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警官,圣诞快乐!

(美国)奇普·查玛·艾契拉 张维(编译)

午夜11点钟刚过,报警器突然响了起来,是一家商场发出的警报。

警官萨尔心里很矛盾,拿不定主意是否要出警,因为12点他就要交班回家,这可是圣诞之夜啊,他还没来得及为孩子们准备圣诞礼物哩!

“也许是下夜班的员工不小心触响了报警器!”萨尔开车驶往这家商场时,心存侥幸地想着。

商场里没有灯光,没有动静。萨尔开车绕场一周观察情况。在商场后面,他发现车库的门被打开了,他赶紧下车查看。

萨尔注意到雪地上有一行脚印,顺着打开的门直接进了商场。萨尔左手抓紧电筒,右手拔出了手枪。这时,他脑海里闪出了十年前的一个场景,那也是圣诞之夜,他独自一人出警,当他进入一家漆黑的酒吧时,一道亮光,一声巨响,他被迎面而来的子弹射中,应声倒地。尽管防弹背心救了他的命,但子弹巨大的冲力导致他的三根肋骨断裂。倒地的萨尔很顽强,朝发出亮光的地方连开数枪,击毙了罪犯。

想起这些,萨尔似乎觉得肋骨又开始痛了,他赶紧熄灭电筒,弯下腰来,瞪大眼睛搜索着,竭力让自己的眼睛习惯场内的黑暗。

萨尔在墙上似乎看到了开关的位置,他伸出电筒敲了一下开关,灯光顿时亮起来,这时他听到有脚步声跑了出去,萨尔赶紧转身追赶。来到门口,萨尔没有发现人影,可是他发现雪地上又多了一行刚踩出来的新脚印。

顺着这行脚印,萨尔来到了一栋破旧的平房前。萨尔在门上重重地敲了几下,然后拔出枪来闪到一旁。

门开了,一位女人站在门口,她穿着一身旧衣服,身后有一个12岁的男孩,满脸的惊恐。

看到萨尔拿着枪,女人很紧张:“警官,请进!”萨尔走进屋里,注意到一个装满东西的塑料袋摆在墙角,一件价格不菲的貂皮女装从袋口露出来。房间里几乎没有家具,一只三条腿的沙发靠墙摆放着,地板上到处都是破衣服和杂物。萨尔在屋内打量着,卧室里伸出三个小女孩的脑袋,朝这边张望。萨尔大声地说道:“夫人,有充分证据证明你儿子刚刚进入了一家商店,我敢肯定,那个塑料袋里的东西都是从那个商店偷来的。”女人转身冷眼盯着儿子。男孩低下头,带着哭腔说道:“是的,警官,这些东西是从那个商店拿来的!妈妈和妹妹需要圣诞礼物,可是我们家没钱买,于是我从那里拿来这些东西……”萨尔掏出手铐对女人说:“我要把这个男孩带到局里去。”说完,他将男孩铐了起来。这时,三个小女孩从卧室冲到萨尔面前央求他:“警官先生,求求你不要把马丁哥哥送进监狱!”女人走过来,把三个小女孩拉进卧室。萨尔仔细检查了塑料袋里的物品,里面装着一些玩具娃娃,小女孩的衣物,还有一件貂皮大衣。女人从卧室出来,看到萨尔准备把男孩带走,她悲切地对他说道:“警官,其实马丁并不是一个坏孩子,主要是他身边没有大人教他学好。”

“他父亲呢?”萨尔转身问道。

“他父亲是个酒鬼,染上了吸毒的坏毛病,马丁出生以后,他想改邪归正,可是他的那些坏朋友不放过他。十年前马丁两岁的时候,也是圣诞节的晚上,他在一家酒吧盗窃时开枪袭警,被警察打死了。”

女人站在那里继续说着什么,可是萨尔呆若木鸡,一个字都听不进去了。命运之神真会捉弄人!十年前圣诞之夜他击毙了一名罪犯,十年后圣诞之夜他竟然来到了他的家里。他似乎感到肋骨又开始痛了。这之前,萨尔一直痛恨枪击自己的那个家伙,认为他十恶不赦、罪有应得,可是他从来没有想过他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也有家庭,他死了,给家庭带来了巨大的不幸。此时此刻,萨尔内心翻江倒海。他赶紧低下头来,躲过女人的眼神,生怕她看穿了他的内心。

“警官,我想让马丁带上洗漱用品,行吗?”女人的话让萨尔回过神来。“不需要!”说着,萨尔打开男孩的手铐,然后一字一句地对他说道:“孩子,这次我放过你,如果下次你再犯,我会让你永远戴着手铐!”

