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毛璩字叔琏。弱冠,右将军桓豁以为参军。寻遭父。服阕,为谢安卫将军参军。淮、肥之役,苻坚迸走,璩与田次之共蹑坚,至中阳,不及而归。迁宁朔将军、淮南太守。海陵县四面湖泽,皆是菰葑,逃亡所聚,威令不能及。璩建议率千人讨之。时大旱,璩因放火,菰葑尽然,亡户窘迫,悉出诣璩自首,近有万户,皆以补兵,朝廷嘉之。安帝初,进征虏将军。及桓玄篡位,遣使加璩散骑常侍、左将军。璩执留玄使,不受命。璩传檄远近,列玄罪状。武陵王令曰:“璩忠诚悫亮,自桓玄萌祸,平殄凶逆,肃清荆、郢,当即授上流之任。”初,璩弟宁州刺史瑶卒官,璩兄球孙祜之送丧,葬江陵。会玄败,谋奔梁州。璩弟瑾子修之时为玄屯骑校尉,诱玄使入蜀。既而修之与祜之共杀玄。安帝反正,诏曰:“夫贞松标于岁寒忠臣亮于国危璩体识弘正诚契义旗受命偏师次于近畿匡翼之勋实感朕心。可进征西将军,都督五州军事。”又诏西夷校尉瑾为持节、监梁秦二州军事。瑾弟蜀郡太守瑗为辅国将军、宁州刺史。初,璩使参军谯纵领巴西、梓潼二郡军下涪水,当与璩军会于巴郡。蜀人不乐东征,纵因人情思归,于五城水口反,还袭涪,害瑾。而璩下人受纵诱说,遂共害璩及瑗,并子侄之在蜀者,一时殄没,璩子弘之。义熙中,诏曰:“故益州刺史璩,事乖虑外。葬送日近,益怀恻怆。可先所授官,给钱三十万、布三百匹。”论璩讨桓玄功,追封归乡公,千五百户。又以祜之斩玄功,封夷道县侯。自宝至璩三叶,拥旄开国者四人,将帅之家,与寻阳周氏为辈,而人物不及也。

(选自《晋书·毛璩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夫贞松标于岁寒/忠臣亮于国危/璩体识弘/正诚契/义旗受命/偏师次于近畿/匡翼之勋/实感朕心
B.夫贞松标于岁寒/忠臣亮于国危/璩体识弘正/诚契义旗/受命偏/师次于近畿/匡翼之勋/实感朕心
C.夫贞松标于岁寒/忠臣亮于国危/璩体识弘正/诚契义/旗受命偏师/次于近畿/匡翼之勋/实感朕心
D.夫贞松标于岁寒/忠臣亮于国危/璩体识弘正/诚契义旗/受命偏师/次于近畿/匡翼之勋/实感朕心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忧,古时指人忧虑过深,积劳成疾。
B.嗣,指古代诸侯传位给嫡长子的行为,后来泛指君王或诸侯的职位继承人。
C.赠,即追赠,指皇帝赐给已死的人官爵、荣誉或称号以褒扬其生前的功绩。
D.拥旄,指古代武官持皇帝所赐的旄节统帅军队、统治一方的权力或行为。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毛璩足智多谋,善用天时地利。他利用天旱的特点,采取火攻,将当地的逃亡者都逼迫出来自首,并用他们来补充兵源,受到皇帝嘉奖。
B.毛璩忠于朝廷,拒绝叛臣利诱。桓玄篡位时,派使者对他进行加封,他不但不接受任命,反而扣押了桓玄的使者,并对外公布桓玄罪状。
C.毛璩一门忠烈,多人受帝赏赐。桓玄落败时,毛璩的侄子毛修之、毛祐之诱杀桓玄。皇帝加封毛璩兄弟三人,使他们成为一方军事大员。
D.毛璩一门多人遇难,皇帝深感悲痛。毛璩手下参与谯纵造反,杀害毛璩兄弟及在蜀子侄,临近送葬,皇帝十分悲痛。
【小题4】把文中面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l)准、肥之役,苻坚迸走,璩与田次之共蹑坚,至中阳,不及而归。
(2)璩忠诚悫亮,自桓玄萌祸,平殄凶逆,肃清荆、郢,当即授上流之任。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20-02-27 05:00:5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崔瞻,字彦通,聪明强学,有文情,善容止,神采嶷然,言不妄发。年十五,刺史高昂召署主簿,清河公岳辟为开府西阁祭酒。崔暹为中尉,启除御史。魏孝静帝以人日登云龙门,其父凌侍宴,又敕瞻令近御坐,亦有应诏诗,问邢邵等曰:“此诗何如其父?”咸云:“凌博雅弘丽,瞻气调清新,并诗人之冠。”宴罢,共嗟赏之,咸云:“今日之宴并为崔瞻父子。”
