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荆轲者,卫人也。其先乃齐人,徙于卫,卫人谓之庆卿。而之燕,燕人谓之荆卿。
荆卿好读书击剑,以术说卫元君,卫元君不用。其后秦伐魏,置东郡,徙卫元君之支属于野王。
荆轲尝游过榆次,与盖聂论剑,盖聂怒而目之。荆轲出,人或言复召荆卿。盖聂曰:“曩①者吾与论剑有不称者,吾目之;试往,是宜去,不敢留。”使使往之主人,荆卿则已驾而去榆次矣。使者还报,盖聂曰:“固去也,吾曩者目慑之!”
荆轲游于邯郸,鲁勾践与荆轲博②,争道③,鲁勾践怒而叱之,荆轲嘿④而逃去,遂不复会。
荆轲既至燕,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荆轲虽游于酒人乎,然其为人沉深好书;其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其之燕,燕之处士田光先生亦善待之,知其非庸人也。
居顷之,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太子曰:“愿因先生得结交于荆卿,可乎?”田光曰:“敬诺。”即起,趋出。太子送至门,戒曰:“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田光俯而笑曰:“诺。”偻行见荆卿,曰:“光与子相善,燕国莫不知。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形已不逮也,幸而教之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光窃不自外,言足下于太子也,愿足下过太子于宫。”荆轲曰:“谨奉教。”
(节选自《史记•刺客列传》,有删改)
(注)①曩(nǎng):以往,从前。②博:古代一种博戏。③争道:争夺博局上的格道。④嘿:同“默”。
【小题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之燕,燕人谓之荆卿 之:到、往 |
B.与盖聂论剑,盖聂怒而目之 目:瞪视 |
C.荆卿则已驾而去榆次矣 去:前往 |
D.愿足下过太子于宫 过:拜访 |
【小题2】下列语句中的加横线的词不属于敬称的一项是
A.愿因先生得结交于荆卿 |
B.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之大事也 |
C.光与子相善,燕国莫不知 |
D.言足下于太子也 |
【小题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 |
B.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 |
C.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 |
D.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 |
【小题4】下列对文中划线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先乃齐人 翻译:他以前是齐国人 |
B.燕之处士田光先生亦善待之 翻译:燕国隐士田光先生也友好地对待他 |
C.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 翻译:适逢在秦国做人质的燕太子丹逃回燕国 |
D.不知吾形已不逮也 翻译:不知道我的身体已力不从心了 |
【小题5】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传记一开始先交代了荆轲的身世籍贯,从文中可知,荆卿是燕国人对他的称呼。 |
B.荆轲遭盖聂和鲁勾践的怒目、怒叱不计较,表现出他能含羞忍耻、深沉稳重的性格。 |
C.荆轲与屠狗者、高渐离酒后在街上狂歌哭笑,充分体现了荆轲想报仇而不得的苦恼。 |
D.燕国隐士田光知道荆轲不是平庸之人,当太子丹表示想结识荆轲时,田光推荐了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