犹弗焚矣。”乃上疏。疏上,不省。

体仁令中书官检穆宗总记示士柔,士柔具揭争之。体仁怒,将劾之,为同列沮止。士柔上疏曰:“累朝实录,无不书世系之例。臣所以抉擿改录,正谓与累朝成例不合也。孝端皇后,皇考之嫡母也,原录具书保护之功,而改录削之,何也?当日国本几危,坤宁调护,真孝慈之极则,顾复之深恩,史官不难以寸管抹杀之,此尤不可解也。”疏上,报闻。

体仁滋不悦。会体仁嗾刘孔昭劾祭酒倪元璐,因言士柔族子重熙私撰《五朝注略》,将以连士柔。士柔亟以《五朝注略》进,乃得解。寻出为南京国子祭酒。

体仁去张至发当国益谋逐士柔先是高攀龙赠官士柔草诏词送内阁未给攀龙家故事赠官诰属诰敕中书职掌。崇祯初,褒恤诸忠臣,翰林能文者或为之,而中书以为侵官。崇祯三年禁诰文骈俪语。至是攀龙家请给,去士柔草制时数年矣,主者仍以士柔前撰文进。中书黄应恩告至发诰语违禁,至发喜,劾士柔,降二级调用。士柔寻补尚宝司丞,迁少卿,卒。子琪诣阙辨诬,乃复原官。赠詹事兼侍读学士。

(节选自《明史·许士柔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体仁去/张至发当国/益谋逐士柔/先是/高攀龙赠官/士柔草诏词送内阁/未给攀龙家/故事赠官/诰属诰敕/中书职掌
B.体仁去/张至发当国益谋/逐士柔/先是/高攀龙赠官/士柔草诏词送内阁/未给攀龙家/故事赠官/诰属诰敕/中书职掌
C.体仁去/张至发当国/益谋逐士柔/先是/高攀龙赠官/士柔草诏词送内阁/未给攀龙家/故事/赠官诰/属诰敕中书职掌
D.体仁去/张至发当国益谋/逐士柔/先是/高攀龙赠官/士柔草诏词送内阁/未给攀龙家/故事/赠官诰/属诰敕中书职掌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庶吉士,亦称“庶常”,是中国明清两朝翰林院内的短期职位,常在通过科举考试的进士人员中择优录用。
B.寸管,毛笔的代称。古人对毛笔有很多种说法,如“不律”、“毫素”、“龙须”、“毛颖”等。
C.骈俪,中国古代以字句两两相对而成篇章的文体,讲究声律的协调、用字的绮丽,盛行于南北朝。
D.“诣阙”就是奔赴皇宫、朝廷或都城。阙,原指帝王宫殿的台阶,后引申为皇帝的居处,又可代称朝廷、京城。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许士柔忠于职守,敢于上奏朝廷。许士柔掌管左春坊的工作之前,魏忠贤按自己编辑的《三朝要典》任意删改《光宗实录》,许士柔后来就《光宗实录》相关问题上奏。
B.许士柔不畏强权,具有抗争精神。温体仁派中书官检出穆宗的总记给许士柔看,许士柔写揭帖争论,惹怒温体仁,差一点遭到弹劾,但他毫不畏惧,继续上疏。
C.许士柔赞扬孝慈,讴歌皇后恩德。许士柔认为皇后在太子危险时对太子进行调养保护,是孝慈的最高法度;史官轻易抹杀皇后的深厚恩德,更是不可理解。
D.许士柔针锋相对,招致奸人报复。许士柔的奏章使温体仁很不高兴,正逢温体仁唆使刘孔昭弹劾祭酒倪元璐,温体仁就打算利用士柔儿子许重熙之事来牵连许士柔。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温体仁当国,与王应熊等阴沮之,事遂寝。
(2)累朝实录,无不书世系之例。臣所以抉擿改录,正谓与累朝成例不合也。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20-01-23 07:44:0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恕,字宗贯,三原人。正统十三年进士。授大理左评事。迁南京刑部右侍郎。父忧,服除,以原官总督河道。因灾变,请讲求弭灾策。帝为赐山东租一年,畿辅亦多减免。大学士商辂等以云南远在万里,而镇守中官钱能贪恣甚,议遣大臣有威望者为巡扼镇压之,乃改恕左副都御史以行。恕居云南九月,威行微外,黔国以下成惕息奉令。疏凡二十上,直声动天下。安南潜遣谍入临安,又于蒙自市铜铸兵器,将伺间袭云南。恕请增设副使二员,以饬边备,谋遂沮。兼右副都御史巡抚南畿。民田率归豪右,而官田累贫民。恕乃量减官田耗,稍增之民田。常州时有羡米,乃奏以六万石补夏税,公私便焉。所部水灾,奏免秋粮六十余万石。周行振贷,全活二百余万口。江南岁输白粮民多至破产而光禄概以给庖人贱工又中官暴横四方输上供物监收者率要羡入恕先后论列皆不纳复改恕南京兵部尚书。林俊之下狱也,恕言:“俊言当,不宜罪。”帝得疏不怿。恕侃侃论列无少避。先后应诏陈言者二十一,建白者三十九,皆力阻权幸。天下倾心幕之,遇朝事有不可,必曰:“王公胡不言也?”则又曰:“公疏且至矣。”已,恕疏果至。时为谣曰:“两京十二部,独有一王恕。”文华殿中书舍人杜昌等夤缘迁秩,御医王玉自陈乞进官,恕皆力争寝之。恕扬历中外四十余年,刚正清严,始终一致。所引荐耿裕、彭韶、何乔新等,皆一时名臣。他贤才久废草泽者,拔擢之恐后。弘治二十年间,众正盈朝,职业修理,号为极盛者,恕力也。卒,年九十三。