天保初,兼并省吏部郎中。寻丁忧,起为司徒属。杨愔欲引瞻为中书侍郎。时卢思道直中书省,因问思道曰:“我此日多务,都不见崔瞻文藻,卿与其亲通,理当相悉。”思道答曰:“崔瞻文词之美,实有可称,但举世重其风流,所以才华见没。愔云此言有理便奏用之事既施行愔又曰昔裴瓒晋世为中书郎神情高迈每于禁门出入宿卫者肃然动容崔生堂堂之貌亦当无愧裴子
皇建元年,除给事黄门侍郎。与赵郡李概为莫逆之友。概将东还,瞻遗之书曰:“仗气使酒,我之常弊,诋诃指切,在卿尤甚。足下告归,吾于何闻过也?”肃宗践祚,皇太子就傅受业,诏除太子中庶子,征赴晋阳。敕专在东宫,调护讲读,及进退礼度,皆归委焉。太子纳妃斛律氏,敕瞻与鸿胪崔劼定婚礼仪注。仍面受别旨曰:“虽有旧事,恐未尽善,可好定此仪,以为后式。”
大宁元年,除卫尉少卿,寻兼散骑常侍,聘陈使主。瞻词韵温雅,南人大相钦服。还除太常少卿,加冠军将军,转尚书吏部郎中。因患急十余日。旧式,百日不上解官,吏部尚书尉瑾性褊急,以瞻举指舒缓,曹务繁剧,遂附驿奏闻,因而被代。瞻遂免归乡里。天统末年,加骠骑大将军,就拜银青光禄大夫。武平三年卒,时年五十四,谥曰文。
(选自《北齐书》,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  )
A.愔云/此言有理便奏用之/事既施行/愔又曰/昔裴瓒晋世为中书郎/神情高迈/每于禁门出入宿卫者/肃然动容/崔生堂堂之貌/亦当无愧裴子
B.愔云/此言有理/便奏用之/事既施行/愔又曰/昔裴瓒晋世为中书郎/神情高迈/每于禁门出入/宿卫者肃然动容/崔生堂堂之貌/亦当无愧裴子
C.愔云此言有理/便奏用之事/既施行/愔又曰/昔裴瓒/晋世为中书郎/神情高迈/每于禁门出入/宿卫者肃然动容/崔生堂堂之貌/亦当无愧裴子
D.愔云此言有理/便奏用之/事既施行/愔又曰/昔裴瓒晋世为中书郎/神情高迈/每于禁门/出入宿卫者/肃然动容/崔生堂堂之貌/亦当无愧裴子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辟,征召。征辟是中国汉代擢用人才的一种制度,主要包括皇帝征聘和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皇帝征召称“征”,官府征召称“辟”。
B.吏部,是中国古代官署之一,隋、唐、五代,列为尚书省六部之首,掌管天下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务。
C.丁忧,本义是遭逢父母丧事。一般指封建社会的道德礼仪制度,官员父母死去,官员必须停职守制,期间除非特殊情况不准为官。
D.谥,古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给予的褒奖性的称号,帝王谥号一般由礼官议上;臣下谥号由朝廷赐予,一般文人学士则由其亲友、门生所加。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崔瞻很有文采。他曾和父亲一起在魏肃宗的宴席上应诏作诗,并受到肃宗的赞扬;出使陈时,他的词也受到当地人的称赞。
B.崔瞻重视友情。李盖将东还,崔瞻认为朋友离去,就不会再有人批评自己的过错了。
C.崔瞻很受肃宗的器重。肃宗登上帝位后,任命他为太子中庶子,让他专门在东宫调教太子,并让他与崔劼共同制定太子纳妃的礼仪。
D.崔瞻举止舒缓,言不妄发。他曾经因为行动舒缓的原因被吏部尚书上奏,丢掉了吏部郎中的职位,回归乡里。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宴罢,共嗟赏之,咸云:“今日之宴并为崔瞻父子。”
