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方岳贡,字四长,谷城人。天启二年进士。授户部主事,进郎中。历典仓库,督永平粮储,并以廉瑾闻。崇祯元年,出为松江知府。海滨多盗,捕得辄杖杀之。郡东南临大海,飓潮冲击,时为民患,筑石堤二十里许,遂为永利。郡漕京师数十万石,而诸仓乃相距五里,为筑城垣护之,名曰“仓城”。他如发仓振民、劝耕桑,咸有成绩,嘉卓异者数矣。薛国观败,其党王陛彦下吏,素有隙,因言岳贡尝馈国观三千金,遂被逮。士民诣阙讼冤,巡抚黄希亦白其诬,下法司谳奏。一日,帝晏见辅臣,问:“有一知府积俸十余年,屡举卓异者谁也?”蒋德璟以岳贡对。帝曰:“今安在?”德璟复以陛彦株连对帝领之法司谳上言行贿无实迹宜复官帝奖其清执报可。无何,给事中方士亮荐岳贡及苏州知府陈洪谧,乃擢山东副使兼右参议,总理江南粮储。所督漕艘,如期抵通州。帝大喜。吏部尚书郑三俊举天下廉能监司五人,岳贡与焉。帝趣使入对,见于平台,问为政何先,对曰:“欲天下治平,在择守令;察守令贤否,在监司;察监司贤否,在巡方;察巡方贤否,在总宪。总宪得人,御史安敢以身试法。”帝善之,赐食,日晡乃出。越六日,即超擢左副都御史。尝召对,帝适以事诘吏部尚书李遇知,遇知曰:“臣正纠驳。”岳贡曰:“何不即题参?”深合帝意。翌日,命以本官兼东阁大学士,时十六年十一月也。故事,阁臣无带都御史衔者,自岳贡始。李自成陷京师,岳贡及邱瑜被执,幽刘宗敏所。贼索银,岳贡素廉,贫无以应,拷掠备至。搜其邸,无所有,松江贾人为代输千金。四月朔日与瑜并释。

(选自《明史》卷二百五十一,有删节)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德璟复以陛彦株连/对帝领之/法司谳/上言行贿无实迹/宜复官/帝奖其清执/报可
B.德璟复以陛彦株连/对帝领之/法司谳上/言行贿无实/迹宜复官/帝奖其清执/报可
C.德璟复以陛彦株连对/帝领之/法司谳上/言行贿无实迹/宜复官/帝奖其清执/报可
D.德璟复以陛彦/株连对帝领之/法司谳上/言行贿无实/迹宜复官/帝奖其清执/报可
【小题2】下列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迁,贬官,降职,白居易因越职上书言事,触怒当朝权贵,遂被贬为江州司马。出官,(京官)外调。
B.教坊,唐代官办管领音乐杂技、教练歌舞的机关。庠、序,都是学校。商(殷)代叫序,周代叫庠。七庙,天子的宗庙。
C.鸡人报晓筹,汉代制度,宫中不养鸡,而用人传唱报晓。鸡人,宫中掌握时间的卫士。筹,更筹,夜间巡逻时用的梆子,这里代指时间。
D.寡人,寡德之人,是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称。五陵,汉代五个皇帝(高、惠、景、武、昭)的陵墓。黔首,秦朝对百姓的称呼。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方岳贡廉洁谨慎。在负责掌管仓库、管理永平粮仓时就因廉洁谨慎而闻名于世,在被贼军抓获时,又因无钱进献备受拷打。
B.方岳贡政绩卓异。将数十万石粮食漕运到京城并建立“仓城”,连皇帝也知道有一位担任知府十几年屡有卓异政绩的官员。
C.方岳贡勤政为民。担任松江知府时,飓风大浪带来灾难,为使人民免受祸患,他修筑石堤二十多里,使之成为松江人民永久的福利。
D.方岳贡善于应对。被召应对,恰逢皇帝诘问吏部尚书李遇知,方岳贡的回答深合皇帝心意,被赏赐食物,到了晡时才出宫。
【小题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他如发仓振民、劝耕桑,咸有成绩,嘉卓异者数矣。
