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尝缀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賽,立功异域,以取封候,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十六年,奉车都尉窦固出击匈奴,以超为假司马,战于蒲类海,多斩虏首而还。固以为能,遗与从事郭恂俱使西城。超到鄯善,鄯善王广奉超礼敬甚备,后忽更疏懈。超谓其官属曰:“宁觉广礼意薄乎?此必有北虏使来,狐疑未知所从故也。”乃召侍胡诈之曰:“匈奴使来数日,今安在乎?”侍胡惶恐,具服其状。超乃闭侍胡,悉会其吏士三十六人,与共饮,酒酣,曰:“卿曹与我俱在绝域欲立大功以求富贵今虏使到裁数日而王广礼敬即废如令鄂善收吾属送向奴骸骨长为财狼食矣为之奈何”官属皆曰:“今在危亡之地,死生从司马。”超曰: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灭此虏,则鄯善破胆,功成事立矣。”众曰:“当与从事议之。”超怒曰:“吉凶决于今日!从事文俗吏,闻此必恐而谋泄,死无所名,非壮士也。”众曰:“善。”初夜,遂将吏士往奔虏营。超乃顺风纵火,虏众惊乱,超手格杀三人,吏兵斩其使及从士三十余级,余众百许人悉烧死。明日,乃还告郭恂。恂大惊,既而色动。超知其意,举手曰:“操虽不行,班超何心独擅之乎!”恂乃悦。超于是召鄯善王广,以虏使首示之,一国震怖。超晓告抚慰,遂纳子为质。超在西域三十一岁。十四年八月至洛阳,为射声校尉。其年九月,卒,年七十一。朝廷悯惜焉,使者吊祭,赠赗甚厚。子雄

(节选自《后汉书·班超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项是
A.卿曹与我俱在/绝城欲立大功以求富贵/今虏便到裁数日/而王广礼敬即废/如令鄯善收吾属送匈奴/骸骨长为豺狼食矣/为之奈何/
B.卿曹与我俱在绝城/欲立大功以求富贵/今虏使到裁数日/而王广礼敬即废/如令鄯善收吾属送匈奴骸骨/长为豺狼食矣/为之奈何/
C.卿曹与我俱在/绝城欲立大功以求富贵/今虏使到裁数日/而王广礼敬即废/如令鄯善收吾属送匈奴骸骨/长为豺狼食矣/为之奈何/
D.卿曹与我俱在绝城/欲立大功以求富贵/今虏使到裁数日/而王广礼敬即废/如令鄯善收吾属送匈奴/骸骨长为豺狼食矣/为之奈何/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笔砚,亦作“笔研”,笔和砚台,泛指文具。文中是指文墨书写之事。
B.奉车都尉,官职名,汉武帝元鼎二年开始设置,职责是掌管皇帝车马。
C.拜,授予官职。古代表示授予官职的词语还有除、授、迁、召、擢等等。
D.嗣,本义是父亲传位或传业给嫡长子。文中指班超儿子继承父亲的爵位。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班超孝顺勤劳。班超孝顺父母,在家中辛勤劳作,至洛阳后,因为家里贫穷,常常靠为官府抄写文书来供养家人。
B.班超胸有大志。他不满足于辛苦而又碌碌无为的生活,一心只想投笔从戎,立志要像傅介子张骞一样在异城立功。
C.班超善用计谋。到西城后,班超察觉鄯善王前倨后恭,便用计迫使服侍汉使的人招出匈奴派使者来到鄯善的实情。
D.班超果敢决断。跟随窦固出击匈奴,立下大功;发现鄯善王因匈奴使者到来而迟疑不决,果断决定消灭匈奴使者。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固以为能,遣与从事郭恂俱使西域。
(2)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20-01-25 06:45:4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寇恂字子翼,上谷昌平人也,世为着姓。恂初为郡功曹,太守耿况甚重之。

光武南定河内,而更始大司马朱鲔等盛兵据洛阳,及并州未安,光武难其守,问于邓禹曰:“诸将谁可使守河内者?”禹曰;“昔高祖任萧何于关中,无复西顾之忧,所以得专精山东,终成大业。今河内带河为固,户口殷实,北通上党,南迫洛阳。寇恂文武备足,有牧人御众之才,非此子莫可使也。”乃拜恂河内太守,行大将军事。光武谓恂曰:“河内完富吾将因是而起昔高祖留萧何镇关中吾今委公以河内坚守转运给足军粮率厉士马防遏它兵勿今北度而已光武于是复北征燕、代。恂移书属县,讲兵肆射,伐淇园之竹,为矢百余万,养马二千匹,收租四百万斛,转以给军。

