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个文言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日: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田子为相,三年归休,得金百镒①奉其母,母日:子安得此金?对曰:所受体禄也。母曰:为相三年不食乎?治官如此,非吾所欲也。孝子之事亲也,尽力至诚,不义之物,不入于馆②。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子其去之。田子愧惭走出,造朝还金,退请就狱,王贤其母,说其义,即舍田子罪,今复为相,以全赐其母,《诗》③曰:宜尔子孙承承兮,言贤母使子贤也。
(注释)①镒:二十两。②馆:这里指家。③《诗》这里指《诗经》。
【小题1】解释下面加横线的字或短语。
(1)入门不
顾 (2)相
委而去
(3)王
贤其母 (4)即
舍田子罪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1)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2)孝子之事亲也,尽力至诚,不义之物,不入于馆,
【小题3】选出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中“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词,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后者是谦词,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
B.乙文中“治官如此,非吾所欲也”中的“欲”在文中指不取不义之财,不做不忠之事。 |
C.乙文中“退请就狱”的朗读停顿可以这样标:“退请/就狱” |
D.甲文中的友人和乙文中的田子在性格方面的共同点是虚心接受批评,知错就改。 |
【小题4】甲乙两文在为人处世方面各说明了什么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