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
A.“卿”是对他人的敬称, “陛下”是对皇上的敬称; “愚”是对自己的谦称, “臣”也是谦称。
B.黜:指罢免官职,古代表示罢免官职的词还有:夺、除、免、去、废等。
C.“乞骸骨”,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其意是年事已高,就上书皇帝请求退休,好让一把老骨头能葬在故乡。
D.摄,古有“代理”之意,“摄政”指代国君处理国政。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20-03-17 06:45:1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对相关文学、文化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的典籍可以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分。“经”主要是儒家经典,文学史有“十三经”之说,其中包括《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孝经》《孟子》《庄子》《尔雅》。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原名《太史公书》,共一百三十篇,分为“八书”、“十表”、“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它记载了黄帝到汉武帝长达三千多年的历史,其人物传记开我国史传文学的先河。
C.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中,“王孟”并称,“王”指王维,“孟”指孟浩然。苏轼称赞王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高适、岑参、王昌龄是唐代边塞诗人的代表,他们的诗多描写边塞风光、反映军旅生活。
D.“结发”即束发,扎结头发。古人男20岁束发而冠,表示成年。“结发”有时也泛指年少之时,如《李将军列传》中,“且臣结发而与匈奴战”。“结发”又指成婚,古代人新婚夜要男女左右共髻束发。“结发”还可指妻子。
同类题2
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贾府的四春”分别是:精明的贾元春、孤僻的贾迎春、孤独的贾探春、懦弱的贾惜春取“原应叹息”之意。
B.《老人与海》的主人公桑地亚哥是位“背运”的老人,连续84天没有捕到鱼,第85天出海,经过三天两夜的搏斗,终于捕获一条一千五百多磅的大马林鱼。
C.《高老头》的高老头是一个面条商,没有社会地位却有钱,他用70万法郎的陪嫁,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伯爵,指望女儿成为贵族,自己就可成为贵族的座上客。
D.字,又称“表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古代男子成人,不便直呼其名,故在本名以外还起了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字。
同类题3
根据下面诗句填写节气。
(1)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_____) (2)槐柳阴初密,帘栊暑尚微。(_____)
(3)疾风驱急雨,残暑扫除空。(_____) (4)旧雪未及消,新雪又拥户。(_____)
(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_____) (6)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月明中。(_____)
同类题4
下列文学常识错误的一项是
A.六艺经传是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六艺,此处是指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传”是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
B.《汉书》,又称《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东汉史学家班固编撰,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年中基本修成,后唐朝颜师古为之释注。
C.“执敲扑而鞭笞天下”中的“敲扑”是一种刑具,长的叫“敲”,短的叫“扑”。
D.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轲,字号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济宁邹城)人。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相关知识点
语言知识
古代文化常识
姓名称谓
阅读与鉴赏
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