(2)崔瞻文词之美,实有可称,但举世重其风流,所以才华见没。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小题。
吴隐之,字处默,濮阳鄄城人。美姿容,善谈论,博涉文史,以儒雅标名。弱冠而介立,有清操,虽儋石无储,不取非其道。事母孝谨及其执丧哀毁过礼家贫无人鸣鼓每至哭临之时恒有双鹤警叫复有群雁俱集时人咸以为孝感所至与太常韩康伯邻居,康伯母,贤明妇人也,每闻隐之哭声,辍餐投箸,为之悲泣。既而谓康伯曰:”汝若居铨衡,当举如此辈人。”及康伯为吏部尚书,隐之遂阶清级,累迁晋陵太守。在郡清俭,妻自负薪。迁左卫将军,虽居清显,禄赐皆班亲族,冬月无被,尝浣衣,乃披絮,勤苦同于贫庶。广州包带山海,珍异所出,一箧之宝,可资数世,故前后刺史皆多黩货。朝廷欲革岭南之弊,以隐之为广州刺史。未至州二十里,地名石门,有水曰贪泉,饮者怀无厌之欲。隐之既至,语其亲人曰:”不见可欲,使心不乱。越岭丧清,吾知之矣。”乃至泉所,酌而饮之,因赋诗曰:”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及在州,清操逾厉,常食不过菜及干鱼而已,帷帐器服皆付外库,时人颇谓其矫,然亦始终不易。及卢循寇南海,为循所得。刘裕与循书,令遣隐之还。归舟之日,装无余资。及至,数亩小宅,篱垣仄陋,内外茅屋六间,不容妻子。刘裕赐车牛,更为起宅,固辞。后迁中领军,清俭不革,每月初得禄,裁留身粮,其余悉分赈亲族,家人绩纺以供朝夕。时有困绝,或并日而食,身恒布衣不完,妻子不沾寸禄。义熙八年,请老致事,九年,卒。隐之清操不渝,常蒙优赐显赠,廉士以为荣。   
(节选自《晋书•吴隐之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事母孝谨/及其执丧/哀毁过礼/家贫无人/鸣鼓每至哭临之时/恒有双鹤警叫/复有群雁俱集时/人咸以为孝感所至
B.事母孝/谨及其执丧/哀毁过礼/家贫/无人鸣鼓/每至哭临之时/恒有双鹤警叫/复有群雁俱集时/人咸以为孝感所至
C.事母孝谨/及其执丧/哀毁过礼/家贫/无人鸣鼓/每至哭临之时/恒有双鹤警叫/复有群雁俱集/时人咸以为孝感所至
D.事母孝/谨及其执丧/哀毁过礼/家贫无人/鸣鼓每至哭临之时/恒有双鹤警叫/复有群雁俱集/时人咸以为孝感所至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男子20岁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弱冠即指男子二十岁。
B.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武官员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长官为吏部尚书。
C.刺史,职官名。“刺”是检核问事的意思,即监察之职,“史”为“御史”之意。
D.致事是指古代官员辞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而离职,也称“致仕”、“休致”。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隐之儒雅孝顺。他广泛涉猎文史,以儒雅闻名,事奉母亲极尽孝道,使韩康伯之母大受感动,为之悲痛流泪。
B.吴隐之清廉俭朴。他虽有高官显职,但生活勤苦得与贫寒的庶民一样。刘裕赐给他车牛,又为他修造住宅,他坚决推辞。
C.吴隐之饮泉不贪。朝廷任命他为广州刺史,在途经贪泉时,他喝下泉水并赋诗言志,始终坚守了自己“终当不易心”的诺言。
