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语文

题干

填空。(8分)
①《桃花源记》中描绘桃花美景的  ,   
②《爱莲说》体现不与世同流合污  ,   
③《望岳》中富含哲理的句子  ,   
④《春望》中反映诗人忧国思家的愁苦之心的诗句是  ,
⑤《石壕吏》中暗示老妇人已被抓走的诗句是
⑥刘禹锡《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宁静的句子是:“_____,__   _____”。
⑦王维《使至塞上》“__   _____,__   _____”刻画了塞外奇特壮美的风光。
⑧写出一个有关泰山的古诗文名句。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句子默写 更新时间:2017-02-24 03:54:3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①而后贵之也。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丛②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是所谓遁世无闷,不见③是而无闷者也。兰虽含香体洁,平居与萧艾不殊。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所谓含章以时发者④也。

(黄庭坚《书幽芳亭记》)

(注释):①楚之逐臣:即屈原。②薄丛:贫瘠的丛林。③不见:不被人知道。④含章以时发者:藏善以待时机施展自己。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香远清,亭亭净植 益:増加
B.菊之爱,陶后有闻 鲜:少
C.不蔓不  枝:长枝节
D.平居与萧艾不   殊:不同
【小题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②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小题3】甲文中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乙文中表现兰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__________。
【小题4】甲乙两文在写法和内容上有什么相同之处,请简要分析。

同类题3

   岳阳楼记

范仲淹

①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现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③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小题1】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不物喜   醒能述文者
B.南潇湘 初
C.或二者之为 渔人甚
D.而或长烟空 上下
【小题2】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感极悲者矣 鸣之不能通其意
B.而长烟一空 王命急宣
C.则何时而乐耶   有亭翼临于泉上者
D.予尝求古仁人心 属予作文以记
【小题3】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寥寥几笔就描绘出洞庭湖壮阔缥缈的景象。
B.“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表达了作者对滕子京虽遭贬谪却做出了显著政绩的充分肯定。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句,表明古仁人已无悲喜之情,心中唯有天下。
D.文中第③段所描绘的阴冷萧然之景,与第④段所描绘的晴朗明丽之景形成鲜明对比。
【小题4】把文言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