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黄发:借指老人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绝境:无助的境地
C.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具:全,部
D.余人各复延到其家 延:引领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A.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B.浙江潮,天下之伟观也。
C.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D.呼尔而与,行道之人弗受。
【小题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②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小题4】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用斜线(/)给画线的部分断句。
江中有小孤山,嶷然独立,世俗转孤为姑。江侧有一石矶,谓之澎浪矶遂转为彭郎矶云彭郎者小姑婿也。

(欧阳修《归田录》)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5-07-01 11:10:0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①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支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②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③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小题1】第①段中的“轻松”和“舒展”表现了“我”什么样的心情?
【小题2】请从第一段中找出描写少年朋友们开船动作的动词(至少4个),它们对于刻画这群少年朋友起到怎样的作用?
【小题3】第②段中的划线句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
【小题4】第②③两段中,作者从哪些感官角度来写景的?各举一例。
【小题5】用四个字或一句简短的话,概括这三段内容。

同类题2

阅读《鱼我所欲也》,回答问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本文作者是   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他被奉为   学派的“亚圣”。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①故患有所不   
②贤者能勿   
尔而与之   
④所识穷乏者我与   
(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孟子是怎样提出这一观点的?
(4)文章多处使用对比的手法,请找出一处分析其好处。
(5)中国历史上许多仁人志士把孟子的“舍生取义”奉为行为准则,对国家和民族做出了贡献,请举出一例加以分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紫藤萝瀑布
宗璞
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每一穗花都是下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边。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饭庄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的挂在树梢,好像在察言观色,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
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没有止境的。
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小题1】找出体现全文主旨的中心句写在下面。
【小题2】揣摩下面句子,说说它的描写好在哪里。
(1)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来,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2)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小题3】作者描写十多年前家门外一大株紫藤萝的稀落,对描写眼前紫藤萝的繁盛有什么作用?
【小题4】上文对紫藤萝生动形象的描写,饱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