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
A.“卿”是对他人的敬称, “陛下”是对皇上的敬称; “愚”是对自己的谦称, “臣”也是谦称。
B.黜:指罢免官职,古代表示罢免官职的词还有:夺、除、免、去、废等。
C.“乞骸骨”,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其意是年事已高,就上书皇帝请求退休,好让一把老骨头能葬在故乡。
D.摄,古有“代理”之意,“摄政”指代国君处理国政。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20-03-17 06:45:1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梁震,新野人。袭榆林卫指挥使。嘉靖七年进署都指挥佥事,协守宁夏兴武营。寻充延绥游击将军。廉勇,好读兵书,善训士,力挽强命中,数先登。寻擢延绥副总兵,与总兵官王效却敌镇远关,进都督佥事。
吉囊、俺答犯延绥,震败之黄甫川。寻犯响水、波罗,参将任杰大败之。吉囊复以十万骑入寇,震大破之乾沟,获首功百余。先后被奖赉。已,增俸一等。乾沟凡三十里,当敌冲。震浚使深广,筑土墙其上,寇不复轻犯。
十四年,进都督同知,充陕西总兵官。寻论黄甫川功,进右都督。明年移镇大同。大同乱兵连杀巡抚张文锦、总兵官李瑾。继瑾者鲁纲威不振兵益骄文武大吏不敢要束廷议以为忧移震往震素畜健儿五百人至则下令军中申约束镇兵素惮震,由是帖服。寇入犯,震破之牛心山,斩级百余。寇愤,驻近边伺隙。时车驾祀山陵,震伏将士于诸路。寇果入,大破之宣宁湾,又破之红崖儿,斩获甚众。进左都督,荫一子百户。震父栋,前阵亡。震辞荫子,乞父祭葬,帝嘉而许之。毛伯温督师,与震修镇边诸堡,不数月工成。卒,赠太子太保,赐其家银币,加赠太保,谥武壮。
震有机略,号令明审。前后百十战,未尝少挫。时率健儿出塞劫敌营,或议其启衅。震曰:“凡启衅者,谓寇不扰边,我横挑邀功也。今数深入,乃不思一挫之耶?”震殁,健儿无所归。守臣以闻,编之伍,边将犹颇得其力。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继瑾者鲁纲威不振/兵益骄/文武大吏/不敢要束/廷议/以为忧移震往/震素畜健儿五百人/至则下令军中/申约束/
B.继瑾者鲁纲/威不振/兵益骄文武/大吏不敢要束/廷议以为忧/移震往/震素畜健儿/五百人至/则下令军中/申约束/
C.继瑾者鲁纲/威不振/兵益骄/文武大吏不敢要束/廷议以为忧/移震往/震素畜健儿五百人/至则下令军中/申约束/
D.继瑾者鲁纲威不振/兵益骄文武大吏/不敢要束/廷议/以为忧/移震往/震素畜健儿/五百人至/则下令军中/申约束/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擢,在古代有选拔或提拔的意思,文中“寻擢延缓副总兵”中的“擢”就是这个意思。
B.荫,也叫“荫庇”,过去常指子孙后代凭借先辈的功勋而得到皇帝的封赏。
C.赠,有赠送、给已死的官员或其父祖追封官爵等意思,文中的“赠”是“赠送”的意思。
D.谥,谥号,分为官谥和私谥两大类。就是后人用一两个字对已逝之人的一生做一个概括性的评价,有褒有贬,算是盖棺定论。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梁震战果非凡,得到奖赏。在吉囊率领十万威力巨大的骑兵进犯的情况下,梁震在乾沟大破敌军,斩获敌人首级一百多颗,因此得到奖赏,后来又加俸一等。
B.梁震防范敌人,足智多谋。乾沟一共三十里,是最先受到敌人攻击的交通要冲。梁震疏通其沟,使之深而宽,并且在上面筑上土墙,敌寇再也不敢轻易进犯。
C.梁震辞谢荫子,孝敬父亲。梁震因为功劳被封荫一子担任百户一职。后来他的父亲在前线作战牺牲,他辞谢封荫儿子,请求祭葬父亲,皇帝赞赏并且答应了他。
