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语文

题干

填空。(8分)
①《桃花源记》中描绘桃花美景的  ,   
②《爱莲说》体现不与世同流合污  ,   
③《望岳》中富含哲理的句子  ,   
④《春望》中反映诗人忧国思家的愁苦之心的诗句是  ,
⑤《石壕吏》中暗示老妇人已被抓走的诗句是
⑥刘禹锡《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宁静的句子是:“_____,__   _____”。
⑦王维《使至塞上》“__   _____,__   _____”刻画了塞外奇特壮美的风光。
⑧写出一个有关泰山的古诗文名句。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句子默写 更新时间:2017-02-24 03:54:3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乙)予甚自愧,方予少时,尝有志于出游天下,顾以学未成而不暇。及年壮方可出,而四方兵起,无所投足。逮今圣主兴而宇内定,极海之际,合为一家,而予齿益加耄矣。欲如庭学之游尚可得乎?

《送天台陈庭学序》(节选)

(注释)①陈庭学:从四川来到南京求学的有志后生。②顾:但是。③逮:等到。④耄(mào):八九十岁。泛指老年。
【小题1】用斜线(/)为文中的句子标出一处停顿。
欲 如 庭 学 之 游 尚 可 得 乎?
【小题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意思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略无慕艳意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B.足肤皲裂不知  予齿益加耄矣
C.当余从师也    腰白玉
D.而予齿加耄矣  精求精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②方予少时,尝有志于出游天下
【小题4】本文也是赠序,作者宋濂当时地位显赫,但能激励提拔后生晚辈。说说这些赠序的劝勉能让后生乐于接受的原因。

同类题5

阅读《论语》十二章,完成小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不亦乎(_____________)    (2)吾日三吾身(_____________)
(3)疏食 (_____________)    (4)不习乎   (_____________) 
【小题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句朗读节奏准确的一项是( )
A.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C.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小题4】阅读下列两则语录,谈谈颜回与孔子在志趣和心境上各有着怎样的共同点?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小题5】《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依旧绽放着光华,如同一位良师益友指导着我们的言行,若请你选择十二章中的一则为你的座右铭,你会选择哪一则,说说你的理由。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