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小题。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
【小题1】用朱自清《春》中的句子描述加线句子所写的景物。(l分)
【小题2】这段文字描写的内容是什么?蕴涵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课内阅读 更新时间:2013-07-25 04:35:3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文言文阅读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为乐者,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

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①。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②。以纸画字,不数字,辄③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疾愈,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是日剧饮④而归。

(选自苏轼《东坡志林》)

(注释)①相田:察看田地的好坏。②颖悟绝人:超过同辈,聪明过人。③辄:就。④剧饮:痛快喝酒。
【小题1】下列加点字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念无为乐者/之同游清泉寺
B.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往求疗
C.不数字/答谢中书
D.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自富阳至桐庐一百
【小题2】给文中画线文字断句(限断三处)。
余戏 之 曰 余 以 手 为 口 君 以 眼 为 耳 皆 一 时 异 人 也。
【小题3】请补写下面句子中省略的内容。
(1)______/以纸画字,书不数字,(2)_____/辄深了人意。
【小题4】下列选项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记承天寺夜游》全篇仅有八十多字,但是作者开篇所记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却十分详尽,表明这个时间背景对此文有着重要的意义。
B.“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为写月光的传神之笔,短短数语,无一个月字,却无处不是皎洁的月光,描绘了一个空明的月夜。
C.“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作者在众多景物中突出兰溪,在兰溪中又捕捉了溪水西流的特征,这是作者抒发情感的契机。
D.“休将白发唱黄鸡”中的“白发”指年老;“黄鸡”指“黄鸡催晓”,原指对年华易逝的感伤。此句意思是感伤时光流逝人易老,告诫人们要珍惜时光。
【小题5】苏轼一生豁达,请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进行阐述。

同类题3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项,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岳阳楼记》)

(乙)飞至孝,母留河北,遣人求访,迎归。母有痼疾,药饵必亲①。母卒,水浆不入口者三日。家无姬侍。少豪饮,帝戒之曰:“卿异时到河朔,乃可饮。”遂绝不饮。帝初为飞营第②,飞曰:“敌未灭,何以家为?”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选自《宋史.岳飞》

注释:①药饵必亲:一定亲自给母亲喂药。②营第:建造府邸。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居庙堂之高 (____________________) (2)斯人(________________)
(3)飞曰 (____________________) (4)问 (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⑴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⑵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小题3】请结合(乙)文内容,谈谈岳飞是一个怎样的人?
【小题4】选出下列对两篇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的前两段主要写洞庭湖的阴晴景象,以及这不同的景象在迁客骚人心中的不同感受,这两段构成对比,一暗一明,一悲一喜,为下文的议论作铺垫。
B.甲文写景状物言辞优美,其中“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动静结合,运用了对偶、比喻的修辞,词句整齐,音韵和谐。
C.从表达方式看,甲文综合运用描写、抒情和议论,乙文主要运用记叙,两文都表现了一种忧国忧民的思想。
D.乙文文字简洁,准确生动,主要通过对话来塑造岳飞的人物形象,表现岳飞的精神品质。

同类题4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后面小题

(甲)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选自《湖心亭看雪》)

(乙)天启六年十二月,大雪深三尺许。晚霁,余登龙山,坐上城隍庙山门,李岑、高眉生、王畹生、马小卿、潘小妃侍。万山载雪明月薄之月不能光雪皆呆白。坐久清冽,苍头送酒至,余勉强举大觥敌寒,酒气冉冉,积雪欱之,竟不得醉。马小卿唱曲,李岑生吹洞箫和之,声为寒威所慑,咽涩不得出。三鼓归寝。马小卿、潘小妃相抱从百步街旋滚而下,直至山趾,浴雪而立。余坐一小羊头车,拖冰凌而归。

(选自《陶庵梦忆》)

(注)①李岑:当时的伶人(戏曲演员)。②生:指男伶。③马小卿、潘小妃:女伶。④呆白:苍白,⑤苍头:年纪大的伙计,⑥欱:通“喝”。
【小题1】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三处)
万山载雪明月薄之月不能光雪皆呆白
【小题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余一小舟(________)
此(________)
③大雪深三尺(________)
④三鼓寝(________)
【小题3】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解释不同的一项是(   )
A.上下白/而或长烟B.长堤一痕/吾德馨
C.声为寒所慑/天下不以兵革之利D.下船/其家穿井
【小题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2)苍头送酒至,余勉强举大觥敌寒。
【小题5】甲乙两文同为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描写雪天出游之作,请简析写景方式和思想情感的相同点。

同类题5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节选自《三峡》

(乙)江水又东,迳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形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①分明。既人迹所绝,莫得究焉。此岩既高,加以江湍回,虽途迳信宿②,犹望见此物。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言水路纡深,回望如一矣。

(节选自《水经注》)

(注释)①成就:轮廓。②信宿:两三日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沿溯阻绝(沿:逆流而上)
B.不以也(疾:快)
C.多趣味(良:实在,确实)
D.望见此物(犹:还)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三峡七百里中/非亭午夜分
B.巘多生怪柏/哀转久
C.清倒影/望如一矣
D.有时发白帝/三三暮,黄牛如故
【小题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形如人负刀牵牛
【小题4】(甲)文“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侧重写水的_________;(乙)文“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侧重写水的__________________。这在写法上都属于__________描写。
【小题5】(甲)(乙)两文都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