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古今异义
(1)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
(2)汝可以模拟得之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其他 更新时间:2020-02-29 09:47:3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丁度,公雅,其先恩州清河人。大中祥符中,登服勤词学科,为太子中允,直集贤院。坐解送国子监进士失实,监齐州税。还太常礼院,判吏部南曹。旧制,监司及藩镇辞谒皆赐对。仁宗初即位,止令附中书、枢密奏之,度言,附奏非所以防壅蔽也。帝遣使问所以御边,度奏曰:“今士气伤沮,若复追穷巢穴,粮千里,轻用人命以快一朝之意,非计之得也。太祖时,疆场之任,不用节将,但审擢材器,丰其廪赐,信其赏罚,方陲辑宁几二十年。为今之策,莫若谨亭障,远斥堠,控扼要害,为制御之全计。”因条上十策名曰《备边要览》。时西疆未宁,二府三司,虽询休不废务。度言:“苻坚以百万师寇晋,谢安命驾出游以安人心。请给假如故,无使外夷窥朝廷浅深。”从之。迁中书舍人,为承旨。

时叶清臣请商州置监铸大钱,以一当十。度奏曰:“在京西,有强盗杀人,取其衣,直不过数百钱。盗铸之利,不啻数倍。民间铜铅之器,悉为大钱,何以禁止?”帝尝问用人以资与才孰先,度对曰:“承平时用资,边事未平宜用才。”时度在翰林已七年,而朝廷方用兵,故对以此。谏官孙甫论度所言,盖自求柄用,帝谕辅臣曰度在侍从十五年数论天下事顾未尝及私甫安从得是语?卫士为变,事连宦官杨怀敏,枢密使夏竦请御史与宦官同于禁中鞠之,不可滋蔓,令反侧者不自安。度曰:宿卫有变,事关社稷,此而可忍孰不可忍?请付外台穷治党与。”争于帝前。仁宗从竦言,度遂求解政事,罢为紫宸殿学士兼侍读学士。卒,赠吏部尚书,文简。

(节选自《宋史·丁度传》)

【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还太常礼院 知:掌管
B.粮千里 馈:运输
C.迁中书舍人 累:连累
D.取其衣 弊:破旧
【小题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帝谕/辅臣曰/度在侍从十五年数/论天下事/顾未尝及私/甫安从得是语/
B.帝谕辅臣曰/度在侍从十五年/数论天下事/顾未尝及私/甫安从得是语/
C.帝谕辅臣曰/度在侍从十五年/数论天下事/顾未尝及私甫/安从得是语/
D.帝谕/辅臣曰/度在侍从十五年数/论天下事/顾未尝及私甫/安从得是语
【小题3】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是在本名外另取的和本名意义有关的名字,长辈对晚辈称字表恭敬。
B.“国子监”是我国封建时代最高的教育管理机关,有的时代兼为最高学府。
C.“旬休”是我国唐宋时期官员们的一种休假制度,即官员每十天休息一天。
D.“谥”是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加给的含褒贬的称号。
【小题4】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翻译,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宿卫有变,事关社稷,此而可忍孰不可忍?
A.禁卫军发生变化,事情关系到国家的安危,这种事情如果可以容忍,还有谁不能容忍?
B.禁卫军发动政变,事情关系到国家的安危,这种事情如果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事情不能容忍?
C.禁卫军发生变化,事情关系到国家的安危,这种事情如果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事情不能容忍?
D.禁卫军发动政变,事情关系到国家的安危,这种事情如果可以容忍,还有谁不能容忍?
【小题5】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丁度劝谏皇上应该赐对。仁宗命令请求谒见的官员将奏折附在中书、枢密的奏折中上呈,丁度认为这样做容易堵塞言路。
B.丁度精心谋划边境防御。皇上询问御边之策,丁度认为不宜与敌人硬拼,不妨参照太祖时的做法进行防御,上奏十条计策。
C.丁度坚决反对铸造大钱。丁度通过对比强盗杀人后夺取的财物价值和偷铸钱币的利润,指明此举会刺激偷铸钱币的行为。
D.丁度对待政事据理力争。卫士政变,夏竦提出在禁宫中审讯,丁度直言应将此事交给相关部门,朝廷最终将党羽一网打尽。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巨鹿之战
章邯已破项梁军,则以为楚地兵不足忧,乃渡河击赵,大破之。当此时,赵歇为王,陈余为将,张耳为相,皆走入巨鹿城①。
楚王召宋义与计事而大悦之,因置以为上将军,项羽为鲁公,为次将,范增为末将,救赵。诸别将皆属宋义,号为卿子冠军②。
行至安阳,留四十六日不进。项羽曰:“吾闻秦军围赵王巨鹿,疾引兵渡河,楚击其外,赵应其内,破秦军必矣。”宋义曰:“不然。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③;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故不如先斗秦、赵。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因下令军中曰:“猛如虎,很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之。”乃遣其子宋襄相齐,身送之至无盐,饮酒高会。天寒大雨,士卒冻饥。项羽曰:“将戮力而攻秦,久留不行。今岁饥民贫,士卒食芋菽,军无见粮。且扫境内而专属于将军,国家安危,在此一举。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即其帐中斩宋义头,出令军中曰:“宋义与齐谋反楚,楚王阴令羽诛之。”当是时,诸将皆慑服,莫敢枝梧④。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
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巨鹿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注:①巨鹿城:古县名,治在现在河北平乡西南。②卿子冠军:卿子是当时对人的尊称。宋义是上将军,在诸将之上,所以称为卿子冠军。③承其敝:承,趁;敝,疲惫。④枝梧:抵抗。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战胜则兵罢 罢:通“疲”,疲劳。
B.故不如先斗秦赵    斗:使……相斗。
C.立项羽为假上将军  假:假扮,充当。
D.救巨鹿者十余壁    壁:营垒,军营。
【小题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 呼声动天/ 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 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 而前莫敢仰视。
B.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 楚兵呼声动天/ 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 于是已破秦军/ 项羽召见诸侯将/ 入辕门/ 无不膝行而前/ 莫敢仰视。
C.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 楚兵呼声动天/ 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 已破秦军项羽召见/ 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 而前莫敢仰视。
D.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 呼声动天/ 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 于是已破秦军/ 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 无不膝行而前/ 莫敢仰视。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宋义认为项羽有勇无谋,引起了项羽的不满,于是项羽假托楚怀王的命令,杀死了宋义。
B.宋义率部抵达安阳后,停留不前。他对项羽攻打秦军的建议并不采纳,甚至说“猛如虎,很如羊,贪如狼”者一律斩首。
C.宋义名为救赵,“久留不行”,不戮力攻秦,拒谏饰非,“饮酒高会”,借机徇私,的确不能统领一军。
D.项羽军破釜沉舟,抱着必死的决心,无不以一当十,势如破竹地战胜了秦国的军队。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
(2)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
(3)当是时,楚兵冠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