(2)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20-03-14 06:43:4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吕坤,字叔简,宁陵人。万历二年进士。为襄垣知县,有异政。调大同,历郎中。迁山东参政、山西按察使、陕西右布政使。二十五年五月,书疏陈天下安危。入,不报。坤遂称疾乞休,中旨许之。于是给事中戴士衡劾坤机深志险,谓石星大误东事,孙鑛滥杀不辜,坤顾不言,无大臣节。给事中刘道亨言往年孙丕扬劾张位,位疑疏出坤手,故使士衡劾坤。位奏辨。帝以坤既罢,悉置不问。初,坤按察山西时,尝撰《闺范图说》,内侍购入禁中。郑贵妃因加十二人,且为制序,属其伯父承恩重刊之。士衡遂劾坤因承恩进书,结纳宫,包藏祸心。坤持疏力辨。未几,有妄人为《闺范图说》跋,名曰《忧危竑议》,略言:“坤撰《闺范》独取汉明德后者后由贵人进中宫坤以媚郑贵妃也坤疏陈天下忧危无事不言独不及建储意自可见。”其言绝狂诞,将以害坤。帝归罪于士衡等,其事遂寝。坤刚介峭直,留意正学。居家之日,与后进讲习。所著述,多出新意。初,在朝与吏部尚书孙丕扬善。后丕扬复为吏部,屡推坤左都御史未得命,言:“臣以八十老臣保坤,冀臣得亲见用坤之效。不效,甘失举之罪,死且无憾。”已,又荐天下三大贤,沈鲤、郭正域,其一即坤。丕扬前后推荐,疏至二十余上,帝终不纳。福王封国河南,赐庄田四万顷。坤在籍,上言:“国初分封亲籓二十有四,赐田无至万顷者。河南已封周、赵、伊、徽、郑、唐、崇、潞八王,若皆取盈四万,占两河郡县且半,幸圣明裁减。”复移书执政言之。会廷臣亦力争,得减半。卒,天启初,赠刑部尚书。

(选自《明史·吕坤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坤撰《闺范》/独取汉明德后者/后由贵人进中/宫坤以媚郑贵妃也/坤疏陈天下/忧危无事/不言独不及建/储意自可见
B.坤撰《闺范》/独取汉/明德后者/后由贵人进/中宫坤以媚郑贵妃也/坤疏陈天下忧危/无事不言/独不及建储意/自可见
C.坤撰《闺范》/独取汉明德后者/后由贵人进中宫/坤以媚郑贵妃也/坤疏陈天下忧/危无事不言/独不及/建储意自可见
D.坤撰《闺范》/独取汉明德后者/后由贵人进中宫/坤以媚郑贵妃也/坤疏陈天下忧危/无事不言/独不及建储/意自可见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疏,文中指呈给皇帝的奏章。又如,“疏草”指奏章的草稿,“疏直”即呈上奏章直陈。
B.内侍,在宫中供使唤的人。唐朝全部以太监充当,因此内侍又成为宦官的专称。
C.掖,文中指掖庭,宫中的旁舍,是皇帝居住的地方。如“后外祖母邓朱出入掖庭”。
D.坐,文中指中国古代因他人犯罪而使与犯罪者有一定关系的人连带受刑的一种制度。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吕坤在万历二年就考中了进士,曾先后担任襄垣知县、山东参政、山西按察使、陕西右布政使等职务。
B.吕坤上疏皇上,皇帝不予答复,戴士衡认为吕坤心计深,野心大,没有大臣的气节。吕坤因而称病请求退休。
C.戴士衡弹劾吕坤,有人写《忧危竑议》陷害吕坤,但他们没有得逞,皇帝将罪过归于戴士衡等人。
D.吏部尚书孙丕扬屡次推举吕坤担任左都御史,这说明吕坤有才德,也说明孙丕扬是一个正直的重才之人。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以八十老臣保坤,冀臣得亲见用坤之效。
