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周书曰:“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①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原大则饶,原小则鲜。上则富国,下则富家。贫富之道,莫之夺予,而巧者有馀,拙者不足。故太公望封于营丘,地泻卤③,人民寡,于是太公劝其女功,极技巧,通鱼盐,则人物归之,襁至③而辐凑。故齐冠带衣履天下,海岱之间敛袂而往朝焉。其后齐中衰,管子修之,设轻重九府,则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而管氏亦有三归,位在陪臣,富于列国之君。是以齐富疆至于威、宣也。
故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礼生于有而废于无。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适其力。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富者得势益彰,失势则客无所之,以而不乐。夷狄益甚。谚曰:“千金之子,不死于市。”此非空言也。故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
(选自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注释:①虞人:古代掌管山泽的官,②泻卤:盐碱地。③襁至:络绎而来。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字。
①此四者,民所衣食之
原也(________)
②于是太公
劝其女功(________)
③九合诸侯,一
匡天下(________)
④尚有
患贫(________)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两项是( )( )
A.于是太公劝其女功,极技巧,通鱼盐 |
B.则人物归之,襁至而辐凑 |
C.是以齐富彊至于威、宣也 |
D.此非空言也 |
【小题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农不出则乏其食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
B.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 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 |
C.人富而仁义附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
D.失势则客无所之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
【小题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
(2)故齐冠带衣履天下,海岱之间敛决而往朝焉。
【小题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农工商虞四者都不可偏废,它们是百姓衣食的源泉,大小和富裕成正比。 |
B.姜太公继承管仲的事业,使中衰的齐国得以振兴,一直延续到威、宣王之时。 |
C.经济状况与道德修养密切相关,君子富有就行仁德,小人富有就做力及之事。 |
D.不论是天子、诸侯、大夫、百姓,本性都是害怕贫穷的,所以会趋利而行。 |
【小题6】《论语》记载有“子罕言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之类的话;《孟子·梁惠王》中也记载了孟子对梁惠王要谈仁义,不要言利的劝谏。而在司马迁笔下,“利”是大家值得追寻的目标。对此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批评司马迁道:“其是非颇谬于圣人……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贱贫,此其所蔽也”。对此,你有何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