D.吴隐之乐善好施,每月初得到俸禄,只留下自己的口粮,其余部分都赈济给他治下的百姓,家中人靠纺织以供家用。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卢循寇南海,为循所得。刘裕与循书,令遣隐之还。
(2)隐之清操不渝,常蒙优锡显赠,廉士以为荣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朱序,字次伦,义阳人也。序世为名将,累迁鹰扬将军、江夏相。兴宁末,梁州刺史司马勋反,桓温表序为征讨都护往讨之,以功拜征虏将军,封襄平子。太和中,迁兖州刺史。时长城人钱弘聚党百余人,藏匿原乡山。以序为中军司马、吴兴太守。序至郡,讨擒之。事讫,还兖州。
宁康初,拜南中郎将、梁州刺史,镇襄阳。是岁,苻坚遣其将苻不等率众围序,序固守,贼粮将尽,率众苦攻之。初,苻丕之来攻也,序母韩自登城履行,谡西北角当先受弊,遂领百余婢并城中女子于其角斜筑城二十余丈。贼攻西北角,果溃,众便固新筑城。丕遂引退。襄阳人谓此城为夫人城。序累战破贼,人情劳懈,又以贼退稍远,疑未能来,守备不谨。督护李伯护密与贼相应,襄阳遂没,序陷于苻坚。坚杀伯护徇之,以其不忠也。序欲逃归,潜至宜阳,藏夏揆家。坚疑揆,收之,序乃诣苻晖自首,坚嘉而不问,以为尚书。
太元中,苻坚南侵,谢石率众距之。时坚大兵尚在项,苻融以三十万众先至。坚遣序说谢石,称己兵威。序反谓石曰若坚百万之众悉到莫可与敌及其未会击之可以得志。于是石遣谢琰选勇士八千人涉肥水挑战。坚众小却,序时在其军后,唱云:"坚败!"众遂大奔,序乃得归。拜龙骧将军、琅邪内史,转扬州豫州五郡军事、豫州刺史,屯洛阳。
后丁零翟辽反,序遣将军秦膺、童斌与淮泗诸郡共讨之。其后慕容永率众向洛阳,序自河阴北济,与永伪将王次等相遇,乃战于沁水,次改走,斩其支将勿支首。参军赵睦、江夏相桓不才追永,破之于太行。永归上党。时杨楷聚众数千,在湖陕,闻永败,遣任子诣序乞降。序追永至上党之白水,与永相持二旬。闻翟辽欲向金墉,乃还,会稽王道子以序胜负相补,不加褒贬。
序以老病,累表解职,不许。诏断表,遂辄去任。数旬,归罪廷尉,诏原不问。太元十八年卒,赠左将军、散骑常侍。
(选自《晋书·列传第五十一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序反/谓石曰/若坚百万之众/悉到莫可与敌/及其未会/击之/可以得志
B.序反谓石曰/若坚百万之众/悉到莫可与敌/及其未会/击之/可以得志
C.序反谓石曰/若坚百万之众悉到/莫可与敌/及其未会/击之/可以得志
D.序反/谓石曰/若坚百万之众悉到/莫可与敌/及其未会击之可/以得志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表”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是臣子向皇帝陈述已见的一种奏章。“陈情表”中的“表”即为此意。
B.“宁康”是古代年号纪年法中的年号,皇帝即位一般要改元纪年。“元和十年”“辛未三月”即是此类。
C.“河阴”即河之阴。一般向阳的地方为阳,背阴的地方为阴。山之南、河之北为“阳”,山之北、河之南为“阴”。
D.“赠”也称“追赠”,或作追封、追晋,在人死后授予某种官职或称号,即加封死者的官职、勋位。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朱序屡立战功。平定司马勋叛乱,升职为征虏将军;讨钱弘,官至中军司马、吴兴太守;淝水之战中,献计击败苻坚军队。
B.朱序机智灵活。苻坚派他劝降谢石,他却为谢石出谋划策;并在战中趁苻坚军队稍稍后撤时大喊“苻坚败了”,致使苻坚军队仓怕奔逃。
C.朱序讲究节义。藏匿在夏揆家里时,得知夏揆因自己连累而被捕,朱序便主动到苻坚府中自首,苻坚赞许朱序的义气未作追究。