(2)若皆取盈四万,占两河郡县且半,幸圣明裁减。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樊莹,字廷璧,常山人。天顺末,举进士,引疾归养。久之,授行人,使蜀不受馈,土官作却金亭识之。成化八年,擢御史。山东盗起,奉命捕获其魁。清军江北,所条奏多著为例。改按云南,交阯诱边氓为寇,驰檄寝其谋。出知松江府。运夫苦耗折,莹革民夫,令粮长专运,而宽其纲,用以优之。赋役循周忱旧法,稍为变通。民困大苏。忧归,起知平阳。弘治初,诏大臣举方面官。侍郎黄孔昭以莹应,尚书王怒亦器之,擢河南按察使。黄河为患,民多流移。莹巡振,全活甚众。河南田赋多积弊,巡抚都御史徐恪欲考本末,众难之。莹曰:“视万犹千,视千犹百耳,何难。”恪以属莹部吏钩考,旬日阅,宿蠹一清。四年,迁应天府尹。守备中官蒋琮与言官讦奏,所蔓引多至罪黜。莹承命推鞠。初若不为异者,琮大喜。后奏其伤孝陵山脉事,琮遂下狱,充净军。七年,迁南京工部右侍郎,寻改右副都御史巡抚湖广。锦田贼结两广瑶、僮为寇莹谕之散余党戳首恶十八人余岁以疾乞休寡家居七年中外交荐起故官抚治郧阳旋改南京刑部右侍郎十六年,云南景东卫昼晦七日,宜良地震如雷,曲靖大火数发,贵州亦多灾异,命莹巡视。至则劾镇巡官罪,黜文武不职者千七百人。廉知景东之变,乃指挥吴勇侵官帑,图脱罪,因云雾晦冥虚张其事,劾罪之。还进本部尚书。武宗践祚致仕归。刘瑾以会勘隆平候争袭事,连及莹,削藉。明年,又坐减松江官布,罚米五百石输边。莹素贫,至是益窘。三年十一月卒,年七十五。瑾败,复官,赠太子少保,谥清筒。莹性诚悫,农月坐篮舆戴笠,子孙舁行田间,曰:“非徒视稼,欲子孙习劳也。”其后人率教,多愿朴力学者。

(节选自《明史•樊莹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锦田贼结两广瑶、僮为寇/莹谕之散余党/戮首恶十八人/岁余/以疾乞休家/居七年/中外交荐/起故官抚治郧阳/旋改南京刑部右侍郎/
B.锦田贼结两广瑶、僮为寇/莹谕之散/余党戮首恶十八人/岁余/以疾乞休/家居七年/中外交荐/起故官抚治郧阳/旋改南京刑部右侍郎/
C.锦田贼结两广瑶、僮为寇/莹谕之散余党/戮首恶十八人/岁余/以疾乞休/家居七年/中外交荐/起故官抚治郧阳/旋改南京刑部右侍郎/
D.锦田贼结两广瑶、僮为寇/莹谕之散/余党戮首恶十八人/岁余/以疾乞休家/居七年/中外交荐/起故官抚治郧阳/旋改南京刑部右侍郎/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方面官,原指执掌一方军政职权的官员,明代时指地方政府的长官,如巡抚、都御史等。
B.应天府,是南京在明朝时期的名称,为明朝前期首都,迁都顺天府后,应天府作为留都。
C.孝陵,文中指明太祖朱元璋陵墓。陵号是皇帝陵墓的名号,与庙号、谥号、年号等无关。
D.削藉,即取消官员籍贯,赋闲在家,是古代官员因为犯事而被较轻处理的一种处罚方式。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樊莹体恤百姓,为民兴利除弊。他出任松江府知府时,让粮长专门运粮,解放了民夫,也给粮长以优惠;他对周忱赋役旧法稍作变通,百姓困境大为缓解
B.樊莹做事果决,能够力排众议。巡抚都御史徐恪想调查河南田赋积弊本末,但众人为难他;樊莹则建议复杂问题简单处理,徐恪通过樊莹部吏很快查清积弊。
C.樊莹查办弊案,能够严明纲纪。景东卫、宜良、曲靖等多有异常灾象, 樊堂受命巡察;他弹劾镇巡官员,罢免文武官员,对“景东之乱”祸首吴勇光弹劾并定罪。
D.樊莹曾遭诬陷,最终平反昭雪。因隆平侯争袭和松江官布之事,他遭到刘瑾多方陷害,其生活更加困窘;刘瑾失败后,樊莹复名原官,追赠官职,谥号清简。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改按云南,交阯诱边氓为寇,驰檄寝其谋。