女人和男孩吃惊地看着萨尔,不相信眼前发生的这一切都是真的。萨尔将车钥匙递给男孩,“把东西放到我汽车的行李箱里,明天我和你一道去那家商场退还这些东西。”男孩拎着东西出去了。萨尔又从口袋里摸出一叠子钞票递给女人,对她说道:“夫人,给孩子们买一些圣诞礼物,让他们过上一个愉快的圣诞节。”男孩回来以后,萨尔大声地告诫他:“我不能容忍偷窃行为,我会找一些零活让你干,让你用实际行动偿还今天所犯的错误。从今往后,我要对你严加管教,我要对你的行为负责,我要让你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说着,他扫了一眼女人,只见她噙着泪水,嘴唇发抖,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萨尔朝他们挥挥手,转身大踏步地走了出去。这时他听见身后传来祝福的声音:“警官,圣诞快乐!”

【小题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报警器突然响了起来,警官萨尔心里很矛盾,拿不定主意是否要出警,这正是他的职业倦怠的表现。
B.通过对“女人”和“男孩”的神态、动作、语言和心理描写,表现了男孩犯罪后,一家人的惊惶不安。
C.小说的结构极富戏剧性,十年前警官萨尔击毙了男孩的父亲,十年后,男孩偷窃又被警官萨尔抓获。
D.警官一直痛恨枪击自己的那个家伙,但知道他是男孩的父亲之后,他原谅了十年前那个罪犯,也放过了男孩。
【小题2】小说中两次写到警官萨尔“感到肋骨又开始痛了”,这两次肋骨痛的原因是否相同?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
【小题3】小说的结尾,警官萨尔为什么打开男孩的手铐,放过了他?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08-23 05:04:0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
传统建筑不是一劳永逸的东西。它从个体到个体进行传播,而且每一代的质量都有很大变化。它可能在达到某种高度之后突然没落,或是,在一定时期的败落之后,它也能在短暂的几年间异常繁荣。就像所有活着的有机物,它在永恒的重塑过程中寻找自我。
它现在的贫乏并不致命,并不意味会被永远拒之门外。它自身的没落为其正本清源和准备改进创造了必要条件。在古典柱式中,建筑找到了它的最高表达方式:即使天才们也不能再对它做进一步的改进,就如同无法再改进人类的身体和骨骼一样。辛克尔宣称:建筑的进化在过去很显著,现在只有受过训练的眼睛才能觉察到古典柱式中所需要的改进。
这在所有的文化领域都是显而易见的:当说不好古典语言时不能就这样放弃;相反,在这样的时刻,人们有必要建立适当的途径来重构古典形式。有人说传统建筑语言已经枯竭并最终过时,这是一个灾难性事件的结果,这样的论点并不是出于对传统建筑自身内在结构的评价,而是对传统建筑因为政治原因而被滥用的拒绝。传统建筑远不是一种外来语,真正的传统建筑仍在和我们对话,而且效果很好。即使我们不能够发出我们自己的,它仍在不断向我们传达着精华的信息。
传统建筑始终是一种有生命的语言,尽管许多建筑师已经丧失了学习传统建筑语法、使用传统建筑语汇的愿望。过去的、现代的危机既没有侵蚀也没有污染传统语言:它的规则、含义、发明和词汇都只是在混乱中被暂时掩盖了起来或被人们所视而不见。传统建筑语言的知识构架以及了解如何使用传统建筑语言的过渡期被硬生生地打断了。它的原则完全可能重现新貌,也可能已经正在进行中了。建筑价值的转变既不是机械的,也不是自愿的,而是有决定因素和原因的——它是一个文化的选择。
(选自卢莱昂·克里尔《社会建筑》)
下列不能支持“传统建筑不是一劳永逸的东西”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A.传统建筑有可能会暂时没落,它的发展和完善始终不曾停止过。
B.传统建筑如同一种活着的有机物,总是在重塑过程中寻找自我。
C.传统建筑由于并不致命的贫乏,目前被建筑师们暂时拒之门外。
D.传统建筑如人类身体和骨骼一样稳定,难以对其做进一步改进。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美国失去300万制造业就业岗位,几乎占了所有钢铁产业岗位的一半,美国同时还损失了6万家工厂。在过去二十年,我们的贸易赤字累积高达13万亿美元。