D.朱序个性鲜明。当朝廷拒不接受其请求解除职务的奏表时,他就自行卸任离职,结果被送交廷尉治罪,好在最后朝廷赦免其罪未加追究。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序累战破贼,人情劳懈,又以贼退稍远,疑未能来,守备不谨。
(2)闻翟辽欲向金墉,乃还,会稽王道子以序胜负相补,不加褒贬。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殷浩,字深源,陈郡长平人也。浩识度清远,弱冠有美名。或问浩曰:“将莅官而梦棺,将得财而梦粪,何也?”浩日:“官本臭腐,故将得官而梦尸。钱本粪土,故将得钱而梦秽。”时人以为名言。

三府辟,皆不就。除侍中、安西军司,并称疾不起。遂屏居墓所,几将十年。王濛、谢尚犹伺其出处,因相与省之,知浩有确然之志。既反,相谓曰:“深源不起,当如苍生何!”庾翼贻浩书曰:济一时之务,须一时之胜,何必德均古人,韵齐先达邪!”浩固辞不起。建元初,简文帝时在藩,始综万机,卫将军褚裒荐浩。浩上疏陈让。自三月至七月,乃受拜焉。

时桓温既灭蜀,威势转振,朝廷惮之。简文帝以浩有盛名,朝野推伏,故引为心膂,以抗于温,于是与温颇相疑贰。王羲之密说浩,令与桓温和同,不宜内构嫌隙,浩不从。

胡中大乱,朝廷欲遂荡平关、河,于是以浩为中军将军。浩既受命,以中原为己任,上疏北征。次山桑,而襄反,浩惧,退保谯城,器械军储皆为襄所掠,士卒多亡叛。桓温素忌浩,及闻其败,上疏罪浩。竟坐废为庶人

浩少与温齐名,而每心竞。温尝问浩:“君何如我?”浩曰:“我与君周旋久,宁作我也。”温既以雄豪自许,每轻浩,浩不之惮也。浩虽被黜放,口无怨言,虽家人不见其有流放之戚。但终日书空,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后温将以浩为尚书令遗书告之浩欣然许焉将答书虑有谬误开闭者数十竟达空函大忤温意由是遂绝永和十二年卒。

(选自《晋书·殷浩传》,有删改)

注襄:姚襄。羌人,后归东晋,与殷浩不合,判而北归。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后温将以浩为尚书令/遗书告之浩/欣然许焉/将答书虑/有谬误/开闭者数十/竟达空函大/忤温意/由是遂绝/
B.后温将以浩为尚书令/遗书告之浩/欣然许焉/将答书/虑有谬误/开闭者数十/竟达空函大/忤温意/由是遂绝/
C.后温将以浩为尚书令/遗书告之/浩欣然许焉/将答书虑/有谬误/开闭者数十/竟达空函/大忤温意/由是遂绝/
D.后温将以浩为尚书令/遗书告之/浩欣然许焉/将答书/虑有谬误/开闭者数十/竟达空函/大忤温意/由是遂绝/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人,因体犹未壮,故称“弱冠”。
B.文帝,文中指庙号。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
C.中原,文中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华夏民族的摇篮。
D.庶人,文中指无官爵的平民。“废为庶人”意为被削去官职,成为平民。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殷浩才智出众。有人问他,为什么做官时梦见棺材,得财时梦见粪土,他的回答充满智慧,当时的人把他的回答作为名言。
B.殷浩受到赏识。朝廷多次征召他出来做官,很多人都希望他出来做官,庾翼还写信给他,希望他出来做官。
C.殷浩不畏权贵。桓温灭蜀后,权势大涨,简文帝因为殷浩名声大,把他作为心腹,抗衡桓温,桓温派人求和,被他拒绝。
