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①
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②事也。群贤③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字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④,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⑤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⑥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 死生亦大⑦。”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⑧,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⑨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⑩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选自《古文观止》)
(简注)
①作者王羲之,字逸少,琅琊临沂人。东晋著名书法家。其所作《兰亭集序》笔势矫若游龙惊凤,历代被视为书坛珍品;其文清朗俊逸,亦为后世称颂,尤以此序堪称杰作。②修禊:指三月上旬已日古人临水行祭,以被除不祥的活动。③群贤:指名流孙绰、谢安等人。④相与:相处。⑤晤言:面对面地谈话。⑥趣舍:即取舍。⑦死生亦大矣:语见《庄子》:“仲尼曰:‘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⑧契:符契。古代用作凭证,由两半合成,双方各执一半以资取信。⑨彭:彭祖,相传活了八百年。殇,天折短命的人。⑩致:情怀兴致。
(阅读指要)
东晋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作者与诸位友人宴集于风景秀美之会稽(今浙江绍兴)兰亭,吟诗抒怀。后所作皆被编篆辑集,并由王羲之作序。这篇著名的宴游诗序,生动地记叙了聚会的盛况,深情地抒发了个人的感慨。作者指斥“一死生”、“齐彭殇”的虚无主义思想为“虚诞”、“妄作”,这在谈玄之风盛行的东晋,是有进步意义的。文章气势道劲,直抒胸臆,笔触清新幽雅,朴实自然,这在当年雕章琢句的骈文统治文坛的时代,也是难能可贵的
(阅读训练)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__________)(2)群贤毕至,少长
咸集(__________)
(3)每览昔人
兴感之由(__________) (4)
齐彭殇为妄作(__________)
【小题2】下列句中“盛”与“俯察品类之盛”句中“盛”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山寺桃花始盛开 | B.请其矢,盛以锦囊 |
C.胜地不常,盛宴难再 | D.盛衰之理,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 |
【小题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群贤毕至 | B.少长咸集 |
C.死生亦大矣. | D.一觞一咏 |
【小题4】下列与其他三项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 B.仰观宇宙之大 |
C.当其欣于所遇 | D.暂得于己 |
【小题5】把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6】本文描写了兰亭四周的风光景物,并由良辰美景之乐引发感慨,着眼“死生”二字,在一定程度上批判了东晋盛行的_________、_________的虚无主义哲学观点,于悲伤感慨中透露出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