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经商)。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袴下,蒲伏(同匍匐)。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居麾下,未得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为连敖。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与语,大说之。言于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 

 (《史记》)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所以动心忍性 __________ ② 入无法家拂士 _________
③ 于是信视之 __________ ④ 虽长大 _________
【小题2】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② 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
【小题3】韩信后来在汉王建立政权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是一位难得的将才。请根据(甲)(乙)两段文字内容说说,韩信与(甲)文第一段列举的人物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对比阅读 更新时间:2015-09-29 02:18:2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以下各题。
(甲)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曹操《观沧海》)
(乙)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 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丙)
贞观初,有上书请去佞臣者,太宗谓曰:“朕之所任,皆以为贤,卿知 佞者谁耶?”对曰:“臣居草泽,不的知佞者,请陛下佯怒以试群臣,若能 不畏雷霆,直言进谏,则是正人,顺情阿旨,则是佞人。”太宗谓封德彝曰: “流水清浊,在其源也。君者政源,人庶犹水,君自为诈,欲臣下行直,是 犹源浊而望水清,理不可得。朕常以魏武帝多诡诈,深鄙其为人,如此,岂 可堪为教令?”谓上书人曰:“朕欲使大信行于天下,不欲以诈道训俗,卿 言虽善,朕所不取也。”
(选自《贞观政要·诚信》
【注释】①的知:确切知道。②封德彝:人名,太宗身边大臣。③人庶:人臣庶民。 ④魏武帝:曹操。⑤教令:教化,命令。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此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有上书请去佞臣者则有去国怀乡,怀禅畏饥(《岳阳楼记》)
B.流水清浊,在其也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小石潭记》)
C.深鄙其为人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D.朕欲使大信行于天下牺牲玉锦,弗敢加也,必以信(《曹刿论战》)
【小题2】下列句中的“以”与“以告先帝之灵”中“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皆以为贤B.请陛下佯怒以试群臣
C.朕常以魏武帝多诡诈D.不欲以诈道训俗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2)是犹源浊而望水清,理不可得。
译文: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
【小题4】甲文中描写水的句子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表现大海的辽阔壮美;丙文中“流水清浊,在其源也”也是写水的,其作用是_______
【小题5】曹操历来是个有争议的人物。乙文中的诸葛亮和丙文中的唐太宗分别是如何评价他的?读了《观沧海》后,你认为曹操是怎样的一个人?
答:
   
   

同类题4

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嵫,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傲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日恕己,日奉壹。

(乙)小石城山记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①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②。其上为睥睨梁橱之形③,其旁出堡坞④,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⑤,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于中州⑥,而列是夷狄⑦,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⑧,是固劳而无用。神者傥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日:“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日:“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⑨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余未信之。

(注)①黄茅岭:在湖南零陵县城西面。②垠:边界,尽头。③睥睨(pìnì):即“埤堍”,城上有孔的矮墙。梁桶(lì):屋的正梁。④堡坞(bǎo wù):村落外边,土筑的小城堡,用以守卫。⑤箭:小竹子。⑥中州:中原,指现在的黄河中下游一带。⑦夷狄:古代称东方少数民族为夷,称北方少数民族为狄。这里指偏远地区。⑧伎:同“技”,即技巧,指小石城山的奇景。⑨楚之南:湖南一带是古代楚国的南部。
【小题1】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
【小题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 1)其岸势犬牙差互 __________________
(2)以其境过,不可久居 __________________
(3)奇而坚 __________________
(4)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 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投小石 先帝不臣卑鄙
B.是固劳无用 潭西南
C.吾疑造物者有无久矣 环而攻而不胜
D.二者,余未信之 日更定矣
【小题5】这两篇短文都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被贬到湖南永州而写的作品。在《小石潭记》中,作者借小石潭 ,周围清幽冷寂的氛围。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在《小石城山记》中,作者借小石城山景色奇秀却在荒远之地,抒发了自己__________________的不平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