(选自《明史·王恕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江南岁输白粮民/多至破产/而光禄概以给庖人/贱工/又中官暴横四方/输上供物/监收者率要羡入/恕先后论列/皆不纳
B.江南岁输白粮/民多至破产/而光禄概以给庖人/贱工/又中官暴横/四方输上供物/监收者率要羡入/恕先后论列/皆不纳
C.江南岁输白粮/民多至破产/而光禄概以给庖人/贱工/又中官暴横四方/输上供物/监收者率要羡入/恕先后论列/皆不纳
D.江南岁输白粮民/多至破产/而光禄概以给庖人/贱工/又中官暴横/四方输上供物/监收者率要羡入/恕先后论列/皆不纳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父忧,是指父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
B.畿辅,京城附近地区。畿,文中指天子直接管辖的王都周围千里以内的地区。
C.豪右,指旧时的富豪家族、世家大户。古代以右为卑,豪族常常谦称为“豪右”。
D.御医,古代医生的称谓,是古代时专门为皇帝及其宫廷亲属等治病的宫廷医师。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恕不负众望,稳定边境。他因有威望被派去代替贪腐妄为的钱能镇守云南,在云南有声威;他采取措施挫败了安南企图反叛的阴谋。
B.王恕体恤百姓,关心民生。他巡抚南方时,想法调整民田、官田,运粮补税,辖区遭水灾,他上奏请求援助粮食,并积极赈灾,救活很多灾民。
C.王恕敢于直言,深得民心。他犯颜直谏,直言无忌,得到天下人的仰慕,碰到朝廷议事有不同意见,官员会提到王恕;人们编民谣歌颂他。
D.王恕忠于国家,积极荐才。他任官四十多年,刚强正直清廉严肃,始终如一。他引荐的很多官员成为名臣,他大力提拔民间人才,使朝廷充满正气。
【小题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安南潜遣谍入临安,又于蒙自市铜铸兵器,将伺间袭云南。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王文,字千之,初名强,束鹿人。永乐十九年进士。授监察御史。持廉奉法,为都御史顾佐所称。宣德末,奉命治彰德妖贼张普祥狱。还奏称旨,赐今名。

英宗即位,迁陕西按察使。遭父忧,命奔丧,起视事。正统三年正月擢右副都御史,巡抚宁夏,五年召为大理寺卿。明年与刑部侍郎何文渊录在京刑狱,寻迁右都御史。九年出视延绥、宁夏边务。劾治定边营失律都督佥事王祯、都督同知黄真等罪,边徼为肃。明年代陈镒镇守陕西,平凉、临洮、巩昌饥,奏免其租。寻进左都御史。在陕五年,镇静不扰。

景泰改元,召掌院事。文为人深刻有城府,面目严冷,与陈镒同官,一揖外未尝接谈。诸御史畏之若神,廷臣无敢干以私者,然中实柔媚。给事中林聪等劾文、镒畏势长奸,下诏狱。二人俱伏,乃宥之。

是时,陈循最任,好刚自用。高谷与循不相能,以文强悍,思引与共政以敌之,乃疏请增阁员。循举其乡人萧维祯,谷遂举文。而文得中官王诚助,于是诏用文。寻自江、淮还朝,改吏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直文渊阁。二品大臣入阁自文始。寻遭母丧,夺哀如前。文虽为谷所引,而谷迟重,循性明决,文反与循合而不附谷。其后以子伦故,欲倾考官,又用谷言而罢。由是两人卒不相得。