建武二年,恂坐系考上书者免。是时颍川人严终、赵敦聚众万余,与密人贾期连兵为寇。恂免数月,复拜颍川太守,与破奸将军侯进俱击之。数月,斩期首,郡中悉平定。封恂雍奴侯,邑万户。

执金吾贾复在汝南,部将杀人于颍川,恂捕得系狱。时尚草创,军莹犯法,率多相容,恂乃戮之于市。复以为耻,叹。还过颍川,谓左右曰:“吾与寇恂并列将帅,而今为其所陷,大丈夫岂有怀侵怨而不决之者乎?今见恂,必手剑之!”恂知其谋,不欲与相见。谷崇曰:“崇,将也,得带剑侍侧。卒有变,足以相当。”恂曰:“不然。昔蔺相如不畏秦王而屈于廉颇者,为国也。区区之赵,尚有此义,吾安可以忘之乎?”乃敕属县盛供具,储酒醪,执金吾军入界,一人皆兼二人之馔。恂乃出迎于道,称疾而还。贾复勒兵欲追之,而吏士皆醉,遂过去。恂遣谷崇以状闻,帝乃征恂,恂至引见,时复先在坐,欲起相避。帝曰:“天下未定,两虎安得私斗?今日朕分之。”于是并坐极欢,共车同出,结友而去。

恂经明行修,名重朝廷,所得秩奉,厚施朋友、故人及从吏士。常曰:“吾因士大夫以致此,其可独享之乎!”时人归其长者,以为有宰相器。

十二年卒,谥曰威侯。子损嗣。恂同产弟及兄子、姊子以军功封列侯者凡八人,终其身,不传于后。

(节选自《后汉书·寇恂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河内完富/吾将因是而起/昔高祖留萧何/镇关中/吾今委公/以河内坚守/转运给足军粮/率厉士马/防遏它兵/勿令北度而已/
B.河内完富/吾将因是而起/昔高祖留萧何镇关中/吾今委公/以河内坚守/转运给足军粮/率厉士马/防遏它兵/勿令北度而已/
C.河内完富/吾将因是而起/昔高祖留萧何/镇关中/吾今委公以河内/坚守转运/给足军粮/率厉士马/防遏它兵/勿令北度而已/
D.河内完富/吾将因是而起/昔高祖留萧何镇关中/吾今委公以河内/坚守转运/给足军粮/率厉士马/防遏它兵/勿令北度而已/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功曹,亦称功曹史,为郡守、县令的主要佐吏。主管考察记录业绩。北齐后称功曹参军。唐时,在府的称为功曹参军,在州的称为司功。
B.更始,指王莽败后,刘玄被拥立为帝,恢复汉朝国号,建立的更始政权。更始三年,在赤眉军和刘秀大军的夹击之下,政权土崩瓦解。
C.执金吾,指掌管军队财政事务的官员,地位高、俸禄多,光武帝在民间时,曾说“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原因就在此。
D.秩奉,即“秩俸”,本义是根据功过确定的官员俸禄,后来又可引申为根据功过评定的官员品级。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寇恂出身显赫,仕途少有挫折。他家世代都是名门望族,入仕后受到耿况器重,而后得光武的赏识,虽曾因故被免,但不久就复职,平乱封侯,死后儿子承袭爵位。
B.寇恂临危受命,治政卓有成效。当时洛阳、并州等地未定,光武责难原河内太守,邓宇举荐寇恂接任,寇恂则不负众望,镇守好后方,为作战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
C.寇恂顾全大局,避开贾复的挑衅,执金吾贾复因部下受罚而怨恨寇恂,扬言要杀死寇恂,寇恂为国家大义而舍个人私怨,巧妙地避开他的锋芒,避免给国家带来损失。
D.寇恂慷慨仁厚,在朝中颇有声望。寇恂通晓经书,注重修养,且对他的亲朋好友及手下的将士有慷慨馈赠,当时的人们认为他德高望重,有宰相的器量。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恂移书属县,讲兵肄射,伐淇园之竹,为矢百余万。
(2)时尚草创,军营犯法,率多相容,恂乃戳之于市。

同类题2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董卓,字仲颖,陇西临洮人也。性粗猛有谋,少尝游羌中,尽与豪帅相结,后归耕于野,诸豪帅有来从之者,卓为杀耕牛与共宴乐,豪帅感其意,归相敛得杂畜千余头以遗之,由是以健侠知名

