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佟中丞凤彩巡抚河南,年已老,每日五鼓,燃烛治文书,或坐倦假寐,少顷,辄矍然起,自呼其名曰:“佟某,汝为朝廷大臣,封疆之重,皆汝肩之,奈何不任事若此!”辄以手批颊数四。侍者为之悚粟。

中丞在豫,恩泽普及,豫人感其徳,犹绘像祀之。

(改写自葛虚存《清代名人轶事》)

“佟中丞凤彩巡抚河南”句中“巡抚”二字的词性,与下列哪一项相同?
A.燃治文书B.皆汝C.辄以手批数四D.侍者之悚栗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20-03-18 10:47:0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孙觉,字莘老,高邮人。甫冠,从胡瑗受学。瑗之弟子千数,别其老成者为经社,觉年最少,俨然居其间,众皆推服。登进士第,调合肥主簿。岁旱,州课民捕蝗输之官,觉言:“民方艰食,难督以威。若以米易之,必尽力,是为除害而享利也。”守悦,推其说下之他县。

王安石早与觉善,引用之。时吕惠卿用事,神宗询于觉,对曰:“惠卿即辩而有才,过于人数等,特以为利之故,屈身于安石,安石不悟,臣窃以为忧。”神宗曰:“朕亦疑之。”其后王、吕果交恶。

青苗法行,觉奏条其妄。安石览之,怒,觉适以事诣中书,安石以语动之,曰:“不意学士亦如此!”始有逐觉意。会曾公亮言畿县散常平钱,有追呼抑配之扰,安石因请遣觉行视虚实。觉既受命,复奏疏辞行。遂以觉为反覆,出知广德军,徙湖州。松江堤没,水为民患。觉易以石,高丈余,长百里,堤下化为良田。

徙福州。闽俗厚于婚丧,其费无艺。觉裁为中法,使资装无得过百千。令下,嫁娶以百数,葬埋之费亦率减什伍。连徙亳、扬、徐州。徐多盗捕得杀人者五其一仅胜衣疑而讯之曰我耕于野与甲遇强以梃与我半夜挟我东使候诸门不知其他也问吏:“法何如?“曰:“死。“觉止诛其首,后遂为例。进吏部侍郎。擢御史中丞,数月,以疾请罢。哲宗遣使存劳,赐白金五百两。卒,年六十三。

觉有德量,为王安石所逐。安石退居钟山,觉枉驾道旧,为从容累夕;迨其死,又作文以诔,谈者称之。有《文集》、《奏议》六十卷,《春秋传》十五卷。

(节选自《宋史·孙觉传》,有删改)