D.梁震受到诬告,据理力驳。他曾率领壮士出塞劫敌营,被人诬告这是挑起争端。他据理反驳,认为自己并不是挑动敌人来作战,敌人多次进犯就应该挫败敌人一次。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廉勇,好读兵书,善训士,力挽强命中,数先登。
(2)震有机略,号令明审。前后百十战,未尝少挫。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定公十年春,及齐平。夏,齐大夫黎鉏言于景公曰:“鲁用孔丘,其势危齐。”乃使使告鲁为好会,会于夹谷。鲁定公且以乘车好往。孔子相事,曰:“臣闻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古者诸侯出疆,必具官以从。请具左右司马。”定公曰:“诺。”具左右司马。会齐侯夹谷,为坛位,土阶三等,以会遇之礼相见,揖让而登。献酬之礼毕,齐有司趋而进曰:“请奏四方之乐。”景公曰:“诺。”于是旍旄羽袚矛戟剑拨鼓噪而至。孔子趋而进,历阶而登,不尽一等,举袂而言曰:“吾两君为好会,夷狄之乐何为于此!请命有司!”有司却之,不去,则左右视晏子与景公。景公心怍,麾而去之。有顷,齐有司趋而进曰:“请奏宫中之乐。”景公曰:“诺。”优倡侏儒为戏而前。孔子趋而进,历阶而登,不尽一等,曰:“匹夫而营惑诸侯者罪当诛!请命有司!”有司加法焉,手足异处。景公惧而动,知义不若,归而大恐,告其群臣曰:“鲁以君子之道辅其君,而子独以夷狄之道教寡人,使得罪于鲁君,为之奈何?”有司进对曰:“君子有过则谢以质,小人有过则谢以文。君若悼之,则谢以质。”于是齐侯乃归所侵鲁之郓、汶阳、龟阴之田以谢过。

定公十三年夏,孔子言于定公曰:“臣无藏甲,大夫毋百之城。"使仲由为季氏宰,将堕三都。于是叔孙氏先堕郈。季氏将堕费,公山不狃、叔孙辄率费人袭鲁。公与三子入于季氏之宫,登武子之台。费人攻之弗克入及公侧孔子命申句须乐颀下伐之费人北国人追之败诸姑蔑。二子奔齐,遂堕费。

(选自《史记·孔子世家》,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费人攻之弗克/入及公侧/孔子命申句须/乐颀下伐之费人/北国人追之/败诸姑蔑/
B.费人攻之弗克/入及公侧/孔子命申句须/乐颀下伐之费人北/国人追之/败诸姑蔑/
C.费人攻之/弗克入及公侧/孔子命申句须/乐颀下伐之费人/北国人追之/败诸姑蔑/
D.费人攻之/弗克/入及公侧/孔子命申句须/乐颀下伐之/费人北/国人追之/败诸姑蔑/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摄:暂代官职。类似词语还有“权”,也是暂时代理官职的意思。如《宋史·李纲传》:“积官至监察御史,兼权殿中侍御史。”
B.司马:西周始置,位列三公,与六卿相当,与司徒、司空、司士、司寇并称五官,掌军政和军赋,春秋战国沿置。
C.寡人:在始皇帝之前的君主自称,春秋战国时期常用。后世一般官员也可自称“寡人”。
D.雉:古代计算城墙面积的计量单位。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义正词严地指出两君为讲和而来会盟时,不应该有夷狄之乐等,这也印证了孔子“军事方面的活动,必须要配备非军事方面的人才”的建议。
B.夷狄之乐被叱,景公惭愧;优倡侏儒的戏被责,景公害怕动容。这些都是因为景公知道自己在道义上不如孔子。
C.景公采纳了齐国主事官吏的建议,把从前从鲁国郓、汶阳、龟阴等地抢夺的田地还给鲁国,来表示自己的歉疚。
D.孔子认为大夫的封邑不能筑城墙,而费邑的城墙被拆,是在公山不狃、叔孙辄被彻底打败之后。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两君为好会,夷狄之乐何为于此!请命有司!
(2)君子有过则谢以质,小人有过则谢以文。君若悼之,则谢以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