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醉翁亭记》(选段)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小题1】解释加横线的词 。
蔚然而深秀(     )    ②于泉上(  )
③醉翁之不在酒( )    ④树林阴(   )
【小题2】下列词语中“回”字与“峰回路转”中“回”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妙手回春 B.蓦然回首 C.回复短信 D.回环往复
【小题3】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
B.之心而寓之酒也所识穷乏者我与
C.往来而不者天柱折,地维
D.醒能述文者皆美于徐公
【小题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翻译:
【小题5】欧阳修虽被贬滁州,却能与民同游且“乐其乐也”。请结合选文及以下材料谈一谈欧阳修是怎样一个人?
宋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欧阳修被贬滁州任太守。此后,他时常闲游山水,并与附近琅琊寺的智仙和尚结为好友。为便于他游览,智仙和尚带人在山腰盖了座亭子。亭子建成那天,欧阳修前去祝贺,为之取名为“醉翁亭”,并写下了千古传诵的散文名篇《醉翁亭记》。文章写成后,欧阳修张贴于城门,征求修改意见。开始大家只是赞扬,后来,有位樵夫说开头太啰嗦,便叫欧阳修到琅琊山南门上去看山。欧阳一看,便恍然大悟,于是提笔将开头“环滁四面皆山,东有乌龙山,西有大丰山,南有花山,北有白米山,其西南诸山,林壑尤美”一串文字换上“环滁皆山也”五个字。如此一改,则文字精练,含义倍增。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6-06-27 03:28:4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