(注)散常平钱:青苗钱。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徐多盗捕/得杀人者五其一/仅胜衣疑/而讯之/曰/我耕于野与甲/遇强以梃与我/半夜挟我东/使候诸门/不知其他也/
B.徐多盗/捕得杀人者五/其一仅胜衣/疑而讯之/曰/我耕于野/ 与甲遇/强以梃与我/半夜挟我东/使候诸门/不知其他也/
C.徐多盗捕/得杀人者五其一/仅胜衣疑/而讯之/曰/我耕于野/与甲遇/强以梃与我/半夜挟我东/使候诸门/不知其他/
D.徐多盗/捕得杀人者五/其一仅胜衣/疑而讯之/曰/我耕于野与甲/遇强以梃与我/半夜挟我於使候诸门/不知其他也/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冠,文中指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时行加冠礼,表示成人。
B.登进士第,又可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
C.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武官员任免、考核、升降等事务,长官为吏部尚书。
D.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神宗、哲宗。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觉关心百姓。他在合肥任职时,反对官府不利民之政;他在湖州改造堤坝,为民谋利;他纠正福建婚丧的不良风俗, 有利百姓。
B.孙觉有见识。孙觉认为,吕惠卿能言善辩,有才华,因利益而屈身于王安石,王安石却不明白。后来事实证实了孙觉的看法。
C.孙觉得罪王安石,遭到驱逐。他对青苗法有看法,王安石得知后对他很不满,就指使曾公亮说下面青苗钱管理混乱,趁机把孙觉逐出京城。
D.孙觉有德行、度量。他早年与王安石交好,后被王安石贬斥,王安石退职后,他主动和王安石来往,王安石死后,他写文章悼念,被人称赞。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民方艰食,难督以威。若以米易之,必尽力,是为除害而享利也。
②安石览之,怒,觉适以事诣中书,安石以语动之。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下列各题。
武帝即位,左右言广名将也,由是入为未央卫尉,而程不识时亦为长乐卫尉。程不识故与广俱以边太守将屯。及出击胡,而广行无部曲行阵,就善水草顿舍,人人自便,不击刁斗自卫。幕府省文书,然亦远斥候,未尝遇害。程不识正部曲行伍营陈,击刁斗,军簿至明,军不得自便。不识曰:“李将军极简易,然虏卒犯之,无以禁;而其士亦佚乐之死。我军虽烦扰,虏亦不得犯我。”是时汉边郡李广、程不识为名将,然匈奴畏广,士卒多乐从,而苦程不识,不识孝景时以数直谏为太中大夫,为人廉,谨于文法
后汉诱单于以马邑城,使大军伏马邑傍,而广为骁骑将军,属护军将军。单于觉之,去,汉军皆无功。后四岁,广以卫尉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匈奴兵多,破广军,生得广。单于素闻广贤,令曰:“得李广必生致之。”胡骑得广,广时伤,置两马间,络而盛卧。行十余里,广阳死,睨其傍有一儿骑善马,暂腾而上胡儿马,抱儿鞭马南驰数十里,得其余军。匈奴骑数百追之,广行取儿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于是至汉,汉下广吏。吏广亡失多,为虏所生得,当斩,赎为庶人。
数岁,与故颍阴侯屏居蓝田南山中射猎。尝夜从一骑出,从人田间饮。还至亭,霸陵尉醉,呵止广,广骑曰:“故李将军。”尉曰:“今将军不得夜行,何故也!”宿广亭下。无何,匈奴入辽西,杀太守,败韩将军。韩将军后居右北平,死。于是上乃召拜广为右北平太守。广请霸陵尉与俱,至军而斩之,上书自陈谢罪。上报曰:“将军者,国之爪牙也。《司马法》曰:‘登车不轼,遭丧不服,振旅抚师,以征不服;率三军之心,同战士之力,故怒形则千里竦,威振则万物伏;是以名声暴于夷貉,威稜乎临国。’夫报忿除害,捐残去杀,朕之所图于将军也;若乃免冠徒跣,稽颡请罪,岂朕之指哉!将军率师东辕,弥节白檀,以临右北平盛秋。”广在郡,匈奴号曰“汉飞将军”,避之,数岁不入界。
注释:①稜:神灵之威。  ②颡(sǎng):额头。  ③弥节:停息,古指官员巡视途中停留。。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吏广亡失多  判罪
B.威稜乎临国 “憺”通“惮”,使害怕
C.韩将军后居右北平    迁移,调
D.无何 居住
【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将军者,国之爪牙
B.同战士之力
C.我军虽烦扰
D.谨于文法
【小题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而其士亦佚乐之死 不足外人道也
B.将军率师东辕    吾还也
C.抱儿鞭马南驰数十里 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D.今将军不得夜行  宣德间,宫中促织之戏
【小题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李广“才力过人”的一项是(   )
①单于素闻广贤 ②广阳死,睨其傍有一儿骑善马,暂腾而上胡儿马
③广请霸陵尉与俱,至军而斩之   ④将军者,国之爪牙也
⑤当斩,赎为庶人 ⑥就善水草顿舍,人人自便
A.①④⑤
B.②③⑥
C.①②③
D.④⑤⑥
【小题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广和程不识相比,虽没有严格的部队编制、行列阵势,没有繁多的规章命令,但更受将士爱戴,也更使匈奴畏惧。
B.雁门塞出击匈奴一战,因为匈奴兵多,打败了李广的军队,活捉了李广,执法者判定李广应当斩首,暗含了作者对统治者罚之不公的揭露。
C.李广为骁骑将军,致力于抗击匈奴,而且才力过人,善于用兵,匈奴号称他为“汉飞将军”,他在边郡,匈奴多年不敢入侵。
D.李广杀了霸陵亭尉,武帝引用《司马法》上的话批评他说,将军登上战车,不扶轼讲礼,亲人去世,不为之服丧,就应该发动军队来征讨他,使他服从。
【小题6】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李将军极简易,然虏卒犯之,无以禁;而其士亦佚乐为之死。
②睨其傍有一儿骑善马,暂腾而上胡儿马,因抱儿鞭马南驰数十里,得其余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