(2)莹性诚悫,农月坐篮舆戴笠,子孙舁行田间,曰:“非徒视稼,欲子孙习劳也。”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张佳胤,字肖甫,铜梁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知滑县。剧盗高章者,诈为缇骑,直入官署,劫佳胤索帑金。佳胤色不变,伪书券贷金,悉署游徼名,召入立擒贼,由此知名。擢户部主事,改职方,迁礼部郎中。以风霾考察,谪陈州同知。历迁按察使。

隆庆五年冬,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十府。安庆兵变,坐勘狱辞不合,调南京鸿胪卿,就迁光禄。进右副都御史,巡抚保定,道闻丧归。

万历七年,起故官,巡抚陕西。未上,改宣府。时青把都已服其弟满五大犹桀骜所部八赖掠塞外史车二部总兵官麻锦擒之。佳胤命锦缚八赖将斩,而身驰赦之,八赖叩头誓不敢犯边。后与总督郑洛计服满五大。入为兵部右侍郎。

十年春,浙江巡抚吴善言奉诏减月饷。东、西二营兵马文英、刘廷用等构党大噪,缚殴善言。张居正以佳胤才,令兼右佥都御史代善言。甫入境,而杭民以行保甲故,亦乱。佳胤问告者曰:“乱兵与乱民合乎?”曰:“未也。”佳胤喜曰:“速驱之,尚可离而二也。”既至,民剽益甚。佳胤从数卒佯问民所苦,下令除之。众益张,夜掠巨室,火光烛天。佳胤召游击徐景星谕二营兵,令讨乱民自赎。擒百五十人,斩其三之一。乃佯召文英、廷用,予冠带。而密属景星捕七人,并文英、廷用斩之。二乱悉定。帝优诏褒美。寻以左侍郎还部,录功,加右都御史。

未几,拜戎政尚书,寻兼右副都御史,总督蓟、辽、保定军务。以李成梁击斩逞加努功,加太子少保。成梁破土蛮沈阳,复进太子太保。召还理部事。叙劳,予一品诰。御史许守恩劾佳胤营获本兵,御史徐元复劾之,遂三疏谢病归。越二年卒。赠少保。天启初,谥襄宪。

(节选自《明史·张佳胤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时青把都已服/其弟满五大犹桀骜/所部八赖掠塞外史车二部/总兵官麻锦擒之/
B.时青把都已服/其弟满五大犹桀骜所部/八赖掠塞外史车二部/总兵官麻锦擒之/
C.时青把都已服其弟/满五大犹桀骜/所部八赖掠塞外史车二部总兵官/麻锦擒之/
D.时青把都已服其弟/满五大犹桀骜所部/八赖掠塞外史车二部总兵官/麻锦擒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鸿胪寺卿掌四夷朝贡、宴劳、给赐、送迎之事及国之凶仪、中都祠庙、道释籍帐除附之禁令,可以说是古代的外交官。
B.万历,是明神宗朱翊钧的年号,为明朝所使用时间最长的年号。历史学家黄仁宇用“大历史观”的角度,写了《万历十五年》这本研究明史的专著。
C.官职变动大致分为授予官职、升迁官职、贬免官职、调动官职和辞去官职。其中,擢、迁表升迁官职;调、转表调动官职;致仕、拜表授予官职;告老、乞身表辞官。
D.所谓谥号,就是用一两个字对一个人的一生做一个概括性的评价,算是盖棺定论。上谥,即表扬类的谥号,下谥,即批评类的谥号。
【小题3】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近来,我国一大批企业因环保问题被强制关闭,部分官员也因此受到牵连。文中张佳胤也因风霾问题被贬官。
B.满五大的部署八赖被总兵官麻锦擒获,张佳胤命令麻锦绑缚八赖准备问斩,却又亲自飞骑赶到赦免了他,八赖叩头发誓不侵犯边塞。
C.张佳胤秘密嘱咐徐景星逮捕了七个人,连同马文英、刘廷用一起斩杀。两股叛乱势力全部平定。皇帝下优诏褒扬他。
D.御史许守恩弹劾张佳胤经营亲兵,御史李成梁又弹劾此事,于是他多次上奏称病回乡。过了两年去世,封赠为少保。
【小题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佳胤色不变,伪书券贷金,悉署游徼名,召入立擒贼,由此知名。