五年进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再进谨身殿大学士,仍兼东阁。英宗复位,即日与于谦执于班内。言官劾文与谦等谋立外籓,命鞫于廷。文力辩曰:召亲王须用金牌信符遣人必有马牌内府兵部可验也辞气激壮逮车驾主事沈敬按问无迹廷臣遂坐谦、文召敬谋未定,与谦同斩于市,诸子悉戍边。敬亦坐知谋反故纵,减死,戍铁岭。文之死,人皆知其诬。以素刻忮,且迎驾、复储之议不惬舆论,故冤死而民不思。成化初,赦其子还,寻复官,赠太保,毅愍。

节选自《明史·王文传》(有删节)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召亲王须用金牌信符/遣人必有马牌/内府兵部可验也/辞气激壮/逮车驾主事/沈敬按问无迹/
B.召亲王须用金牌/信符遣人必有马牌/内府兵部可验也/辞气激壮/速车驾主事/沈敏按问无迹/
C.召亲王须用金牌信符/遣人必有马牌/内府兵部可验也/辞气激壮/逮车驾主事沈敬按问/无迹
D.召亲王须用金牌/信符遣人必有马牌/内府兵部可验也/辞气激壮/逮车驾主事沈敬按问/无迹/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其余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
B.视事,即考察政事,明代通常会派遣廷臣管理地方事务和对原有机构进行视察、改革以整饬吏治、革除积弊。
C.大学士,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又称内阁大学士、殿阁大学士等。大学士中居首者,号称首辅,其权最大。
D.谥,古代帝王或大官死后评给的称号,但亦有“私谥”,即古代士大夫死后由亲属、朋友或门人给予的谥号。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王文保持廉洁,遵守法律。宣德末年,奉命处理案件,使皇帝很满意;弹劾处理不遵法纪官员的罪行,使边境上吏治得到澄清。
B.王文胸有城府,审时度势。林聪等人弹劾他,他认罪,朝廷反而原谅了他;高谷虽引荐他,但其反而和陈循投合却不依附高谷。
C.王文严峻冷酷,刻薄强悍。御史们都像忌惮神明一样忌惮他;因为他向来的刻薄强悍,以致含冤死去而百姓并不思念他。
D.王文治理有方,历任多职。代陈镒镇守陕西,王文上奏免去发生灾荒的地方的田租;进升左都御史,地方上安定不乱。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文为人深刻有城府,面目严冷,与陈镒同官,一揖外未尝接谈。
(2)其后以子伦故,欲倾考官,又用谷言而罢。由是两人卒不相得。

同类题3

   陶鲁,字自强,荫授新会丞。当是时,广西瑶流劫诸府,破城杀吏无虚月。香山、顺德间,土寇蜂起,新会无赖子群聚应之。鲁召父老语曰:“贼气吞吾城,不早备且陷,若辈能率子弟捍御乎?”皆曰:“诺。”乃筑堡砦,缮甲兵,练技勇,以孤城捍贼冲,建郭掘壕,布铁蒺藜刺竹于外,城守大固,贼来犯,辄击破之。天顺七年,秩满,巡抚叶盛上其绩,就迁知县。寻以破贼功,进广州同知,仍知县事。鲁善抚士,多智计,谋定后战。凿池公署后,为亭其中,不置桥。夜则召部下计事,以版度一人。语毕,令退。如是凡数人。乃择其长而参伍用之,故常得胜算而机不泄。羽书狎至,戎装宿戒,声色不动。审敌可乘,潜师出城。中夜合围,晓辄奏凯。贼善侦,终不能得其要领。历官四十五年,始终不离兵事。大小数十战。凡斩首二万一千四百有奇,夺还被掠及抚安复业者十三万七千有奇,两广人倚之如长城。然鲁将兵不专尚武,尝语:“治寇贼,化之为先。不得已始杀之耳。”每平贼,率置县建学以兴教化。

