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问题。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选自《桃花源记》
(乙)明日,宿旦子冈①。甫②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③美矣。
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选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
(注释)①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②甫:刚。③洵(xún):确实。④浣:洗衣。
【小题1】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
①黄发垂() ②行数里()
【小题2】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如外人()②其丈夫担粪灌园()
【小题3】选段(甲)中与陆游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似的一个成语是
【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
①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②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小题5】(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现的生活图景有什么共同之处?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对比阅读 更新时间:2016-12-15 06:27:0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综合性学习。
微笑,是一种胸怀,一种境界,微笑着面对生活的人,失去的只是自己的烦恼,赢得的则是整个世界。班里将举办一次“微笑面对生活”的主题班会,请你参与完成下列内容。
(1)班会活动中有多个岗位需要竞选,包括活动主持人、活动组织者、活动设计者等等,你觉得自己最适合什么岗位?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少同学仍在为自己的失败而沮丧,班级拟设计一个“传递温暖”的小活动,用小纸条鼓励对方,你准备写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的材料,从下面两则材料中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材料一:前两年,有消息说“八佰伴”在一夜之间跌入低谷,当时董事长和田一夫已是72岁的老人了。但“八佰伴”的倒闭并没有压垮和田一夫心中的信念和快乐。他和几个年轻人合作,开办了一家网络咨询公司。面对新的行业,他充满自信,脸上始终绽放着微笑。他快乐、热情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终于感动了顾客,没有多久,他就把生意做得红红火火,活出了人生的又一片“艳阳天”。
材料二:楚汉相争,刘邦败多胜少,项羽是胜多败少,甚至只败过一场——垓下之围,但也正是这一场败仗使项羽一蹶不振,自刎于乌江。项羽其实有机会逃跑,但是他不愿意,自语无颜面对江东父老。宁可带领二十八骑战死乌江,最终落得个悲惨的下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2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群葩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芙蕖则不然: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迨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自夏徂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乃复蒂下生莲,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李渔《芙蕖》)

(注释)①群葩(pā):百花。各种花都在一定的时节开放,这段时节称为当令。②芙蕖:荷花的别称。③妍:美丽。④迨至:等到。⑤菡(hàn)萏(dàn):尚未开的荷花。⑥资:资财,这里指享受。⑦日:观赏。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清涟而不妖(____________)
(2)乎众矣(____________)
(3)芙蕖则不(____________)
(4)花之既谢(____________)
【小题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
【小题3】谈谈你对“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的理解?
【小题4】乙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芙蕖的?作者所表达情感与甲文有相似之处吗?

同类题5

   (甲)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出师表》)

(乙)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曹刿论战》)

(丙)柯公焕,字德章,福建晋江人。元贞间为古田尉。时邻寇侵境,或曰:‘可以去乎?’焕曰:‘寇至则去,国谁与守?’遂率其民敌之,力不继而死,其家歼焉。帅府嘉其忠勇,立祠祀之。

(《泉州府记》)

【小题1】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还旧都 所恶有甚死者
B.忠属也  子听夫志
C.元贞间古田尉    不足外人道也
D.帅府嘉忠勇 稍稍宾客
【小题2】解释加点词。
(1)定中原 __________  (2)小大之_________(3)可以乎 ____________
【小题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2)遂率其民敌之,力不继而死
【小题4】诸葛亮、鲁庄公、柯焕三人“忠”的内涵分别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