D.殷浩遭人忌恨。他年轻时和桓温齐名,两个人有心结,在他受命讨伐胡人遭遇失败时,桓温趁机上疏谴责他。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王濛、谢尚犹伺其出处,因相与省之,知浩有确然之志。
(2)温既以雄豪自许,每轻浩,浩不之惮也。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羊琇,字稚舒,景献皇后之从父弟也。琇少举郡计,参镇西钟会军事,从平蜀。及会谋反,琇正言苦谏,还,赐爵关内侯。琇涉学有智算,少与武帝通门,甚相亲狎,每接筵同席,尝谓帝曰:“若富贵见用,任领护各十年。”帝戏而许之。初,帝未立为太子,而声论不及弟攸,文帝素意重攸,恒有代宗之议。琇密为武帝画策,甚有匡救。又观察文帝为政损益,揆度应所顾问之事,皆令武帝默而识之。其后文帝与武帝论当世之务及人间可否,武帝答无不允,由是储位遂定。及帝为抚军,命琇参军事。帝即王位后,擢琇为左卫将军,封甘露亭侯。帝践阼,累迁中护军,加散骑常侍。琇在职十三年,典禁兵,豫机密,宠遇甚厚。初,杜预拜镇南将军,朝士毕贺,皆连榻而坐。琇与裴楷后至,曰:“杜元凯乃复以连榻而坐客邪?”遂不坐而去。琇性豪侈,费用无复齐限,而屑炭和作兽形以温酒,洛下豪贵咸竞效之。又喜游燕,以夜续昼,中外五亲无男女之别,时人讥之。然党慕胜己,其所推举,尽心无二。穷窘之徒,特能振恤。选用多以得意者居先,不尽铨次之理。将士有冒官位者,为其致节,不惜躯命。然放恣犯法,每为有司所贷。其后司隶校尉刘毅劾之应至重刑武帝旧恩直免官而已顷之复职及齐王攸出镇也,琇以切谏忤旨,左迁太仆。既失宠愤怨,遂发病,以疾笃求退。拜特进,加散骑常侍,还第,卒。帝手诏曰:“琇与朕有先后之亲,少小之恩,历位外内,忠允茂著,不幸早薨,朕甚悼之。其追赠辅国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赐东园秘器,朝服一袭,钱三十万,布百匹。”谥曰威。
(节选自《晋书•羊琇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其后司隶校尉刘毅劾之/应至重刑/武帝以旧恩直/免官而/已顷之/复职/
B.其后司隶校尉/刘毅劾之应至重刑/武帝以旧恩/直免官而/已顷之/复职/
C.其后司隶校尉/刘毅劾之应至重刑/武帝以旧恩直/免官而已/顷之/复职/
D.其后司隶校尉刘毅劾之/应至重刑/武帝以旧恩/直免官而已/顷之/复职/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父,指称父亲的亲兄弟,从父年长于父者为从伯,年幼于父者为从叔。
B.关内侯,爵位名,一般是对立有军功的将领的奖励,有按规定户数征收租税之权。
C.左迁,降低官职,即“降官”。犹言下迁。汉代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
D.追赠,或作追封、追晋,即加封死者的官职勋位,用于表扬对朝廷有贡献的死者。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羊琇诡计多端。武帝还没有被立为太子,羊琇为武帝出谋划策,在很多方面都有补救,最终得以成功。
B.羊琇个性十足。在参加杜元凯的庆贺宴会时,因为不满杜元凯以连榻招待客人,他不肯坐下就此离开。
C.羊琇深受宠幸。武帝让他主管禁兵,参与机密,羊琇死后武帝亲下诏书,追赐官职,赏赐财物。
D.羊琇生性豪奢。他用木炭捣成碎屑制成兽形来温酒,洛阳的豪贵都争相仿效;他还经常和亲戚夜以继日地玩乐。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又观察文帝为政损益揆度应所顾问之事,皆令武帝默而识之。
(2)然党慕胜己,其所推举,尽心无二。穷窘之徒,特能振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