(《明史·陶鲁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授新会丞荫:私下,暗地。
B.甲兵   缮:修补,整治。
C.羽书至   狎:交替,轮番。
D.敌可乘   审:审查,弄明。
【小题2】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陶鲁 “多智计,谋定后战”的举措的一组是( )
① 不早备且陷   ② 乃筑堡砦   ③ 建郭掘壕   ④ 为亭其中   ⑤ 乃择其长而参伍用之 ⑥ 潜师出城   ⑦ 化之为先
A.①②⑤B.④⑤⑥C.③④⑦D.⑤⑥⑦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陶鲁初登仕途,正遇上两广境内贼寇横行,陶鲁号召地方百姓练兵筑垒,抵御流寇。
B.由于抗击贼寇功绩卓著,陶鲁深受上司的赏识,或因任职期满而升职,或提拔兼职。
C.陶鲁善于安抚人心,又处事缜密,多谋善断,出奇制胜,因此深受两广人民的倚重。
D.陶鲁虽然连胜贼寇,未离军旅,但并不擅长武艺,他主张教化为先,剿杀只是辅助。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杨允绳,字翼少,松江华亭人。嘉靖二十三年进士。授行人。久之,擢兵科给事中。
严嵩独相,有诏廷推阁员。允绳偕同官王德、沈束陈慎简辅臣、收录遗佚二事。未几,奉命会英国公张溶、抚宁侯朱岳、定西侯蒋传等简应袭子弟于阅武场。指挥郑玺忽传寇至,溶等皆惧走,允绳独不动,因奏之。褫玺职,夺溶、岳营务,罚传等俸,由是知名。又劾罢兵部尚书赵廷瑞。
居谏垣未几,疏屡上。言提学宪臣宜简行谊,府州县职宜量地烦简为三等,皆报可。俺答入犯,朝议急兵事。允绳请令五军都督府、府军前卫及锦衣卫堂上官,每遇考选军政之岁,各具疏自陈,听科道官拾遗;腾骧四卫及锦衣卫指挥以下,听兵部考察。诏皆从之,著为令。已,又陈御边四事,报可。再迁户科左给事中。谢病归。久之,起故官。
三十四年九月上疏言倭患,因推弊原,谓:“ 近者督抚命令不行于有司非官不尊权不重也督抚莅任例赂权要名谢礼有所奏请佐以苞苴名候礼。 及俸满营迁,避难求去,犯罪欲弥缝,失事希芘覆,输贿载道,为数不赀。督抚取诸有司,有司取诸小民。有司德色以事上,督抚腼颜以接下上下相蒙,风俗莫振。不肖吏又干没其间,指一科十。孑遗待尽之民必将铤而为盗,陷忧不止海岛间也。”
其冬巡视光禄。光禄丞胡膏伪增物直,允绳与同事御史张巽言劾之。下法司按验。膏窘,言:“玄典隆重,所用品物,不敢徒取充数。允绳憎臣简别太精,斥言醮斋⑴之用,取具可耳,何必精择?其欺谤玄修⑵如此。”帝遂大怒,下允绳及膏诏狱。刑部尚书何螯当允绳仪仗内诉事不实律绞,帝命仍与巽言杖于廷。巽言夺三官。膏调外任。居五年,允绳竟死西市。先是,有马从谦者,以谤醮斋杖死。穆宗即位,赠允绳光禄少卿,予一子官。天启初,谥忠恪。膏寻以贪墨被劾,诛。
注:(1)醮斋:祭祀礼。(2)玄修:修道。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近者督抚命令/不行于有司非官不尊/权不重也/督抚莅任/例赂权要/名谢礼/有所奏请/佐以苞苴/名候礼
B.近者督抚命令不行于有司/非官不尊/权不重也/督抚莅任例/赂权要/名谢礼/有所奏请/佐以苞苴/名候礼
C.近者督抚命令不行于有司/非官不尊/权不重也/督抚莅任/例赂权要/名谢礼/有所奏请/佐以苞苴名/候礼
D.近者督抚命令不行于有司/非官不尊/权不重也/督抚莅任/例赂权要/名谢礼/有所奏请/佐以苞苴/名候礼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辅臣,“辅”是“辅助、协助”的意思,辅臣,多指官署主官的下属官吏。
B.疏,本意“疏通”,又称“奏疏”“奏议”,是臣僚向帝王进言使用的文书。
C.锦衣卫,官署名。原为护卫皇宫的亲军,后兼管刑狱、缉捕、审问之事。
D.西市,明朝时期的刑场名。位于今北京市西四附近,专为处决官吏之用。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允绳选拔官吏,谨慎忠诚。选拔辅臣以及应袭子弟时,忠于职守,扬名于当时。
B.杨允绳直言敢谏,颇得赏识。担任谏官时,多次上疏,建议都被采纳并写进法令。
C.杨允绳审时度势,见解深刻。他分析倭患产生的原因在于大小官员逐级贿赂权贵。
D.杨允绳刚毅正直,却遭诬陷。他和张巽言弹劾胡膏虚增物品价值,反遭胡膏诬告。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指挥郑玺忽传寇至,溶等皆惧走,允绳独不动,因奏之。
(2)有司德色以事上,督抚腼颜以接下。上下相蒙,风俗莫振。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刘济,字汝楫,腾骧卫人。正德六年进士。由庶吉士授吏科给事中。世宗即位,再迁工科左给事中。嘉靖改元,进刑科都给事中。故事,厂卫有所逮,必取原奏情事送刑科签发驾帖。千户白寿赍帖至,济索原奏,寿不与,济亦不肯签发。都督刘晖以奸党论戍,有诏复官。甘肃总兵官李隆嗾①乱军杀巡抚许铭,逮入都,营免赴鞫。济皆力陈不可,帝从其言。晖夺职,隆受讯伏辜。定国公徐光祚规占民田嗾滦州民讦永平知府郭九皋太监芮景贤主之缇骑②逮讯济请并治光祚章下所司。给事中刘最以劾中官崔文调外任,景贤复劾其违禁,与御史黄国用皆逮下诏狱,戍最而谪国用。法司争不得,济言:“国家虽三法司,专理刑狱,或主质成,或主平反。权臣不得以恩怨为出入,天子不得以喜怒为重轻。自锦衣镇抚之官专理诏狱,而法司几成虚设。如最等小过耳,罗织于告密之门,锻炼于诏狱之手,旨从内降,大臣初不与知,为圣政累非浅。且李洪、陈宣罪至杀人,降级而已。王钦兄弟党奸乱政,谪戍而已。以最等视之奚啻天渊而罪顾一律,何以示天下?帝怒,夺济俸一月。后父陈万言奴何玺殴人死,帝命释之。济执奏曰:“万言纵奴杀人,得免为幸,乃并释玺,是法不行于戚奴也。”济在谏垣③久,言论侃侃,多与权幸相枝柱直声甚震帝滋不能堪。“大礼”议起,廷臣争者多得罪。济疏救鳊修邹守益、给事中邓继曾、御史马明衡,不听。既而遮诸朝臣于金水桥,伏哭左顺门,受杖阙廷。越十二日再杖,谪戍辽东。十六年,卒于戍所。隆庆初复官,太常少卿。

