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历史

题干

19世纪中期,世界历史发生了重大变化,根据相关知识回答:
(1)在这一时期影响俄、日、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各自问题是什么?
(2)它们各是通过什么途径解决的?
(3)这些问题的解决对这些国家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简答题 更新时间:2019-05-22 04:09:1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近年来,中国、美国和日本三国的外交关系风云变幻,跌宕起伏.中、美、日关系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影响重大。依据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崛起篇)

材料一:过去的西洋文明史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

——1868年某日本官员

在美国历史上唯一的这次内战中……拥有道义和价值优势的北方最终取得了胜利。

——摘自《大国崛起》

(1)日本“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在19世纪末如彗星般耀眼,迅速强大起来,主要得益于哪次改革?

(2)美国“这次内战”,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又一障碍,请问“又一障碍”指的是什么?

(争夺篇)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列强为缓和在亚太地区的矛盾,通过会议对亚太地区进行了“安排”。

(3)材料二中的会议指的哪次会议?对亚太地区的“安排”,可谓是使“日本人沮丧,美国人得意,中国受伤害”,那么给中国造成了怎样的伤害?

(战争篇)

材料三:苏德战争爆发后,目本決定占领印度支那和南太平洋诸国,以夺取那里丰富的战略资源,并控制主要交通线。当时美国是日本南进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最大障碍。

——《世界历史》

(4)为了扫除材料三中所述“障碍”,日本采取了什么军事行动?

(竞争篇)

材料四:美国、日本在不同时期世界工业生产中比重的变化图


(5)图一、二反映出20世纪50-70年代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请问50年代初,美国哪些举措影响了日本经济的发展?(举一项即可)图二、三日本、西欧实力的增强对美国的霸权政策和世界政治格局,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反思篇)

材料五:2013年11月中国政府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其目的是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领空安全,符合国际法和国际惯例。日本首相安倍与美国副总统拜登举行会谈,一致认为,“不能予以承认。”美国国务卿克里访问越、菲时,也声称不承认,令南海局势再起波澜。

在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问“中方如何看待中日关系的未来?”外交部发言人表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天的中国已不再是一百多年前的中国。我们完全有能力,有信心捍卫自己的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

(6)美国领导人频频出访日、越、菲,插手我国南海事务,造成南海局势紧张,这种霸权主义行径违背了怎样的国际准则?

(7)你认为材料三中外交部发言人表示“我们完全有能力、有信心捍卫自己的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8)结合所学知识和上述材料,放眼未来,你认为怎样才能建立长期、健康和稳定的中美、中日关系?

同类题4

革命或改革往往是某种旧制度阻碍社会经济发展时而发生的,因此懂得改变,是一种智慧。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什么力量迫使他们搞改革呢?这就是把俄国拖上资本主义道路的经济发展的力量。地主农奴主不能阻挠俄国同欧洲商品交易的增长,不能保持住旧的崩溃的经济形态。克里木战争显示出农奴制俄国的腐败和无能。解放以前,农民的“叛乱”每10年都要高涨一次,这使头号大地主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承认,从上面解放比等待从下面推翻要好些。

——列宁《“农民改革”和无产阶级农民革命》

材料二 日本的新统治者致力于日本社会的转型,以获得同外国势力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平等地位。……变革使日本成为东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强国……明治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强化中央集权

——摘自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第三版)下

材料三  1831年的一天,在美国南方城市新奥尔良的奴隶拍卖市场上,奴隶主们正用皮鞭毒打黑奴,还用烧红的铁条烙他们,一位北方来的年轻水手看到眼前的悲惨景象,愤怒地说:“太可耻了!等有了机会,我一定要把这奴隶制度彻底打垮!”1860年他当上了美国总统,实现了这个伟大的抱负。
(1)从材料一归纳出俄国实行农奴制改革的原因。(不得照抄原文)
(2)为了实现材料二中的“首要目标”,日本政府采取了什么相应措施?
(3)材料三中“北方来的年轻水手”是谁?他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清除了什么障碍?
(4)土地是人类社会最早、最基本的生产资料,19世纪60年代,美国、日本、俄国三国发生的革命或改革,都废除了阻碍其发展的旧的土地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三国解决土地问题采取的措施分别是什么?
(5)综合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三次革命或改革对这三国的共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