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群毕至,少长成集②又有清流激湍,映左右
③足以极视听之娱 ④彭殇为妄作   ⑤引以为觞曲水  
⑥所以游目怀  ⑦足以视听之娱   ⑧死生为虚诞
A.①/②/③/④⑧/⑦/⑤⑥B.①⑥/②/③⑤/④⑦/⑧
C.①/②⑧/③⑤/⑧/④⑥D.①⑥/②⑤/③/⑦/④⑧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20-02-05 11:01:2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东海郡开国公徐公行状

唐李翱

公讳申,字维降,东海剡人。永泰元年,寄籍京兆府。举进士,初辟巡官于江西,后选授洪州大都督府长史。时刺史嗣曹王举江西兵讨李希烈,故以长史行刺史事,任职有成,曹王荐之,迁韶州刺史。

四十余年,刺史相循居于县城,州城与公田三百顷皆为墟,县令、丞、尉杂处民屋。公乃募百姓能以力耕公田者,假之牛犁、粟种与食,所收其半与之;不假牛犁者,三分与二。田久不理草根腐地增肥又连遇宜岁得粟比余田亩盈若干凡积粟三万斛。将复筑室于州故城,令百工之伎以其艺来者,与粟有差。刺史临视给与,吏无所行其私。应募者数千人,未十旬而城郭、室屋建立如初。刺史以官属迁于新城,县令之下各返其室。创六驿,新大市,器用皆具。曲江县五百人以状诣观察使,请作碑立生祠。公自陈所为不足述,乃刺史职宜如此,何足多者,不愿以小事市名。观察使嘉其让,迁合州刺史。其始来也,韶之人户仅七千,凡六年,倍其初之数,又盈四千户焉。

贞元十七年,诘里盗,通蛮夷道,责土贡。大首领黄氏帅其属,纳质供赋。黄氏、周氏、韦氏、依氏皆群盗也,黄氏之族最强,盘亘十数州。周、韦氏之不附之也,率群黄之兵以攻之,而逐诸海,群盗皆服。于是十三部二十九州之蛮宁息,无寇害。

元和元年,诏加金紫光禄大夫,检校礼部尚书,东海郡开国公。诏书未至,有疾薨于位。凡三佐藩屏之臣,五为刺史,一为经略使一为节度观察使,阶累升为金紫光禄大夫,爵超进为开国公,官亟迁为礼部尚书。其事业皆足以传示后嗣,为子孙法。享年七十。

(选自《李文公集》,有删节)

【小题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寄籍京兆府 寄籍:落户B.不假牛犁者 不假:不租借
C.盘亘十数州 盘亘:盘踞D.周、韦氏之不附之也 不附:不纳贡
【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初辟巡官江西 臣诚恐见欺王而负赵
B.不愿小事市名 木欣欣向荣
C.逐诸海,群盗皆服 拔剑撞破之
D.凡三佐藩屏臣 师道不传也久矣
【小题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田久不理草/根腐/地增肥/又连遇宜/岁得粟比余田亩盈若干/凡积粟三万斛
B.田久不理草/根腐/地增肥/又连遇宜岁得粟比余田亩盈若干/凡积粟三万斛
C.田久不理/草根腐/地增肥/又连遇宜岁/粟比余田亩盈若干/凡积粟三万斛
D.田久不理/草根腐/地增肥/又连遇宜/得粟比余田亩盈若干/凡积粟三万斛
【小题4】以下六句话分编为四组,全都属于直接表现徐申为官功绩的一组是
①任职有成,曹王荐之   ②县令、丞、尉杂处民屋   ③未十旬而城郭、室屋建立如初
④创六驿,新大市,器用皆具   ⑤观察使嘉其让,迁合州刺史   ⑥阶累升为金紫光禄大夫
A.①③④B.①④⑥C.②③⑤D.②⑤⑥
【小题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文章用“行状”这种文体,记述了徐申的籍贯年纪、官职变化情况以及主要事迹。
B.文章重点记叙徐申任韶州刺史时的政绩,以突出他政绩显著,深受当地百姓拥戴。
C.鉴于徐申治理蛮夷有功,边地不再有强盗为害,皇帝封他为东海郡开国公以嘉奖。
D.徐申办事颇有成效,治理地方有方,又有军事才能,文章充满了对他的赞美之情。
【小题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刺史临视给与,吏无所行其私。
(2)刺史以官属迁于新城,县令之下各返其室。
(3)其事业皆足以传示后嗣,为子孙法。

同类题5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游万柳堂

清 刘大櫆

昔之人贵极富溢,则往往为别馆以自娱,穷极土木之工,而无所爱惜。既成,则不得久居其中,偶一至焉而已,有终身不得至者焉。而人之得久居其中者,力又不足以为之。夫贤公卿勤劳王事,固将不暇于此,而卑庸者类欲以此震耀其乡里之愚。

临朐相国冯公,其在廷时无可訾亦无可称,而有园在都城之东南隅。其广三十亩,无杂树,随地势之高下,尽植以柳,而榜其堂曰“万柳之堂”。短墙之外,骑行者可望而见。其中径曲而深,因其洼以为池,而累其土以成山,池旁皆蒹葭,云水萧疏可爱。

雍正之初,予始至京师,则好游者咸为予言此地之胜。一至,犹稍有亭榭。再至,则向之飞梁架于水上者,今欹卧于水中矣。三至,则凡其所植柳,斩焉无一株之存。

人世富贵之光荣,其与时升降,盖略与此园等。然则士苟有以自得,宜其不外慕乎富贵。彼身在富贵之中者,方殷忧之不暇,又何必朘民之膏以为苑囿也哉!

注:①万柳堂:康熙年间刑部尚书冯溥之园林别墅②冯公:即冯溥,山东临朐人③訾:指责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极土木之工  _________ (2)亦无可    _________
(3)则好游者咸为予言此地之______  (4)方殷忧之不_________
【小题2】下列划线词与“而榜其堂曰‘万柳之堂’”中的“榜”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秦者秦也,非天下也。(《阿房宫赋》)
B.而余兄子瞻之曰:“快哉。”(《黄州快哉亭记》)
C.吾妻死之年所植也。(《项脊轩志》)
D.云青青兮欲。(《梦游天姥吟留别》)
【小题3】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组— 则往往为别馆自娱 / 尽植柳 B组—力又不足以为 / 斩焉无一株
A.A组意义与用法相同 B组意义与用法不同B.A、B两组意义与用法都不同
C.A组意义与用法不同 B组意义与用法相同D.A、B两组意义与用法都相同
【小题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夫贤公卿勤劳王事,固将不暇于此。
(2)然则士苟有以自得,宜其不外慕乎富贵。
【小题5】作为一篇游记,围绕万柳堂,作者运用了记叙、描写的手法主要“记”了三个方面:(1)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
【小题6】请写出本文的主旨句,并就其思想价值作出简要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