但是这样的日子已经结束了。我们将不再容忍这种虐待行为。我们不会让我们的工人受害、我们的公司被骗、我们的财富被掠夺和转移。美国永远不会为保护本国公民而道歉。

美国刚刚宣布对2000亿美元中国制造的商品加征关税,迄今为止总额达2500亿美元。我对我的朋友***非常尊敬和爱戴,但我已经明确表示,贸易失衡是不能接受的。中国市场的扭曲和其交易方式是不能容忍的。

正如我的政府所表示的那样,美国将始终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唐纳德·特朗普2018年9月26日《第73届联合国大会演讲全文》

【小题1】演讲人建立了一个推论:pl→p2,即pl这个条件,导致了p2这个结果。请说明pl和p2分别是什么?试评价这个推论是否成立,如果不成立,它欠缺哪些条件?
【小题2】第二段中,演讲人讲述内容发生了变化。请问:第一段和第二段演讲内容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
【小题3】第三段的结论是
A.中国是值得尊敬和爱戴的国家,尽管损害了美国。
B.向中国征缴关税,客观上维护了世贸组织遵守的公平原则。
C.中国的市场是扭曲的,中美贸易是失衡的。
D.中国的市场是扭曲的,它的交易方式是人们不能容忍的。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雪夜的故事

(日)太宰治

那天一早就下起了雪。

由于之前替侄女小鹤制作的裤裙已经完成,那天放学时,我便把它送到中野的叔母家去。叔母给了我两片鱿鱼干当礼物。等我在吉祥寺站下车时,天色已变暗,雪已积了一尺多深,而雪仍毫不停歇地静静落下。

一直到家里附近的邮筒,才发现腋下夹着的鱿鱼干纸包已经不见。虽然我是个粗枝大叶的人,但至今尚未掉过东西,一定是晚上在积雪的路上跑跑跳跳,才把东西弄掉的。我很泄气,本来还打算要把它送给嫂嫂的。

我的嫂嫂今年夏天要生小宝宝喔!听她说肚里有了小宝宝之后,常会觉得肚子饿。我一直无法忘记最近嫂嫂跟我一起清理晚餐残余时小声地叹着气说“嘴好馋,好想吃鱿鱼干”的情景,所以那天偶然间从叔母那边拿到两片鱿鱼干后,便兴奋地想把它带回来准备偷偷拿给嫂嫂吃。可是,鱿鱼干丢了,真不知如何是好。

众所周知,我与哥哥嫂嫂一同生活。哥哥是个脾气古怪的小说家,由于年到四十还默默无闻,所以一直都很贫穷。他总会嚷着时运不济,却一点也不帮着做家事,使得嫂嫂连男人粗重的工作都得做,真是非常可怜。

有一天,我义愤填膺地说:“哥哥偶尔也该背着背包去买菜。外面的先生大多都会这样做的喔!”他马上生气地骂道:“混账!我又不是那样低贱的男人。我们一家就算是饿死,我也不会那样不知羞耻地出去买东西。那是我最后的骄傲!”

我的父母亲都是东京人。由于父亲长年在东北的山形办事处工作,所以哥哥和我都在山形出生。父亲在山形过世时,母子三人再度回到东京。前些年母亲过世后,现在就变成哥哥、嫂嫂及我的三人家庭。因为我们没有所谓的故乡,所以没办法像其他家庭那样,可以托乡下送来食物。一想到如果将那两片鱿鱼干拿给嫂嫂,她不知道会有多高兴,我就觉得自己很差劲。

我叹着气,重新撑起伞,试着仰望阴暗的夜空,此时雪花就像百万只萤火虫般,狂乱地飞舞。好漂亮啊!道路两旁的树木都覆盖着雪,沉重地垂着枝头,树身仿佛在叹息般,偶有微微地抖动。这一切简直就像童话世界一样,我内心突然有一个奇想,想把这美丽的雪景带给嫂嫂。比起鱿鱼干,这说不定是更好的礼物。

哥哥告诉我,人的眼睛可以储存风景。于是,我放弃鱿鱼干,在回家的路上,尽可能地眺望周围美丽的雪景。不只是在眼里,一直到胸口,都藏有纯白的美丽景色。回到家,马上对嫂嫂说:“嫂嫂,快看我的眼睛。我的眼底藏有最漂亮的景色喔!”

