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课内文言文阅读(10分)
马说(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之不以其道/勋十二转B.不千里称也/中有足乐者
C.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也/不饱,力不足,D.一食尽粟一石\遇其叱咄
【小题2】(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且欲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小题3】在作者看来,“伯乐”与“千里马”哪个更重要?为什么?(3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5-06-23 04:40:1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小石潭记》一文,回答各题。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水尤清冽:_________________   (2)潭中鱼百许头:_______________
(3)佁然不动:_________________   (4)而从者: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斗折蛇形,明灭可见。
(2)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小题3】文中第①至第④段依次写了发现小潭、_________、______和潭边气氛。
【小题4】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的开头采用未见其形,先闻其声的手法展示了小石潭环境的清幽。
B.文中采用了特写的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语言优美。
C.文章抓住小石潭的景物,从各个方面烘托出“水尤清冽”的特征和小石潭的幽深之美,手法高超,形象生动。
D.本文所写景物,透出作者与同游人高兴愉悦的心情。

同类题3

文言文阅读能力考查。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下题。
(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已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之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五柳先生传》陶渊明)
(乙)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字。
1)先生不知何
2)不戚戚于贫贱
3)遇其叱咄
4)其欣悦
【小题2】翻译下列词句。
1)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2)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小题3】甲文中的五柳先生与乙文中的宋濂,他们读书的方式与目的各不相同,试做简要分析。

同类题4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小题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饭疏食饮(热水)
B.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
C.不亦乎(通“悦”,愉快)
D.人不其忧(能忍受)
【小题2】下列加点词语用法和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人不知而不愠。
A.学不思则罔。B.择其善者从之。C.曲肱枕之。D.博学笃志。
【小题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都是儒家经典著作。
B.“吾日三省吾身”从谋、信、习三个方面反省自己,从中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品德的修养。
C.“六十而耳顺”一句中“耳顺”可理解为听得进不同意见。
D.有很多成语源自《论语》,如温故而知新、不舍昼夜、匹夫不可夺志等。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