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则刘病
A.一一咏B.是以区区不能废
C.渔人甚之,复前行D.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20-02-02 10:02:2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卻。”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珠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百余骑(跟随)
B.至鸿门,曰(道歉)
C.令将军与臣有(通“隙”,隔阂,嫌怨)
D.蔽沛公(名作状,像鸟展开翅膀那样)
【小题2】下列两组句子中的“因”字和“举”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②因击沛公于坐
③举所佩玉块以示之者三 ④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小题3】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邦第二天带领一百多人马到达鸿门向项羽谢罪,认为自己不居功,两人有了隔阂是因为小人从中作梗,讨好项羽的同时还除了内患,突出了刘邦老谋深算、随机应变的人物特点。
B.范增多次使眼色给项羽,举起(他)所佩戴的玉块向项羽示意多次,目的是向项羽表明自己的忠心。
C.范增有远见,认为如果不借此机会杀了刘邦,以后就会成为刘邦的阶下囚了,但项羽却为人心肠太软,下不了手,所以范增就与项庄合谋要借舞剑杀了刘邦。
D.项伯也拔出剑舞起来,并常常用自己的身体掩护刘邦,但项羽不加制止。可以看出他是不主张杀死刘邦的,反映项羽胸无城府、优柔寡断、刚腹自用。
【小题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缺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2)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齐王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邪?民亦无恙邪?王亦无恙邪?”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曰锺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叶阳子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耶?彻其环瑱,至老不嫁,以养父母。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胡为至今不朝也?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於陵子仲尚存乎?是其为人也,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此率民而出于无用者,何为至今不杀乎?”
(节选自《战国策·齐策四》)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苟无岁,何以有民?   苟:如果
B.使者不说  说:通“悦”,高兴
C.无衣者亦衣  衣:穿衣
D.此率民而出于无用者   率:一率,一概
【小题2】下列句子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撤其环,至老不嫁,以养父母。
A.以其无礼于晋B.阙秦以利晋
C.箕踞以骂曰D.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小题3】下列句子的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A.何为至今不杀乎?B.籍何以至此?
C.齐有处士曰钟离子,无恙耶?D.夫晋,何厌之有?
【小题4】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叶阳子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
B.叶阳子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
C.叶阳子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
D.叶阳子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
【小题5】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反映赵威后看重农业(收成)和人民生活而轻视齐王的态度。
B.本文反映赵威后把农业(收成)和人民生活看得比国君还重要的民本思想。
C.本文表达了赵威后认为要治理好国家,就必须任用贤能、提倡孝道的治国主张。
D.赵威后认为,只有收成好了,人民才能安定,国君的统治才能巩固;贤才被任用,百姓都孝顺父母,国家才能治理好。
【小题6】翻译下面的句子。
(1)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
(2)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