“什么?怎么了?”嫂嫂笑着站在我的面前,把手放在我的肩上。

“眼睛到底怎么了?”

“哥哥曾告诉过我。在人的眼睛底下,会残留刚刚所看到的景象。”

“他的话别放在心上,都是骗人的。”

“不过,只有那事是真的喔!我只相信那个。快,快看我的眼睛。我看了很多很多美丽的雪景回来。快,快看我的眼睛,这样一定会生出有着雪般美丽肌肤的小宝宝喔!”

“喂!”就在这时候,哥哥从隔壁房间出来,“与其看顺子那双无神的眼睛,看我的说不定还会有百倍的效果!”

“为什么?为什么?”我突然很憎恶哥哥,好想揍他,“嫂嫂说过看哥哥的眼睛,胸口会不舒服。”

“才没那回事。我的眼睛可是看了二十年美丽的雪景。我在山形一直住到二十岁。顺子还没懂事时就来到东京,根本就不知道山形美丽的雪景,才看了东京这样的小雪景就激动,真是无聊。我的眼睛可是看了百倍、千倍甚至连自己都觉得看腻了美丽雪景,说什么都会比顺子来得更上等。”

我懊恼得想要哭泣。此时,嫂嫂救了我,她微笑着静静地说:“但是,你的眼睛里除了有几百倍、几千倍的美丽风景,同时也有几百倍、几千倍肮脏的东西啊!”

“对啊!对啊!比起优点,缺点也很多呢!所以眼睛才会变得那么昏黄污浊,嘿嘿。”

“胡说八道。”哥哥把脸一板,又钻回隔壁六榻榻米大小的房间去。

(节选自《青年文摘》2014年第9期)

【小题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文中的“偷偷拿给嫂嫂吃”一句说明“我”是背着哥哥做的,这表明在家里“我”和嫂嫂的关系亲密,而和哥哥的关系疏远。
B.哥哥在家里不帮忙做家务不说,连男人粗重的工作也不做,如背包去买菜,这说明他是个好吃懒做的、只知道埋头写小说的作家。
C.生活在东京的“我们”赶上了物质匮乏的年代,在那个年代,要想摆脱困境的方式就是托乡下捎来食物,可是这种方式在我们家是行不通的。
D.作品描写的是小人物的生活,却能以小见大,展现时代的特点;“人的眼睛可以储存风景”,虽只是奇特的想象,却为小说增添了不平凡的艺术效果。
【小题2】小说中多次对雪进行了描写,作者这样安排有何意图?请简要分析。
【小题3】作者在塑造“我”这一形象时,运用了哪些手法?请简要分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窍门

前苏联左琴科

现在住旅馆可真难哪,这是谁都知道的事。

我一到了南方,立即就深有感触。

一下轮船,我就快步直奔旅馆。旅馆的守门人对我说:“现在的旅客可真奇怪,一下轮船,就都朝我们这儿奔,可是我们这里已没有闲房间了,全都客满。”

没有别的办法,我只好耍个花招,再碰碰运气吧。离开旅馆,我一边走一边琢磨法子。

我手里拿着两件东西:一件是普通的提篮,另一件确实是个挺漂亮的钢板手提箱——其实就是个三合板箱子。

我把提篮暂存在卖报人那儿,然后把身上穿的那件从外国进口的大衣反穿了起来,大衣的方格里子就成为大衣面。我又把便帽低低地压在鼻梁上,买了支雪茄烟叼在嘴上。我就这么个打扮,提着那只出口的钢板手提箱,大模大样地再次闯进了那家旅馆。守门人对我说:“先生!您不用进去了,里面没有空房间。”

我没理他,走近一个服务员的眼前,操起半通不通的外国话说:“一个、房间的、有?”

服务员自言自语地说:“我的上帝啊!外国佬来啦!”