(2)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十府。安庆兵变,坐勘狱辞不合。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任学,安岳人,天启五年进士。授太原知县,以才调榆次。崇祯四年,举治行卓异入为御史。陈蜀中私税、催科、讼狱三大苦,帝为饬行。出视两浙盐法,数条奏利弊。八年,流贼陷凤阳,诏逮巡按吴振缨,命任学往代。还朝,复按河南,监军讨贼。时群盗纵横,而诸将缩朒不敢击。任学慨然曰:“事不辞难,臣职也。贼势如此,我辈可雍容坐镇耶!”遂上疏极诋诸将。请易武阶,亲执干戈,为国平贼。帝壮之,下都察院议。诸臣以文吏无改武职者,请仍以监军御史兼总兵事。帝不从,授河南总兵官时熊文灿专主抚,张献忠降,罗汝才、马进忠、李万庆等躏中原如故。河南人据坞壁自保者数十,贼悉摧破之,任学不能大创也。进忠佯求抚,文灿及巡抚常道立许之,乘间逸去。事闻,任学与文灿、道立并镌秩。七月,任学督岱等赴罗山,合左良玉军击汝才、万庆,大败之。九月,进忠寇开封。岱奋击,贼尽弃辎重遁入大隗山,获其妻子。其冬,京师戒严,任学入卫,道谒文灿,言:“献忠狼子野心,终为国患,我以勤王为名,出其不意,可立缚也。”文灿不能用。抵畿南,有诏却还。巡抚道立调良玉兵于陕州,贼乘卢氏虚,遁入内乡、淅川,为文灿所劾。明年除道立名,任学亦镌一秩。寻与左良玉蹙李万庆于内乡。万庆方降,献忠已叛,文灿尽调河南军援剿,独任学留汝南。川贵总督李若星论文灿主抚之谬,请复任学原官,摄行大将,督察军事。不从。七月,献忠合汝才自房县西走,岱偕良玉追之。贼伏兵要害,岱陷于贼,良玉军亦大败。事闻,任学坐褫职。十五年,言官请起废,任学与焉,未及用而卒。
(选自《明史·张任学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句文中则波浪线部分的肤句.正确的一項是
A.请易武阶/亲执干戈/为国平贼/帝壮之/下都察院议诸臣/以文吏无改武职者/请仍以监军御史兼总兵事帝/不从/授河南总兵官/
B.请易武阶/亲执干戈/为国平贼/帝壮之/下都察院议/诸臣以文吏无改武职者/请仍以监军御史兼总兵事/帝不从/授河南总兵官/
C.请易武阶/亲执干戈/为国平贼/帝壮之/下都察院议诸臣/以文吏无改武职者/请仍以监军御史兼总兵事/帝不从/授河南总兵官/
D.请易武阶/亲执干戈/为国平贼/帝壮之/下都察院议/诸臣以文吏无改武职者/请仍以监军御史兼总兵事帝/不从/授河南总兵官/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項是
A.知县,明、清时指主管全县的行政官员。因官阶多是七品,俗称“七品芝麻官”。
B.巡抚,以“巡行天下,抚军按民”得名,多指中央政府派出巡视各地的大臣。
C.中原,文中指长江中下游地区。古代的“中土”“中州”与其同义。
D.勤王,文中是指在封建时代中,君王有难,而臣子起兵救援君王。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項是
A.张任学正直敢言。张任学巡按河南时,各位将领面对贼寇的强横猖獗,畏缩不敢进击,他生发感慨,并上疏指责诸位将领。
B.张任学坚持上奏。在担任御史时,张任学陈述蜀中三大苦处,皇上不采纳,但他不放弃,审察两浙盐政时仍多次上奏。
C.张任学曾被贬职。马进忠假装接受招抚,趁机逃走。张任学被削降官阶;贼寇乘卢氏空虚逃入内乡、浙川,第二年张任学被降一级官阶。
D.张任学有远见。他认为张献忠投降是狼子野心,会成为祸患,就想设计抓捕献忠,可惜文灿不答应,后來献忠果然叛变。
【小题4】把文中画橫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事不辞难,臣职也。贼势如此,我辈可雍容坐镇耶!
