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语用法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以事秦之心,天下之奇才  ②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③素留侯张良  ④其前以通明  ⑤贫则语之  ⑥必手足  ⑦一夫呼,乱者四应  ⑧梁君臣之首  ⑨仓皇出  ⑩忧劳可以
A.①⑥⑧/②③⑦/④⑤⑨/⑩
B.①④⑨/②③/⑤⑦⑧/⑥⑩
C.①④⑥⑧/②③/⑤⑦⑨/⑩
D.①⑤⑥/②④/③⑦⑧⑨/⑩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20-03-21 11:01:2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善长,字百室,定远人。少读书,有智计,***。尝从容问曰:“四方战斗何时定乎?”对曰:“秦乱,汉高起布衣,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不嗜杀人,五载成帝业。今元纲既,天下土崩瓦解。法所为,天下不足定也!”太祖称善。从下溆州,为参谋,机画,主馈饷,甚见亲信。太祖威名日盛,诸将来归者,善长察其材,言太祖。复为太祖布诚,使皆得自安。有事力相龃龉者,委曲为调护。郭子兴中流言,疑太祖,稍夺其兵柄,又欲夺善长自辅。善长固谢弗往,太祖深倚之。太祖军和阳,自将击鸡笼山寨,少留兵佐善长居守。元将谍知来袭,设伏败之,太祖以为能。

太祖为吴王,拜右相国。善长明习故事,裁决如流,又娴于辞命,太祖有所招纳,辄令为书。尝请榷两淮盐,立茶法,皆斟酌元制,去其弊政。既复制钱法,开铁冶,定渔税,国用益饶,而民不困。吴元年九月,论平吴功,封善长宣国公。改官制,尚左,以为左相国。太祖初渡江,颇用重典,一日,谓善长:“法有连坐三条,不已甚乎?”善长请自大逆而外皆除之,遂命与中丞刘基等裁定律令,颁示中外。

洪武三年,大封功臣。帝谓:“善长虽无汗马劳,然事朕久,功甚大,宜进封大国。”乃授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特进光禄大夫、太师、中书左丞相,封韩国公,岁禄四千石,子孙世袭。予铁券,免二死,子免一死。时封公者,善长位第一,制词比之萧何,褒称甚至。

善长外宽和,内多忮刻。参议李饮冰、杨希圣稍侵善长权,即其罪奏黜之。中丞刘基争法而诟。基不自安,请告归。太祖所任张昶、杨宪、汪广洋、胡惟庸皆获罪,善长事寄如故。贵富极,意稍骄,帝始微厌之,四年,以疾致仕。后坐惟庸党死。

(节选自《明史·李善长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今元纲既紊:混乱
B.机画     预:参与
C.复为太祖布诚 款:诚意
D.即其罪奏黜之 按:依据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法所为    吾还也
B.言太祖    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
C.有事力相龃龉者     卒吾郡之发愤一击
D.中丞刘基争法而诟   嬴而不助五国也
【小题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郭子兴中流言,疑太祖,稍夺其兵柄,又欲夺善长自辅。
(2)善长明习故事,裁决如流,又娴于辞命,太祖有所招纳,辄令为书。
(3)贵富极,意稍骄,帝始微厌之,四年,以疾致仕。
【小题4】根据选文最后一段,概括李善长在为人方面的缺点。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小题1】下面各句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①将子无怒,秋以为期②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③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④彤管有炜,说怿女美⑤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⑥总角之宴,言笑晏晏⑦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⑧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A.①⑤B.②⑥C.③⑧D.④⑦
【小题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即:就B.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爽:过错
C.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言:自言自语D.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咎言:不吉利的话
【小题3】下列有关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被儒家列为五部经典著作之首。《诗经》中大多是四言诗,普遍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反映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共305篇,古时也称为“诗三百”。其创作方法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
B.《诗经》中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共有15国风,大都是劳动人民创作的民间歌谣;“雅”分为大雅、小雅,大多为周代宫廷乐曲歌辞;“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多为周天子及诸侯们祭礼时的乐歌。
C.《氓》中的第3、4两章——这两章以抒情为主,诗中皆以桑树起兴,从女主人的年轻貌美写到体衰色减,同时揭示了男子对她从热爱到厌弃的经过。“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以桑叶之润泽有光,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则以“戒鸠无食桑葚以兴下句戒女无与士耽也”
D.《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垂髫,古时儿童不束发,头发下垂,因以“垂髫”指儿童。“总角之宴,言笑晏晏”,“总角”,古代未成年女子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特指少女时代。
【小题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2)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