接着,他也用半通不通的外国话回答说:“是,是的,一个、房子的、可以的、有,有。请,请。我这就给您腾房间,尽可能找个好房间,臭虫少一些的。”表面上我装得神气十足,其实两条腿却在哆嗦着。

这个服务员挺爱扯外国话,于是他又问:“对不起,先生!请原谅。您是德国人,还是别的哪国人呢?”

我心中暗想:真糟糕,万一这个服务员懂德国话可咋办呢?于是,我对他说:“我是西班牙。一个、房间的、明白吗?你的。西班牙,西班牙的。”啊哈,这一下这个服务员可惊呆了。

“我的上帝呀!是来了个西班牙人!请您等一等,当然,我已经明白,方才您说的是西班牙,西班牙人。”

显然,他说话时,身子在发抖。我的手一直在哆嗦,他的手也在打战。我们两个人一边说着话,一边在不停地发抖。

这时,我用似通非通的西班牙语对他说:“对的,对的。请您把我的箱子送到我的房间去,其他以后再说。”

服务员回答说:“好,好的。不用您嘱咐。”

一点也没有错,这个服务员想赚钱的劲头来了。他又问道:“先生,您付什么钱呢?是给外国钱,还是给我们的钱?”

为了让我明白他的意思,他用手指头比划着杠杠和圆圈。

我心中嘀咕着:我可不知道你说的是什么!真讨厌,快点提箱子算了

我一心想弄一个房间,其他的什么也顾不上了。

服务员用手提箱子,由于殷勤过分,用力太猛,箱子盖啪的一声绷开了。

箱子一打开,里边乱七八糟的东西都掉了出来:破衬衫、短裤衩、“吉尔”牌肥皂,还有其他的国货。

服务员一看,脸都气白了。他立即明白是上了当,气呼呼地说:“啊,好你个西班牙流氓,快点拿出证件来!”

“我不明白,”我尴尬地说,“要是没有房间的话,我就走。”

“您看!”服务员对守门人说,“他竟然冒充外国人混进来!”

这时,我真想快点溜走,可是,守门人反倒说:“哎,我说同志,请到这边来,您甭害怕。您真是急等着要房间吗?”

“我是刚下船的,有些晕船,这会儿连站都站不稳当。请您行个好,快给我弄个房间,我好躺下歇歇。我可以多给你们点钱!”我哀求着说。

“我们是不受贿的。如果您真是急着要房间,我可以给您找一个,也不用什么酬谢。”服务员说,“只不过这个房间没有钥匙。房间锁着,钥匙弄丢了。您得再付十五卢布给钳工,让他给您打开房门,再从旧钥匙中找一把配上。”