(2)事闻,任学坐褫职。十五年,言官请起废,任学与焉,未及用而卒。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后面各题。
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父华,成化十七年进士第一。华有器度,孝宗甚眷之。华性孝,士论多.之。守仁娠十四月而生。祖母梦神人自云中送儿下,因名 云。五岁不能言,异人拊之,更名守仁,乃言。登弘治十二年进士。正德元年冬,刘瑾逮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 龙场驿丞。瑾诛,量移庐陵知县。入觐,迁南京刑部主事。
十四年六月,命戡.福建叛军。行至丰城而宁王宸濠反,知县顾佖以告。守仁急趋吉安,与伍文定征调兵食,治器械舟楫,传檄暴宸濠罪,俾守令各率吏士勤王。七月壬辰朔,宁王袭下九江、南康,薄安庆。或请救安庆,守仁曰:“不然。 今九江、南康已为贼守,我越南昌与相持江上,二郡兵绝我后,是腹背受敌也。 不如直捣南昌。贼闻南昌破,必解围自救。逆击之湖中蔑不胜矣。”众曰“善”。 宸濠果自安庆还兵。乙卯遇于黄家渡。明日,宸濠方晨朝其群臣,官军奄.至。以 小舟载薪,乘风纵火,焚其副舟。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王冕所部兵追执之。 凡三十五日而贼平。
帝时已亲征,命安边伯许泰为副将军,偕提督军务太监张忠将京军数千,溯 江而上,抵南昌。忠、泰故纵京军犯守仁,或呼名谩骂。守仁不为动,抚之愈厚。 病予药,死予棺,遭丧于道,必停车慰问良久始去。京军谓“王都堂爱我”,无复犯者。忠、泰轻守仁文士,强之射。徐起,三发三中。京军皆欢呼,忠、泰益沮。
世宗甫即位,拜守仁南京兵部尚书。守仁不赴,请归省。守仁病甚,疏乞骸骨,举郧阳巡抚林富自代,不俟命竟归。行至南安卒,年五十七。 守仁天资异敏。谪龙场,穷荒无书,日绎旧闻。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事物,喟然曰:“道在是矣。”遂笃信不疑。其为教,专以致良知为主。 学者翕.然.从之,世遂有“阳明学”云。
(选自《明史·王守仁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士论之 赞美
B.命福建叛军    攻克,平定
C.官军至 全都
D.学者翕然从之    一致的样子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进士第一”即状元。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元明清时期,贡士经殿试后, 及第者皆称进士,且分为三甲,一甲称为状元,二甲成为榜眼,三甲成为探花。
B.“刑部”是三省六部制中的一部,主管全国刑罚、律令及审核刑名;三省即 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六部即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和工部。
C.“朔”是农历每月的初一,在庄子《逍遥游》中有“朝菌不知晦朔”的句子, 其中“晦”是农历每月最后一天,“朔”是农历每月第一天。
D.“乞骸骨”是自请退职的委婉说法,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回老家安度 晚年;与“致仕”有区别,“致仕”是指官员因为年龄原因而退休,把官职交还 给皇帝。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守仁有家学渊源。他的父亲就有才华和风度,很受皇帝器重。他自己也是 天资聪敏,在被贬龙场时,开创了“阳明学”,自成一家。
B.王守仁通晓兵法。在宁王军队逼近安庆时,他不去救援安庆而去攻打南昌, 这一战术与围魏救赵相一致。
C.王守仁刚柔并济。刘瑾逮捕戴铣等人后,他上疏论救,反遭贬谪;张忠、许 泰故纵京兵冒犯,他又宽厚仁慈,最终感化了京兵。
D.王守仁文武兼备。他虽然是一介文士,射箭却能三发三中,赢得京兵一片欢 呼,让张忠、许泰对他更加佩服。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王冕所部兵追执之。凡三十五日而贼平。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