及帝崩,大将军何进、司隶校尉袁绍谋诛阉宦,而太后不许,乃私呼卓将兵入朝,以胁太后。初,卓之入也,歩骑不过三千,自嫌兵少,恐不为远近所服,率四五日辄夜潜出军近营,明旦乃大陈旌鼓而还,以为西兵复至,洛中无知者。寻而何进及弟苗先所领部曲皆归于卓,卓又使吕布杀执金吾丁原而并其众,卓兵士大盛。

乃讽朝廷策免司空刘弘而自代之。因集议废立,百僚大会,卓乃奋首而言曰:“大者天地,其次君臣,所以为政,皇帝暗弱不可以奉宗庙,为天下主。今欲依伊尹、霍光故事,更立陈留王,何如?”公卿以下莫敢对。卓又抗言曰:“昔霍光定策,延年案剑,有敢沮大议,皆以军法从之。”坐者震动。尚书卢植独曰:“昔太甲既立不明,昌邑罪过千余,故有废立之事。今上富于春秋,行无失徳,非前事之比也。”卓大怒,罢坐。明日复集群僚于崇徳前殿,遂胁太后,策废少帝。曰:“皇帝在丧,无人子之心,威仪不类人君,今废为弘农王。”乃立陈留王,是为献帝。

——节选自《后汉书·董卓列传》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乃呼卓将兵入朝 (2)明旦乃大旌鼓币还
(3)不可以宗庙     (4)令上宦于春秋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不是介词的一项是
A.尽豪帅相结B.后归耕C.皆军法从之D.卓抗言曰
【小题3】把文中的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小题4】概括第(2)段体现董卓“性粗猛有谋”的两件事。
【小题5】根据第(3)段内容,推断董卓废帝的“理由”。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朱晖字文季,南阳宛人也。家世衣冠,早,年十三,王莽败,天下乱,与外氏家属入宛城。道遇群贼白刃劫诸妇女略夺衣物昆弟宾客皆惶迫伏地莫敢动晖拔剑前曰财物皆可取耳诸母衣不可得今日朱晖死日也!贼见其小,壮其志,笑曰:“童子内刀。”遂舍之而去。初,光武与晖父岑俱学长安,有旧故。及即位,求问岑,时已卒,乃召晖拜为郎。晖寻以病去,卒业于太学。性矜严,进止必以礼,诸儒称其高。

永平初,显宗舅新阳侯阴就慕晖贤,自往候之,晖避不见。复遣家丞致礼,晖遂闭门不受。就闻,叹曰:“志士也,勿夺其节。”后为郡吏,太守阮况尝欲市晖婢,晖不从。及况卒,晖乃厚赠送其家。人或讥焉,晖曰:“前阮府君有求于我,所以不敢闻命,诚恐污君令名。今而相送,明吾非有爱也。”骠骑将军东平王苍闻而辟之,甚礼敬焉。正月朔旦,苍当入贺。故事,少府给璧。是时阴就为府卿,贵骄,吏傲不奉法,苍坐朝堂,漏且尽,求璧不可得,顾谓掾属曰:“若之何?”晖望见少府主簿持璧,即往绐之曰:“我数闻璧而未尝见,试请观之。”主簿以授晖,晖顾召令史奉之。主簿大惊,遽以白就。就曰:“朱掾义士,勿复求。”苍既罢,召晖谓曰:“属者掾自视孰与蔺相如?”帝闻壮之,以晖为卫士令。再迁临淮太守。数年,坐法免。