我乖乖地付了钱,算是弄到了一个房间。

到了晚上,隔壁旅客告诉我说,这个房间的钥匙根本没有丢,不过让他们敲去了十五卢布竹杠而已,那位旅客为自己房间的钥匙付了十卢布。我因冒充西班牙人,又被他们多弄去五卢布。不管怎么说,我还是挺知足的,因为到底有房间住了。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虽然被敲诈了十五个卢布,但“我”还是“挺知足”的,既表达了一种“我”的宽慰和无奈,也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对丑恶现象的不满。
B.文章以“我”的口吻叙述故事,第一人称的视角叙述故事,让故事显得更为真实。
C.文章用夸张的细节,如服务员和伪装成外国人的“我”交谈时,“身子在发抖”,“我”的手在“哆嗦”,凸显讽刺的特色。
D.文中的服务员发现真相,欲赶“我”出去,守门人却让“我”留了下来,同是唯利是图,守门人显得稍微仁慈一点。
【小题2】小说的标题“窍门”有何深刻内涵?请简要分析。
【小题3】小说中画波浪线部分提到了“手提箱”或“箱子”,反复出现这一典型细节,有什么作用?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乔治的心愿
(美)亨利·斯莱萨
“祈求我的心愿赶紧实现,快让第一中心银行遭到抢劫吧。”乔治心中默念着。
六年来,从他到西威市第一中心银行做助理柜员开始,每天晚上他都要重复这一举动。现在他早已是一名正式柜员了,还有一整只现金箱归他使用。但他发现,自己需求的并不是什么职位或者头衔,而是金钱——发出脆响的绿色美钞。
可他知道,自己永远不可能从眼皮子底下拿走一叠叠厚厚的钞票。那么,只有一个办法:银行遇到劫案。
很久之前,他就想出了这项简单的计划:如果说有一名劫匪甲抢劫了银行柜员乙,又如果说柜员乙交给劫匪甲一笔钱……谁能知道劫匪甲从柜员乙那儿抢到多少钱?有什么方法能阻止柜员乙私吞了所有剩下的钱,并宣称钱全被劫匪甲抢走了呢?
下午两点,银行大门忽然打开,乔治满心期昐的劫匪甲走了进来。
这个戴面罩的男人一进来就摁了手里的一个小盒子,监控镜头开启状态的小红灯都熄灭了。男人用沙哑的嗓音叫道:“抢劫!”说着,男人从口袋里掏出一把可怕的黑色转轮手枪。
“快!”劫匪说,“把钱都交出来!”
乔治按捺住内心的狂喜,把手伸进现金箱,从最上层的格子里取出所有的纸币,差不多有六万美元。乔治把钱从窗口递了出去,劫匪贪婪地一把夺过来,塞进口袋,转身走了。
乔治冷静地掀开现金箱,把最下层格子里的大额钞票尽可能多地塞进自己的长裤口袋。
“欢迎下次再来。”乔治想。然后,他晕倒了。
当他醒来时,担心的第一件事就是,自己是不是被搜过身了。他装作无意识地把手放在长裤上,轻轻拍了拍,还好,都在。然后,他把手放在地板上,对围着他的那些挂念的脸露出微笑。
主管贝尔说:“乔治,你脸色不太好,看看医生吧。”
“我没事。刚才的一切真是太可怕了。我想回家休息一下。”
一个小时后,他安全地回到自己家中,开始清点口袋里的钞票:七万五千美元。
第二天早上,他一到银行,就发现银行今天没有对外营业。然而,奇怪的是,所有人的情绪格外高涨,一点也不像遭受过损失的模样。同事告诉他行长伯罗斯先生找他。
乔治来到伯罗斯先生的办公室:“先生,您找我?”
“是的!快进来吧。”伯罗斯神情欢快,“想让你见个人,乔治。”
乔治一眼就认出椅子上的卡拉先生,银行的前任行长,目前担任银行董事会主席。这个快七十岁的老绅士冲着乔治揶揄地笑道:“小乔治,昨天的遭遇把你吓坏了吧?”
“卡拉先生,我很好。”
“那就好。”卡拉轻轻笑着,“小乔治,昨天对你来说真是一场冒险啊。你看,抢我们这么一家小银行实在是太容易了,对吧?”
“先生,您的意思是?”
“哈哈。”卡拉一边说,一边挠着下巴,“小乔治,真抱歉,我吓坏你了,但我觉得这其实是个好主意。这主意现在看可能比较蠢,但我觉得大家都有收获,对吧?”
乔治不自觉地摇起脑袋。“我不明白……您是……什么意思?”
卡拉乐得拍了拍椅子,站了起来,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头套。他把头套蒙在嘴巴上,哑着嗓子说了句:“快!把钱都交出来!”
伯罗斯放声大笑起来,可此时的乔治却如坠冰窟。
“那……抢走的钱呢?”他的喉咙仿佛堵住了。
“哦,不用担心钱的问题。”卡拉说,“我把钱统统放回你的现金箱了,六万美元一分也不少。”
这时,他们身后的门打开了,主管贝尔的脑袋探进来。“伯罗斯先生,”他神色严肃地说,“经过核查,我们发现,现金少了七万五千美元。”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描写了乔治的心理活动—默念实现“第一中心银行遭到抢劫”的心愿,扣住题意,也表现了他的天真幼稚。
B.乔治设计的计划中的“劫匪甲”是不确定的任意人,而“柜员乙”就是他自己,他的目的单纯,而计划貌似天衣无缝。
C.计划实施后,乔治进行了一系列的表演,如将美钞装入裤袋后“晕倒了”,醒来后对围着他的那些挂念的脸露出微笑。
D.小说最后由主管贝尔点明“现金少了七万五千美元”,照应了前面乔治“计划”中的行为,小说至此,戛然而止,引人回味。
【小题2】小说题为“乔治的心愿”,那么在小说中,乔治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小题3】卡拉先生假抢银行却引出了真盗贼,是卡拉的有意设计,还是他的误打误撞?请结合文本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