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语文

题干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香菱学诗》选自清代文学家曹雪芹的长篇小说《红楼梦》,小说通过神态、语言等描写塑造了一个“苦学”和“乐学”作诗的香菱形象。
B.《伤仲永》的作者是我国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
C.《隆中对》中诸葛亮为刘备勾画了一幅战略蓝图,《出师表》中又为后主刘禅提出了以“亲贤远佞”为核心的三条建议。
D.吴敬梓的《范进中举》与鲁迅先生的《孔乙己》同是抨击罪恶的封建科举制度的佳作,揭露封建科举制度对人心灵的荼毒。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6-06-16 05:56:5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比较阅读两首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甲)观沧海

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乙)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小题1】解释加点的词。
①东碣石,以观沧海。
②水澹澹,山岛竦峙。
③枯藤老树
【小题2】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②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小题3】对两诗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作者曹操,三国时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乙曲作者马致远,“元曲四大家”之一。
B.甲诗想象丰富,意境宏阔,为诗歌的达志蓄势;乙曲开头,意象罗列,富有特色,为后面的抒情铺垫。
C.两首诗歌都是借景抒情的名篇:甲诗表达了诗人远大的志向和抱负,乙曲抒发了游子的乡愁之苦。
D.甲诗是一首律诗,讲究押韵和对仗,句式整齐,韵律感强。乙曲中的“天净沙”是词牌名;“秋思”是题目,意思是对秋天的思念。
【小题4】两处划线句子都是写景,甲诗划线处海阔天空,境界宏大;想象丰富,富含哲理;语言整齐,节奏感强。请自选角度,赏析乙曲划线句子的写景之妙。
【小题5】甲诗最后一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那么,乙曲最后一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在整首曲中有怎样的作用呢?
相关知识点