晖刚于为吏,见忌于上,所在多被劾。自去临淮,屏居野泽,不与邑里通,乡党讥其介。南阳大饥,尽散其家资,以分宗里故旧之贫羸者。后迁为尚书令,以老病乞身。

(选自《后汉书•朱晖传》,有删动)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道遇群贼白刃/劫诸妇女略夺衣物/昆弟宾客皆惶迫/伏地莫敢动/晖拔剑前曰/财物皆可取耳/诸母衣不可得/今日朱晖死日也
B.道遇群贼白刃/劫诸妇女略夺衣物昆弟/宾客皆惶迫伏地/莫敢动/晖拔剑前曰/财物皆可取耳/诸母衣不可得/今日朱晖死日也
C.道遇群贼/白刃劫诸妇女/略夺衣物昆弟/宾客皆惶迫伏地/莫敢动/晖拔剑前曰/财物皆可取耳/诸母衣不可得/今日朱晖死日也
D.道遇群贼/白刃劫诸妇女/略夺衣物/昆弟宾客皆惶迫/伏地莫敢动/晖拔剑前曰/财物皆可取耳/诸母衣不可得/今日朱晖死日也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衣冠:古代士以上戴冠,因用以指士以上的服装;亦用来专指礼服;也借指文明礼教;还可代称缙绅、士大夫,文中即取此意。
B.孤:年幼失去母亲。鳏寡孤独,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没有亲属供养、无依无靠的人。鳏:年老无妻。寡:丧失配偶,后专指妇人丧夫。独:老而无子。
C.朔旦:农历每月初一,亦专指正月初一。如《书·大禹谟》:“正月朔旦,受命于神宗。” 《后汉书·顺帝纪》:“三朝之会,朔旦立春。”
D.尚书令:始于秦,西汉沿置,本为少府的属官,负责管理少府文书和传达命令,职轻而权重。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朱晖自小颇有胆识。路遇群盗,挺身而出,义勇之气得到了盗贼的欣赏,最后放过了他和同行之人。
B.朱晖是有气节的志士。新阳侯阴就仰慕他的贤能,亲自拜访,他避而不见;阴就派家丞致礼,他也闭门不受。阴就不但不生气,反而赞叹他是志士。
C.朱晖智勇双全。从恃贵而骄的少府卿阴就的主簿那里拿到璧玉,东平王刘苍认为他有蔺相如之风。
D.朱晖为官刚直且乐善好施。南阳饥荒时,他扶助乡里,所到之处,受到当地百姓和上下官员的一致好评。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或讥焉,晖曰:“前阮府君有求于我,所以不敢闻命,诚恐污君令名。今而相送,明吾非有爱也。”
(2)自去临淮,屏居野泽,不与邑里通,乡党讥其介。南阳大饥,尽散其家资,以分宗里故旧之贫羸者。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人也。少厉清节,为州里所服。冀州饥荒,盗贼群起,乃以滂为清诏使,案察之。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

迁光禄勋主事。时陈蕃为光禄勋,滂执公仪诣蕃,蕃不止之,滂怀恨,弃官而去。郭林宗闻而蕃曰:“若范孟博者,岂宜以公礼格之! 今成其去就之名,得无自取不优之议邪?”蕃乃谢焉。复为太尉黄琼所辟,后诏三府掾属举谣言,滂奏刺史、二千石权豪之党二十余人。尚书责滂所劾甚多,疑有私故。滂对曰:“臣之所举,自非贪秽奸暴,深为民害,岂以污简札哉! 以会日迫促,故先举所急;其未审者,方更参实。若臣言有贰,甘受显戮。”吏不能诘。

滂睹时方艰,知意不行,因投劾去。太守宗资先闻其名,请功曹,委任政事。滂在职,严整疾恶。滂外甥西平李颂,公族子孙,而为乡里所弃。中常侍唐衡以颂请资,资用为吏。滂以非其人,寝而不召。资迁怒,捶书佐朱零。零仰曰:“范滂清裁,犹以利刃齿腐朽。今日宁受笞死,而滂不可违。”资乃止。后牢修诬言钩党,滂坐系黄门北寺狱。滂后事,遂还乡里。

