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待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

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日:“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魏于是乎始强。

(司马光《资治通鉴·魏文侯书》)

(注释)①虞(yǘ)人:侍卫。②焉之:到哪里。
【小题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1)魏文侯与虞人猎 (2)往,身自罢之
【小题2】翻译句子。
①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②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
【小题3】(甲)(乙)两文表现的共同主题是什么?读两文后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小题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十五 (2)曲
【小题5】翻译句子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对比阅读 更新时间:2019-11-12 09:47:2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两个文言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日: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田子为相,三年归休,得金百镒奉其母,母日:子安得此金?对曰:所受体禄也。母曰:为相三年不食乎?治官如此,非吾所欲也。孝子之事亲也,尽力至诚,不义之物,不入于馆。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子其去之。田子愧惭走出,造朝还金,退请就狱,王贤其母,说其义,即舍田子罪,今复为相,以全赐其母,《诗》曰:宜尔子孙承承兮,言贤母使子贤也。

(注释)①镒:二十两。②馆:这里指家。③《诗》这里指《诗经》。
【小题1】解释下面加横线的字或短语。
(1)入门不     (2)相而去
(3)王其母     (4)即田子罪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1)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2)孝子之事亲也,尽力至诚,不义之物,不入于馆,
【小题3】选出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中“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词,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后者是谦词,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B.乙文中“治官如此,非吾所欲也”中的“欲”在文中指不取不义之财,不做不忠之事。
C.乙文中“退请就狱”的朗读停顿可以这样标:“退请/就狱”
D.甲文中的友人和乙文中的田子在性格方面的共同点是虚心接受批评,知错就改。
【小题4】甲乙两文在为人处世方面各说明了什么道理?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李德裕神俊,宪宗赏之,坐于膝上。父吉甫,每以敏辩夸于同列。武相元衡召之,谓曰:吾子在家,所嗜何书?意欲探其志也。德裕不应。翌日,元衡具告吉甫,因戏曰:公诚陟大痴耳。吉甫归责之,德裕曰:武公身为帝弼,不问理国,而问所读书,书者成均礼部之职也。其言不当,所以不应。吉甫复告,元衡大惭。由是振名。

(选自孙光宪《北梦琐言》,有删改)

(注)①神俊:天赋才智出众。②吾子:你。③翌日:第二天。④具:详尽。⑤诚大痴耳:(你儿子)实在是非常痴呆啊。⑥理国:治理国家。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1)相委去_______________   (2)下车之_______________
(3)每以敏辩于同列_______________   (4)书者礼部职也_______________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2)意欲探其志也。
【小题3】陈元方“不顾”,李德裕“不应”的原因分别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回答。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两则文言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一)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二)

王黄门兄弟三人俱诣谢公,子猷、子重多说俗事,子敬寒温而已。既出,坐客问谢公:“向三贤孰愈?”谢公曰:“小者最胜。”客曰:“何以知之?”谢公曰:“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推此知之。”

(注释)王黄门,王徽之,字子猷,是王羲之的儿子,曾任黄门侍郎。子重,是王操之的字,子敬是王猷之的字。子敬最小。
【小题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撒盐空中差可     拟:相比
B.未若柳絮风起     因:趁,乘
C.王黄门兄弟三人俱谢公 诣:拜访
D.向三贤愈 孰:通“熟”,熟悉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何以知B.吉人辞寡
C.下车引D.择其善者而从
【小题3】下列对两则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谢安认为把大雪纷飞的情景比作“柳絮因风起”相对于“撒盐空中差可拟”更好。
B.《咏雪》一文从“公欣然”和“大笑乐”中,可看出谢安与子侄辈亲密无间的感情。
C.王黄门兄弟三人见谢公时,子猷和子重说了些日常事情,子敬寒暄了几句。
D.谢安通过子敬见自己时说了几句客套话,认为子敬比子猷、子重要贤明一些。
【小题4】将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2)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

同类题5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

《世说新语》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小题1】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陈太丘与友期  三人
B.君与家君期中  吾三省吾身
C.元方年七岁    学而习之
D.过不至 仁在其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相委去 思不学则殆
B.尊居在 亦乐乎
C.下车引 日月
D.君家君期日中  儿女讲论文义
【小题3】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一句,交代了故事的起因,也暗示文中内容与守时、守信相关。
B.从“怒”到“惭”,写友人被陈元方反驳前后态度的变化,可表明友人是也知错能改的人。
C.结尾“入门不顾”四个字,表现出陈元方在语言和道义上战胜了对方后内心的满足与自豪感。
D.本文虽简短却内容丰富,刻画了三个有鲜明个性的人物,说明为人处世,应讲礼守信的道理。
【小题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2)友人惭,下车引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