(节选自《明史·刘济传》)

(注)①嗾:怂恿,唆使。②缇骑:为逮治犯人的禁卫吏役的通称。③谏垣:负责谏言的官署。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定国公徐光祚规占民田/嗾滦州民讦永平知府郭九皋/太监芮景贤主之/缇骑逮讯/济请并治光祚/章下所司
B.定国公徐光祚规占民田/嗾滦州民/讦永平知府郭九皋/太监芮景贤主之/缇骑逮讯济/请并治光祚/章下所司
C.定国公徐光祚规占民田/嗾滦州民/讦永平知府/郭九皋太监芮景贤主之/缇骑逮讯/济请并治光祚/章下所司
D.定国公徐光祚规占民田/嗾滦州民讦永平知府郭九皋/太监芮景贤主之/缇骑逮讯济/请并治光祚/章下所司
【小题2】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改元。指新君即位后改用新的年号,也指君王在位期间多次改用新年号。
B.诏狱,指奉皇帝命令拘押犯人的监狱,也指需皇帝下诏书才能系狱的案件。
C.锦衣,即锦衣卫,是明代直属于皇帝的专有军政搜集情报机构,清代取消。
D.赠,也称追赠,是指给已经死去的官吏或他的父祖、子孙追授官职爵位。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济主张秉公执法。千户白寿未提供原奏情况,他不予办理;他劝说皇上不能赦免罪臣刘晖、李隆,皇上采纳了他的建议。
B.刘济感慨司法混乱。围绕对刘最、黄国用判罚的争议,他指出法司专门管理刑法诉讼的职能几乎被取代,司法乱象丛生。
C.刘济正直敢言,不畏权贵。皇后的父亲陈万言纵容奴仆何玺杀人,刘济坚持认为法理重在公平,绝不能释放陈万言和何玺。
D.刘济参与仪礼之争,救助同僚, “大礼”争议兴起,他上书救助邹守益等人未成;后来又在左顺门伏跪痛哭,触怒了皇上。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最等视之,奚啻天渊,而罪顾一律,何以示天下?
(2)言论侃侃,多与权幸相枝柱,直声甚震,帝滋不能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