建宁二年,遂大诛党人。诏下,急捕滂等。督邮吴导至县,抱诏书,闭传舍,伏床而泣。滂闻之曰:“必为我也。”即自诣狱。县令郭揖大惊,出解印绶,引与俱亡,滂曰:“滂死则祸弭,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母流离乎!”其母就与之诀,滂白母曰:“滂从父归黄泉,得其所矣。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勿增感戚。”母曰:“汝今得与李、杜齐名,死亦何恨。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滂跪受教,再拜而辞。行路闻之,莫不流涕。时年三十三。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郭林宗闻而蕃    让:责备
B.请功曹  署:代理
C.滂后事  释:释放
D.以利刃齿腐朽 齿:割除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范滂年轻时就注重品德修养,受到州郡和乡里的钦佩。冀州因灾荒而动荡,范滂被委任为清诏使。刚到州境,贪官污吏就慑于他的廉直刚正,弃官而逃。
B.范滂因为弹劾的人数非常多,受到了尚书的责备与怀疑,但范滂不为所屈,大义凛然地表示,如果检举的不是贪污腐败、奸邪残暴的人,甘愿接受死刑。
C.范滂秉公办事,不徇私情,不仅上书揭发欺压百姓的刺史和享有二千石俸禄的权豪二十余人,而且曾在休息的时候拒绝召见为乡里人所鄙弃的外甥李颂。
D.皇上下诏缉捕范滂等人,督邮吴导不忍拘捕范滂,县令郭揖要与范滂一同出逃,他们的行为,表现了对朝廷此举的不满,也表现了对范滂为人的敬仰。
【小题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范孟博者,岂宜以公礼格之!今成其去就之名,得无自取不优之议邪?
(2)汝今得与李、杜齐名,死亦何恨。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
【小题4】请根据文章二三段内容,概括范滂为官特点。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景丹字孙卿,冯翊栎阳人也。少学长安。王莽时举四科,丹以言语为固德侯相,有干事称,迁朔调连率副贰。更始立,遣使者徇上谷,丹与连率耿况降,复为上谷长史。王郎起,丹与况共谋拒之。况使丹与子弇及寇恂等将兵南归世祖,世祖引见丹等,笑曰:“邯郸将帅数言我发渔阳、上谷兵,吾卿应言然,何意二郡良为吾来!方与士大夫共此功名耳。”
拜丹为偏将军号奉义侯从击王郎将皃宏等于南麓郎兵迎战汉军退却丹等纵突骑击大破之,追奔十余里,死伤者从横。丹还,世祖谓曰:“吾闻突骑天下精兵,今乃见其战,乐可言邪?”遂从征河北。世祖即位,以谶文用平狄将军孙咸行大司马,众威不悦。诏举可为大司马者,群臣所推惟吴汉及丹。帝曰:“景将军北州大将,是其人也。然吴将军有建大策之勋,又诛苗幽州、谢尚书,其功大。旧制骠骑将军官与大司马相兼也。”乃以吴汉为大司马,而拜丹为骠骑大将军。
建武二年,定封丹栎阳侯。帝谓丹曰:“今关东故王国,虽数县,不过栎阳万户邑。夫‘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故以封卿耳。”丹顿首谢。秋,与吴汉、建威大将军耿弇、建义大将军朱佑、执金吾贾复、偏将军冯异、强弩将军陈俊、左曹王常、骑都尉臧宫等从击破五校于羛阳,降其众五万人。会陕贼苏况攻破弘农,生获郡守。丹时病,帝以其旧将,欲令强起领郡事,乃夜召入,谓曰:“贼迫近京师,但得将军威重,卧以镇之足矣。”丹不敢辞,乃力疾拜命,将营到郡,十余日。子尚嗣,徙封余吾侯。尚卒,子苞嗣。苞卒,子临嗣,无子,国绝。永初七年,邓太后绍封苞弟遽为监亭侯。
【小题1】下列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拜丹为偏将/军号奉义侯/从击王郎/将皃宏等于南麓/郎兵迎战汉军/退却丹等/纵突骑击/大破之
B.拜丹为偏将军/号奉义侯/从击王郎/将皃宏等于南麓/郎兵迎战/汉军退却丹等/纵突骑击/大破之
C.拜丹为偏将军/号奉义侯/从击王郎将皃宏等于南麓/郎兵迎战/汉军退却/丹等纵突骑击/大破之
D.拜丹为偏将/军号奉义侯/从击王郎将皃宏等于南麓/郎兵迎战汉军/退却丹等/纵突骑击大破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四科,指科举考试中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种考试科目,文中“丹以言语为固德侯相”中“言语”即其中一种。
B.世祖,庙号名,一般是王朝的开创者,或该王朝承上下的有为君主的特定庙号,文中的世祖指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
C.大司马,古代统管全国军事的行政长官的称呼。汉武帝罢太尉置大司马,为三公之一,明清用作兵部尚书的别称。
D.古代对不同阶层的人之死有特定说法,如天子,大夫、土之死分别叫崩、卒、不绿,“薨”则指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之死。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最丹审时度势,景丹同连率耿况投奔了来上谷巡视的更始皇帝,后来又同耿况的儿子耿弇以及寇恂率兵南归世祖。
B.景丹骁勇善。景丹率精兵出击,大破王郎军队,获世租赞并随之征讨河北,后来又与吴汉等在羛阳打五校,降敌五万。
C.景丹备受推崇。世祖皇帝下诏命群臣推举大司马的人选,景丹与吴汉一起受到群臣推举,后景丹被拜为与大司马官阶相同的骠骑将军。
D.景丹恩荫子孙。景丹去世后,他的子孙后代均受其荫蔽,他的儿子景尚被封为余吾候;景苞的儿子景临断绝封国后,景苞的弟弟被续封为监亭侯。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邯郸将帅数言我发渔阳、上谷兵,吾卿应言然,何意二郡良为吾来!
②会陕贼苏况攻破弘农,生获郡守。丹时病,帝以其旧将,欲令强起领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